第A1版:要闻总第788期 >2020-07-14编印

保市场主体 护民营经济
区 检 察 院 落 实 17 条 司 法 惠 企 举 措
刊发日期:2020-07-1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全媒体记者 刘锦 通讯员 苏琪惠

  7月8日,“保市场主体、护民营经济”专项行动座谈会,在区检察院召开。
  参加这场座谈会的除了潼南检察机关相关负责人外,还有区工商联、区工投集团相关负责人及部分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
  民营企业有怎样的法治需求?检察机关该如何精准发力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如何用优质的法律服务为潼南民营企业精准护航?从我区民营经济发展实际和涉民企案件特点入手,区检察院开展“保市场主体、护民营经济”专项行动,让民营经济主体吃下“定心丸”。

加强检企联系 服务民营经济
  “我院将紧盯涉市场主体案件或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发挥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打好检察机关护航民营经济的硬仗。”区检察院检察长刘瑜表示。
  据了解,区检察院在这场专项行动中将集中办理一批典型案件,把化解市场主体之间矛盾纠纷贯穿办案始终,用好检察建议,建立健全保护市场主体的办案指导规范和工作制度;帮扶一批困难企业渡过当前生存、经营难关,促其加快恢复生产经营,实现良性发展。
  为开展好此次专项行动,区检察院结合近3年审慎办理涉民营经济案件情况,全面清理涉市场主体、涉民营经济的在办案件,将案件和材料分类汇总,建立台账,明确标识,为集中攻坚,依法处置奠定基础。
  “当前,民营企业遇到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三座大山,加上疫情的影响,发展面临困境。”区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向明表示,通过加强检企联系,充分了解民营企业法治需求,能够为他们带来切实的法治红利,督促改善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稳保民企17条”助民企渡难关
  会上,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围绕涉企案件保护措施、涉企案件的检察政策以及疫情下涉企案件的办案理念等方面,为在场的民营企业代表详细解读了检察机关精准服务“六稳”“六保”的17条司法惠企“硬举措”,为企业发展送上法治“定心丸”。(紧转3版)
  (紧接1版)举措推出源于《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保市场主体,护民营经济”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中的主要内容,其中有整整17条干货条款全部是针对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保护,因此也被称作“稳保民企17条”。例如,充分考虑疫情对企业偿还能力的影响,准确区分因生产经营困难暂时无力清偿贷款与贷款诈骗、骗取贷款犯罪,严格把握正常融资与非法集资的界限。
  “稳保民企17条”还要求为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办案中发现市场主体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困难,协调相关部门落实扶持政策。充分运用检察建议,帮助企业防范化解经营风险。
  “虽然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区经济的重要支柱。但从整体看,我区民营企业规模小,总量少,还没有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态势。”区检察院检察长刘瑜表示,为使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检察机关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势在必行。

立足检察职能 护航民企发展
  近年来,区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落实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防控民营企业法律风险,实现了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通过定期开展走访调研、座谈交流、政策宣传和法治宣讲,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区检察院协调相关部门,先后帮助重庆汇达柠檬加工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解决了企业申请贷款和改扩建等问题,并对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法律体检”,为企业加强管理提出了意见建议,并多次协助企业对大宗销售合同进行风险审查,就企业上市的法律问题进行细致解读,得到了众多企业负责人的一致好评。
  “感谢检察院上门为我们企业提供司法服务,帮助解决贷款问题。”企业代表简明说,“送法进企业”切实解决了他们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为进一步方便企业向检察院就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签订合同、劳资纠纷等问题进行咨询,我院将在工业园区设立检察法律服务中心,预计年底投入使用。”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潼南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坚持把民营经济的服务工作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工作的重点,切实把服务民营经济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到实处,为潼南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