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时政·综合总第905期 >2020-12-30编印

全民有医保 健康有保障
——“十三五”期间潼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纪实
刊发日期:2020-12-3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区中医院派专家到双江镇中心卫生院开展临床指导。

区中医院派专家到双江镇中心卫生院开展临床指导。

花岩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上门为群众宣传健康扶贫政策。

花岩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上门为群众宣传健康扶贫政策。

双江镇中心卫生院家庭医生上门为群众做体检。

双江镇中心卫生院家庭医生上门为群众做体检。


  

全媒体记者 吴鑫袁 赵晨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建立全民医保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十三五”期间,我区建成了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医保扶贫政策惠及全部贫困人口,助力所有因病致贫群众精准脱贫。人民群众在国家医保改革进程中获得了更高质量的医疗保障。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十三五”以来,健康潼南建设持续推进,全区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优质资源下沉基层

  今年11月19日早上8点刚过,区中医院双江分院中医理疗科已经来了六七个病人,25岁的医生宋怡正忙着为病人敷膏药、做推拿,看着她炉火纯青的手艺,一个老病号竖起了大拇指:“别看这女娃娃年纪小,本事可大着呢!”
  宋怡的“吃香”,与她到区中医院康复科的学习是分不开的。近年来,区中医院除为基层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外,还定期派专家到各分院坐诊,为医护人员进行临床指导。“十三五”期间,双江分院整体搬迁后,硬件设施和院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这让之前动辄就往区里甚至市里就医的群众,现在都来这里看病。
  双江分院的变化,是我区“纵横联动”医共体改革、让基层医疗机构强起来的缩影。2017年9月,我区抓住作为全市医共体建设试点区县的机遇,以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为龙头,22个镇街卫生院为分院,成立区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区中医院医疗集团,形成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三级联动区域医疗联合体。
  事实上,进修学习、坐诊指导,仅是我区医共体改革中的措施之一。不仅是医通,目前,通过探索紧密型医共体,我区已基本实现财通、医通、人通。财通即设立“资金池”,改造基层医疗机构,医通即医疗集团牵头下派支医,人通即畅通双向转诊机制。
  依靠改革,桂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尝到了“甜头”:从“资金池”调出100多万元对新业务用房进行装修并搬迁,使业务面积扩大了一倍多;新开辟中医馆区域,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中医服务。
  正因为集团内部实现了财通、医通,使上下级医院建立起畅通的双向转诊机制,进一步推动了分级诊疗在潼南的实施。“现在一般的病甚至部分手术,大家都愿意选择来基层医疗机构。”从区中医院治疗后病情减轻随后转到双江分院的患者吴启华说,以该院为例,报销比例高达80%,如果换作是二级医院,报销比例仅60%。通过分级诊疗,这样既治了病,又节约了钱。
  “改革主要是让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的业务能力及设施设备水平得到提高。”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三通’的探索,可以让基层卫生院能够满足患者的需要,让患者少跑腿。“十三五”期间,全区区域内就诊率和基层就诊率分别稳定在90%、70%,大部分群众在基层就能看好病。

群众看病负担减轻

  “五年来,我们建立起区、镇、村三级联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折不扣落实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全区基本达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镇,重大疾病不出区的目标,极大地减轻了贫困群众的看病就医负担。”区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说。
  近日,记者跟随崇龛镇卫生院的医生,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华国家里开展随访服务。谈起一年前生病时的场景,王华国仍然历历在目。“我因多年骨质增生,双腿膝关节肿大,走路时疼痛难忍,无法从事农活儿,急需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王华国说,“入院时,床位较为紧张,得知我的情况后,医院为我开通了绿色通道帮我优先办理。让我没想到的是,入院不用缴纳押金,所有治疗费用由医院先行垫付,大大减轻了就医负担。
  出院时,王华国通过“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在医院结算窗口仅用了十几分钟,所有报销、减免等手续一次性直接结算,不用四处跑腿报销医疗费。“现在的政策太好了,得了大病,花再多的医疗费,报账时自己只需要负担10%。”王华国说起自己享受到的健康扶贫重病兜底保障政策,一个劲地赞叹。
  王华国的经历,在贫困人口中并非个例。让贫困群众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是我区卫生健康系统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动体现和时代贡献。“十三五”以来,我区投入3244余万元进行健康扶贫兜底救助,贫困人口住院和门诊费用自付比例均控制在市级要求范围内;大病救治病种增加至34种,2017年来集中救治1705人;慢病签约5267名,实现在家且有签约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率达100%。

医疗服务更有保障

  回眸“十三五”,我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构建起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屏障。区卫生健康委负责人表示,未来五年,我区将重点从4个方面向群众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一是优化医疗资源库。全力做大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推动区域卫生均衡发展,改革医疗卫生人事管理、绩效分配制度,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快充实基层卫生人才。强化“龙头”医院能力,推进人民医院、中医院扩建工程,实施妇幼保健院、精神卫生中心二期项目。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启动新一轮标准化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新建大佛街道社区医院,新建、改扩建塘坝、柏梓、古溪等8个片区中心卫生院。
  二是织密传染防护网。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硬件设施,健全卫生应急指挥体系,探索强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有效路径;完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传染病救治网络,建成重大疫情救治中心,创新医防协同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实现“平时战时结合、转换无缝衔接”。
  三是打造服务高标准。将在“十四五”期间建设两所“三甲”医院,建成一批国家级、市级重点或特色专科,培育一批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群众信赖的学科带头人和科研人员。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质控中心建设,尽最大努力减少医疗事故;深化“美丽医院”建设,优化医疗流程,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坚持以党风带行风,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抓好行业作风专项整治,以“以案四说”“以案四改”促进行业风清气正。
  四是拓展服务新方式。加快建设全市领先的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实现纵横互通、线上线下多维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建立健康智能服务大数据资源平台,推动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智慧医院建设。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完善医改便民惠民措施,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坚持医防融合、中西医结合,针对出生、托幼、预防、康养等全周期,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专科化、规模化民营医院,提供多样化、专业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