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特别策划总第770期 >2020-06-18编印

献青春力量展责任担当
刊发日期:2020-06-1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青年人才座谈会现场

青年人才座谈会现场


  

核 心 提 示
  青年是新时代的亲历者、见证者,更是新时代的建设者、受益者。长期以来,全区教育系统广大青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立足本职岗位,潜心立德树人,以青春的活力为潼南教育增光添彩,以青春的汗水书写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

  日前,区教育系统“献青春力量·展责任担当”青年人才座谈会在实验中学举行。全区教育系统青年人才代表共计50余人参加。
  会议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广大教育系统的青年朋友要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心,把自身的成长与潼南教育事业发展结合起来。要积极树立大教育观,全方位向实践学习,向基层学习,积极进取,实干磨炼,不负韶华,逐梦前行。
  参会的青年人才纷纷表示,要坚定信仰,志存高远,时刻不忘为党育人初心、为国育才立场。要立足本职,锤炼本领,以实际行动服务教育发展大局。要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积极传递教育正能量,发出教育好声音。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紧盯脱贫攻坚目标,聚焦关键环节,扶贫扶智相结合,充分发挥教育系统青年人才优势,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会上,蓝雪丹、张睿元、李蓬春、杨双帆、陈窈、蔡可阳6位青年人才代表在会上作了发言。自由发言环节,参会的青年人才围绕“献青春力量·展责任担当”主题,畅谈各自在工作、学习、生活、成长中的感悟与困惑,并对潼南教育发展建言献策。

青年人才发言摘要

杨双帆 学生代表、实验中学学生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人民的生命健康受到极大威胁,面对威胁,一群群青年崛起,为战疫而奋斗。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一盘棋,共克时艰,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百业重启,经济复苏,让世界听到了温暖而坚定的中国声音,让我们再次见证了中国体制的优越、中国速度的跨越、中国精神的超越。今年4月,高三的我也终于得以回到美丽的校园,我要特别感谢教委免费提供的防疫物资,感谢有关部门和学校常态化开展的宣传引导、保洁消毒、防疫检测,我的功课没有落下,感谢不辞辛劳进行线上教学的老师们,感谢为我们遮风挡雨、负重前行的所有人。
  正是这样一群群可爱的人,他们用行动为我们保驾护航,让我对人生再次进行思考,人——到底应该怎样活着,是碌碌无为、虚度光阴?还是用青春和热血为国家和民族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儿。疫情之后,让我再一次坚定了自己的梦想:我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我要用实际行动不断的完善自己。

李蓬春 全科教师代表、长兴小学教师
  曾几何时,幻想着要以怎样的形式回馈家乡,如今我以教育人的身份回到了故里。驻足回首,我已工作快两年了。还记得2018年的9月,我跨出重师的大门,毫不犹豫地踏进了长兴小学的大门,开始了从一名大学毕业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也终于回到了家乡的怀抱。
  家乡的水土供养我长大成人,我理应用我所学来回报。不仅如此,因为回到家乡更是我的一份责任担当。这份责任担当首先便是我的父母。在我的印象中,病魔就好像影子一般跟随着我的父母,从未曾离开。终于熬到了我大学毕业,我有了工作,可以承担起照顾家人的责任,本以为可以守得云开见月明,命运又给了我当头一棒,父亲再次彻底地倒下,我也是真的扛起了整个家庭。
  但当我看到羸弱的母亲和病床上的父亲时,我知道我必须坚强,照顾他们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不想让“子欲养而亲不在”成为遗憾。当我走进教室,看着孩子那一双双明亮的小眼睛,看着那求知若渴的小眼神,我告诉自己必须要坚强,因为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教书育人更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不能有一丝的懈怠,更不能因为自己的家庭困扰成为孩子求学路上的障碍。
短短近两年的工作时间,领导和同事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大家一次次的帮助,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回到家乡做一名老师,不仅是回报生我养我的故乡,更是我的一份责任。

蔡可阳 研究生支教团代表、黑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团长
作为一名研支团成员,我们把支教初心落在行动上。这一年,黑大研支团6名志愿者在寿桥小学校、双江镇小学校、太安九年一贯制学校担任小学语文、英语、体育、书法、美术、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数学教师,知识、笑容和陪伴,是我们能给这些孩子最贵重的礼物。
  将初心落在行动上的同时,作为一名“95后”党员,我们积极把社会责任担在肩膀上。2019年9月,我们在社会上发起募捐,共为学生送去价值四万余元的1511本书籍,同时自费为贫困孩子送去冬季保暖物品,给予孩子们知识和温暖。庚子鼠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民居家抗疫期间,包括我在内的三位志愿者积极响应团区委的号召,“一对一”帮扶一线医护人员子女,云授课6170分钟,守护视频中的小天使,让前线天使无忧……
  青年当有志,立志在四方。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今年,是黑大研支团在潼南走过的第七个年头。一届届爱的接力,一个个进步,一份份荣誉,都离不开潼南教育这片沃土。我们会常怀感恩之心,发挥自身特长优势,牢记支教初心,勇担青春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继续为潼南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陈 窈 区教委机关代表、办公室干部
  作为教委机关的一名普通干部,我感觉压力与动力并存,期望与挑战同在。从事办公室窗口部门工作以来,我努力践行“五个一”标准:说好每一句话、接好每一个电话、办好每一件事、接待好每一位服务对象,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孜孜不倦地学习,勤勤恳恳地做人,在磨练中积蓄能量,在奉献中赢得加分。
  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无论是治学还是做人,我们不能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要牢记“不怕事、不误事、敢干事、干成事”的行为准则,脚踏实地的同时需要仰望星空。
  用智慧丈量世界,用实践增长才干。学历不等于能力,我们要大胆走出象牙塔,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又从实践中获取真知,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从而改进工作、完善自我。
  未来可期,不负韶华。未来不管是荆棘还是坦途,我们绝不能好高骛远、骄傲自满,也不要妄自菲薄、消极懈怠,一定要保持好心态、练就真本事、磨砺铁肩膀,像竹子那样虚心、烈火那样热情、牛皮筋那样坚韧,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即会不平凡。

蓝雪丹 研究生代表、潼南蓝雪丹爱心志愿队创始人、区职教中心教师
  疫情期间,我临时组建的爱心志愿队,给湖北和重庆捐赠了270多吨总价值260多万的救援物资,黄冈高新区红卫社区、武汉武昌区、汉阳区等地总计2万多名困难群众得到了帮助。
  在这个过程中,最让我和队友感动和欣慰的是,我们的行动感染了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大家纷纷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去奉献,去温暖彼此。记得有孩子对我说,他从我们的行动中感受到了真实的爱和温暖,立志长大后也要做一个有温度的中国人。我想,这样的教育,一定是触及灵魂深处的,也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避免不了灾难,但是我们能做好自己;预知不了未来,但是我们却清晰的知道,未来在我们手里。如果真的有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的话,那一定是凝聚的爱和感恩。普通如我们,有很多现实中的困难要去面对,但在生活之外,我们依然可以选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理念,为大家带去一点鼓舞和力量,以实际行动感召他人,影响他人。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真正的教育是温度和力量的传递,让孩子们知道单纯朴素的心灵是最有价值的,并有能力去追寻他所敬仰的人,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张睿元 班主任代表、潼南中学教师
  2013年的夏末秋初,刚从大学毕业的我,带着一份对桃李满园的憧憬,站上了三尺讲台,正式在潼南这片热土上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时光荏苒,到如今,已是第七个年头的尾声。
  在这七年的时光里,作为潼南教育的一份子,我始终坚守着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初心,把传道授业解惑之责任视为自己的人生信条。这几年,我见证了潼南教育的发展,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优质均衡发展,从三所农村高中顺利进城到一些学校的新建和搬迁工作等,都无一不体现出潼南教育人的奋发图强。而作为一名教师,我从潼南教育工作者的具体事迹和工作中,也学习到了很多。曾记否,第一次登上潼南的舞台;曾记否,和谢华名师工作室的伙伴们去区外展现潼南教育人的风采;曾记否,在渝西教师技能大赛上的沙场练兵,曾记否,重庆市班主任基本功和优质课大赛;曾记否,两次登上华龙网,这一切,都离不开潼南教育人对我们的支持和鼓励。
  所以,我想说,记住来时的路,学会感恩。对于潼南教育人,我唯有一颗赤诚之心,以报其恩。


本版稿件由全媒体记者 徐旭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