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总第867期 >2020-11-06编印

守正创新 有“融”乃强
——潼南区媒体融合发展3周年综述
刊发日期:2020-11-0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全媒体记者 李扬

  核心提示:
  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巩固拓展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夯实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根基的重大举措。2018年以来,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市委决策部署,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以革新求变的使命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整合潼南日报、潼南广播电视台,在平台、内容、机制等方面加快推进深度融合,着力提升新闻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近年来,潼南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重要讲话精神及全国、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先行先试、破立并举,真重视、真改革、真融合,扎实推进“机构、平台、人员、管理”深度融合和“内容、渠道”转型升级,实现“媒体+项目、媒体+服务”有效拓展,着力打造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和媒体集团。

高位统筹推进 破茧化蛹成蝶
  如何顺应移动互联时代大潮,进一步巩固壮大基层宣传文化阵地?答案是改革。
  改革,一场继往开来的深刻变革;改革,一条永不停歇的进取之路。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区委、区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的重要论述,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和应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将媒体融合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全区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事项,成立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亲自推动,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单位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区人大、区政协以及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在机制体制上突破瓶颈,在资源配置和政策支撑等方面大力倾斜,出台《潼南区深化媒体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保障改革顺利推进。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必须打破藩篱,深度融合,以自我革命的姿态适应时代发展。
  打破制约、谋求发展的融媒体改革已迫在眉睫。
  为此,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创新机构设置,整合潼南报社、潼南广播电视台及区级相关部门所办新媒体,组建潼南区融媒体中心,为区委直属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归口区委宣传部领导。组建潼南区传媒集团,下设潼智广告、佳影电商、百源文化3家子公司及一家艺术培训学校,由区融媒体中心统一领导,区国资委纳入区属国有重点企业序列管理。机制体制的创新从制度层面确保政府财政为融媒体中心提供基本运行保障, (紧转2版)(紧接1版)解决长期以来县级媒体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从发展方面重建媒体+服务模式,并以辅业反哺主业,保证了融媒体中心能够良性发展。

打造传播“矩阵”壮大主流阵地
  融媒体不断发展,实现新闻信息内容的“一次性采集、多媒体呈现、多渠道发布”,已是共识和趋势。
  从“你是你、我是我”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潼南不断强化“媒体一盘棋”这个发力点,牢牢把握“融合矩阵”这个落脚点,打破原有平台界限,推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着力形成“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传播”的现代传播格局。
  在多方考察学习、吸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潼南积极确定“时间表”、挂出“作战图”,媒体融合改革蹄疾步稳、日行日新。
  如今,走进潼南区融媒体中心,一座现代化的指挥调度大厅格外显眼,指挥大屏上显示着饼状图、柱状图,点击量、下载量、热门词、热点新闻、人员采访去向、新闻专题等数据、信息一目了然。
  媒体融合,归根结底是人的融合,是一场媒体人不容回避的自我革命。在推进融媒体中心硬件建设的同时,区融媒体中心着眼未来,开始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布局,先后引进12名具有硕士学历的紧缺高层次人次;开展“四学四比双提升”(送学、讲学、点学、带学,比激情、比创意、比精品、比贡献,提升党员干部基本能力、引导服务群众能力)活动,培养提笔能写、开口能讲、举机能拍的全媒体人员和多面型管理队伍;每月举行好新闻评选、每季度举行明星员工评比,并对优秀稿件、明星员工给予绩效奖励,营造争先进、比贡献的浓厚氛围,形成人人发力的动车组效应。
  从“纸媒时代”到“微博微信”再到“视频、H5、VR全景”……一大批“提笔能写,对筒能讲,举机能拍”的全媒体记者在潼南涌现出来,以更大的创新热情生产出更多契合用户需求的新闻产品,也在媒体融合的考验中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思维的转变、丰富的实践,让编辑记者们感言,“全媒体发展势不可挡”“融媒体记者,就应该干吗吗行、做啥啥精”。

讲好潼南故事 唱响时代强音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的重要抓手,是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举措。
  区融媒体中心加强传播手段创新,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融媒体精品力作,以更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讲好潼南故事,唱响时代强音。
  潼南坚持传统媒体不放松,在有效整合报纸、广播、电视、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坚持移动为先实现广播电视节目上手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采编中心,重构“策采编发评”环节,形成“一次采集、N次加工、多元化传播与多终端适配发布”全媒体运行流程。建立“1+7+300”(1即采编中心,7即“报网端微屏”7个宣传平台,300即100名通讯员及特约记者队伍、100个有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100名本土作家)全媒体宣传网络,构建起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融,大屏与小屏互动的新型传播格局,实现一稿多发、同频共振、遍地开花的效果,让更多人了解潼南、走进潼南。
  守正创新,有“融”乃强。截至目前,生产了《我和我的祖国》《党员同志:到!》《什么是潼南柠檬》等60余个顺应时代、受众喜爱的1000万+、100万+及10万+“爆款”融媒体产品。同时,每年在中央、市级主流媒体刊发深度稿件1000余条次以上,全市综合排名比改革前大幅提升。

牢记党媒姓党 更好服务群众
  延伸媒体融合触角,实现服务融合。区融媒体中心积极参与智慧政务建设,整合融入政务服务、交通、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等信息资源,打造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媒体从新闻宣传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通过深耕互联网思维,无缝对接用户习惯,对接区内党政部门技术平台,所属新媒体提供申报审批、注册办证、办理社保、投诉受理等一站式便民服务,成为集综合服务、信息枢纽为一体的共享平台,打造潼南“指尖上的政务服务中心”,让受众做到“一机在手,攻略我有,办事不愁”。
  在开展项目服务方面,按照立足优势、选准项目、重点突破的原则,盘活媒体资源,有效增强自我“造血”机能的同时,为基层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媒体+教育”开设播音主持、小记者等8大类16门培训课程,成为潼南艺术培训高地,每年培训2000余人次。“媒体+文创”发挥传媒核心优势,专注于宣传片、微视频、纪录片制作,开拓文化创意市场,为成渝双城地区相关区县市提供了800余次文化创意服务。“媒体+节会”积极主动参与和承接国际柠檬节、西部灯博会、西部小龙虾节、渝创渝新创新创业大赛等全国、市区以及企业节会活动,形成策划、宣传、营销、执行全案服务模式。
  互联网时代,电商是大势所趋。区融媒体中心(区传媒集团)在开展电商服务方面,打造“潼掌柜”媒体电商平台,建立“1+7+N”直播团队,开展100场消费扶贫助农直播。通过掌柜扶贫、掌柜有礼、掌柜到家项目,做到“三服务、三提升”,即:服务百姓生活、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双城建设,提升媒体影响力、提升产品竞争力、提升品牌公信力,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党委喉舌、群众信使、外宣窗口、舆论尖兵。潼南媒体融合不仅在融合过程中实现了全新的生态系统再造,守住党媒职责使命,而且大胆探索出适应时代、彰显潼南特色的传媒创新之路。
  媒体融合发展,风景在远方,道路在脚下。面对势不可挡的媒体变革大潮,唯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方能不辱使命、不负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