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总第756期 >2020-05-29编印

有班上 有事做 有钱赚
潼南就业扶贫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插上坚实的“翅膀”
刊发日期:2020-05-2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全媒体记者 李松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扶贫之要。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潼南紧盯贫困劳动力就业,将就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通过平台搭建、技能培训、政策落实等举措,全力推进贫困劳动力稳就业工作,真正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就地就近就业有“活路”
  “有了扶贫车间这个工作,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养家两不耽误,甭提有多好了!”5月26日,田家镇芭蕉村村民唐小英对能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上班挣钱很满意。她说,外出务工就照顾不了老人和孩子,待在家里收入又不高,扶贫车间把困扰自己多年来的这个矛盾给解决了。
  唐小英口中的扶贫车间是位于巨科环保电镀工业园景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景裕电子是一家加工生产笔记本电脑外壳的企业,有阳极、镭雕等4个车间,其中设为扶贫车间的喷砂车间,相比其它车间,技术难度系数等级最低。
  目前,有31名像唐小英这样园区周边的脱贫村民,进入扶贫车间成为产业工人。巨科环保电镀工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引导园区更多企业设立扶贫车间,根据贫困户的年龄、学历等情况,提供更多适合他们的岗位,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我区把“扶贫车间”作为加快推进脱贫攻坚进程的主抓手,按照“政府建设、企业运作、群众务工”的模式,让贫困群众就地就近走进“扶贫车间”变身产业工人。截至目前,全区已经建成4个扶贫车间,累计解决了44名贫困户就业问题。

解决民生就业有“门路”
  5月28日,天刚亮,双江镇板仓村贫困户米祖明便推着车、拿着扫帚,仔细地清理着村里公路边垃圾和杂草。“公益性岗位让我增加了收入,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米祖明是村里的贫困户,提起政府在家门口给他提供的新工作,米祖明非常高兴。
  米祖明说,自己当村里的保洁员,每月能够领1700多元的工资,得空的时候再打点小工,加起来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进一步加快脱贫攻坚步伐,促进贫困户就业脱贫,近年来,本着“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原则,我区各镇街、部门通过设立保洁员、护林员、护路员、治安协管等公益性岗位,针对年龄大、文化低、技能弱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政策福利”,让其摇身一变“工薪族”。
  2016年以来,我区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相继出台了《潼南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的实施办法》《潼南区进一步加强公益性岗位管理的办法》《关于进一步完善公益性岗位相关补贴政策申领程序的通知》等文件,对公益性岗位的开发、管理、补贴申领、资金支撑等事项做出明确规定,要求用人单位优先过渡性安置困难就业的建卡贫困户。
  据介绍,今年我区将新增411个公益性岗位,人选范围在延续以往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的基础上,将边缘户纳入人选范围,同时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及家庭成员、贫困重病家庭成员、贫困家庭妇女、易地扶贫零散搬迁的贫困家庭成员优先安排。

培训带动就业有“出路”
  “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感谢区里为我们组织的免费培训,让我有了一技之长,现在我在医院给新生儿做护理工作,每个月能挣6000元左右。”5月27日,唐绍芬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激动地说。
  唐绍芬,曾是卧佛镇新都村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1月18日至2019年1月30日,参加了区人力社保局组织的育婴员中级培训。培训结束后经重庆福芳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推荐,在3月初前往区妇幼保健院实习,于当年4月17日调往丰都县人民医院工作。工作以来,第一个月工资2500元,第二个月4500元,第三个月5500元,现在工资已经达到每月6000元左右。
  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群众缺乏知识、技能和信心,给钱送物短时间内见效快,但缺乏可持续性,扶贫重在扶志。我区通过持续开展技能培训,让每一位贫困人员都有一技之长,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不等不靠,苦干实干,彻底告别贫穷。
  近年来,我区将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的重要途径,结合各镇街产业发展规划和培训需求,对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开展“短平快”的培训。2019年,全区共组织贫困劳动力开展育婴员、美容师、电工、保育员等技能培训近30期,培训建卡贫困户近1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