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社会·综合总第766期 >2020-06-12编印

篾匠老唐:用竹篾编织人生
刊发日期:2020-06-1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全媒体记者 黎昭
  仲夏时节,人们吃过晚饭后喜欢外出散步、纳凉。路过人民小学的市民,稍加留心就会看到,在紫翔居楼下一家药店门口人行道的花台边,常常有一位老人在做着竹编的手艺活,专注而娴熟。
  他的十根手指像樟树皮一样粗糙,摊开手掌,满是被篾片和篾刀刮伤的痕迹……正是这双布满“沟壑”的手,编织了不计其数的竹器,也编出了一个老手艺人最平凡的生活。

为生计学手艺

  老人名叫唐国仕,出生于1938年,是合川区古楼镇人,也是当地家喻户晓的篾匠。老唐很健谈,精神也十分矍铄,如果不是他自己说今年已经82岁高龄,在旁人眼里就是一位还不到70岁的老人。
  唐国仕告诉记者,12岁的时候,他跟着村里的老手艺人学会了篾匠的手艺,从此开始了自己的竹编人生,这一干就是70年。“小时候家里穷,为了求生活,我就跟到村里的父辈们学会了这门手艺。”老唐说,除了学篾匠,他还干过杀猪、打石头等活路,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其他的手艺都丢弃了,只有篾匠这个手艺一直坚持了下来。“这毕竟是我一生中学会的第一门技艺,说什么也舍不得。”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衣食住行的每道“程序”中,几乎都有篾匠的影子:箩兜、簸箕、筲箕、斗篷、躺椅、凉席……生活中似乎什么也离不开篾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唐国仕靠着自己不屈不挠、不怕吃苦的精神,加上堪称一绝的竹编手艺,渐渐在乡里有了名气。“回想当年,我成家立业全靠它。”他笑着说。

竹成宝靠手巧

  “做篾匠工序多,第一道工序就是划篾条。”只见老唐左手扶住竹子,右手举起篾刀,竹子和刀同时起落,只听“咔”的一声,竹子顶端被劈开了一道口子。接着,他用力往地上一压,裂痕滑过竹节,发出啪啪的响声,竹子裂开近一米长。他放下篾刀,用双手攥住裂开的青竹,用力一掰,一根青竹就成了两半。然后,他再用篾刀将一半的竹子对劈再对劈,全部劈成指宽的竹片。
  竹节间飘出淡淡的清香,老唐开始剖篾。一根偌长的竹子,他需要用不同样式的几把篾刀一剖再剖,最终劈片成条,不一会儿,篾片就破出来了,雪白的篾片在空中飞舞着。从青篾到黄篾,篾片可以被剖得像纸片一样轻薄,拿在手上还会轻轻颤动。然后将篾片打磨得光滑细腻,并且剖成宽窄厚薄一样的篾条。
  篾编是耗时的细致活,唐国仕一边编一边念叨:“竹子从锯成竹节,剖成篾片,到编织成竹编用具,得经过砍、锯、劈、切、剖、撕、拉、撬、编、织、削、磨等十几道工序,而且大多需要手工操作。剖的篾片要粗细均匀,最外面的一层带着竹子的表皮,叫青篾,这层篾最结实;不带表皮的篾,叫黄篾。篾不同,用途也不一样,例如箩兜、撮箕的主要部位都用黄篾;而受力部位,就用青篾来做……”

竹为友织人生

  因为女婿在潼南上班,女儿就在潼南安了家。五年前,唐国仕跟随女儿从老家来到了潼南。虽然进了城,但老唐还是放不下篾匠的手艺,闲不住的他总是喜欢在城郊附近的农村买来竹子,每天划篾条,编筲箕和簸箕。老唐指着一个新编好的簸箕说:“像这样一个50公分的簸箕,我只要大半天的时间就能完成,可以卖50元钱。以前做手艺还挺吃香的,现在不如以前了,买的人少,塑料和不锈钢制品便宜又好用。但是这两年也有人喜欢这种自然材质的东西,说环保、无毒,用着放心,所以还是经常有人来预订。”无论是簸箕、筲箕,还是凉席,唐国仕每个月只编20个,绝不多做。他说,不图挣钱,只图手上有活干,心不慌。自己还能干的时候,勤劳点儿能养活自己,自己活的体面,也不给孩子找麻烦。
  如今,古老的蔑竹手艺正面临失传,老唐对此感慨不已。他告诉记者,20年前,仅自己老家的一个村就有10多位篾匠,可现在还在做这行的人数寥寥无几。对于这门传统手工艺,唐国仕也曾收过几个徒弟,但是由于这门手艺不好挣钱,几个徒弟纷纷离他而去,转入收益更大的行当。“徒弟离我而去可以理解,毕竟这门手艺需要耐心,学习时间也比较久,再加上收益不怎么好,没有几个人能坚持的住。”
  由于塑料、不锈钢等材质的制品替代了竹制品,做篾这一行业萎缩非常厉害。另外,要当篾匠,至少得做3年学徒,学艺时间久、活计辛苦又不赚钱。可想而知,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在这上面“耗费青春”。“老一辈们薪火相传的老手艺正在渐渐失传,我不想做篾的手艺到最后只能成为后人的一种记忆。”老唐感慨地说,现在年龄大了,女儿、女婿都希望我不要再做这些东西,但我已经把竹篾当成自己人生的一部分,篾匠这门手艺已经融入我的血液中了,只要我还能动,我就还会继续。
  临近晚上10点,唐国仕收拾好工具和篾条准备回家,见到记者用手机在给他拍照片,老唐露出了幸福的微笑,那笑容,仿佛在诉说着他平凡而有意义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