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社会·综合总第644期 >2020-01-09编印

新胜镇盘山村村民陈法奎从贫困户变身致富带头人,他说:
“只有拼命努力,才会有希望”
全媒体记者 赵晨城
刊发日期:2020-01-0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陈法奎满脸笑容地给鸡喂食。

陈法奎满脸笑容地给鸡喂食。


  

  “来来来,开饭咯!”一大早,新胜镇盘山村村民陈法奎手里捧着一大把水果蔬菜,一边打开鸡舍的栅栏,一边召唤着鸡群。听到陈法奎的声音,一百多只鸡蜂拥而至,里三层外三层地把他团团围了起来。“都有,都有,别抢。”看着鸡群争先恐后地争抢着食物,陈法奎脸上笑开了花。
  几瓣大南瓜,几个橙子,不一会儿就被鸡群啄得一干二净。“我家的鸡除了喂玉米籽之外,平时特别喜欢吃水果蔬菜,每天都要喂几次,给它们加加餐。”陈法奎告诉记者,蔬菜水果营养丰富,鸡吃了长得壮,肉质嫩,还可以多下蛋,好处多着呢。

变“帮扶”为“自救”脱贫致富靠双手
  今年49岁的陈法奎,原是一名贫困户,他所在的盘山村位置偏远、资源匮乏,属我区深度贫困村之一,有建卡贫困户61户227人,而陈法奎一家5口人正是这61户建卡贫困户中的一份子。陈法奎过去一直在云南靠打工维持一家生活,父母体弱多病,两个孩子要上学,日子过得十分拮据。2014年,陈法奎被认定为建卡贫困户。
  “以前在外打工,一个月只有1000多块钱的收入,根本不够一家5口的开支。常年寄居在亲戚家里,也不是办法。”回想起几年前的清贫日子,陈法奎至今记忆犹新,“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多多少少会觉得脸上挂不住,不光彩。”陈法奎不甘心自己的人生就这样被贴上“贫困户”的标签,“我要创业、我要脱贫、我要致富”的想法在心底潜滋暗长,而打工路上又看不到前景,陈法奎思来想去后,毅然决定回到老家发展产业。“我在外打工时积累了很多种养殖经验,就想自己试试搞种养殖业,而且也能照顾到家里,怎么都比打工强吧。”
  成为贫困户后,扶贫干部们经常深入陈法奎家中,了解他生产、生活和家庭情况,帮他分析形势,解决困难,并为他制定了5万元小额贷款、技术培训等一系列帮扶措施。陈法奎告诉记者,国家大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让他感受颇深,他清晰地认识到,想要改变命运,就必须要抓住这次机会,加倍努力,早日脱贫致富。
  陈法奎利用这笔钱购买了43头小猪、利用闲置的土地建起一座猪舍,并流转了50多亩地种植柠檬。开始创业后,陈法奎的压力很大,万一失败了不仅血本无归,借的钱也还不上。只有拼命努力,才会有希望。
  “那段时间,我每天凌晨五点钟就起床洗猪舍、配饲料,喂好猪还要去地里给柠檬施肥除草,忙完已经是中午了。”陈法奎说,国家的扶贫政策很好,不仅提供贷款,还有区农业农村委的专家举办免费培训班和上门指导,让他对发展种养殖业逐渐有了信心。
  回乡创业第二年,陈法奎就卖了43头猪,挣了2万多块钱,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盖起了两层楼的小洋房。养猪、种柠檬让陈法奎尝到了甜头,也鼓实了腰包。从那以后,他的经商头脑仿佛“开挂”了一样。
  2019年,陈法奎购买了150多只鸡苗,盖好了鸡舍,修建了蓄水池。“好日子都是干出来的。”陈法奎说,只要手脚勤快,肯流汗,一定穷不了。两三年的时间,让陈法奎克服了种种困难,从打工仔转变为致富带头人,靠的是主动增收致富的觉醒、靠的是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靠的更是坚韧不拔的毅力。

贫困户变带头人一起脱贫摘穷帽
  “这几棵柠檬树种得太密了,这样不利于柠檬的生长。”“你看这棵树,已经长虫子了,多除虫施肥,长出来的果子质量才能好。”……陈法奎与同是贫困户的陈朝红惺惺相惜,每过几天,他都会来到陈朝红家里,将自己的“致富经”传授给他。
  “陈朝红有点种植技术,也有脱贫的决心,勤快肯干,我愿意尽我的能力帮助他。”陈法奎告诉记者,经常有邻居上门请教,让他萌发了带领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的想法,所以他对陈朝红也是知无不言、有学必教。在陈法奎的帮助下,陈朝红把土地规模扩大到20亩,在发展芦柑种植的基础上,又种上了柠檬、蜜桔等,今年,几千斤芦柑销售一空。
  “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富。”谈起以后的发展方向,陈法奎浑身充满了力量,他打算下一步再扩大养殖规模,多带动贫困户,大家共同富裕,过上幸福生活。陈法奎不仅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还带动贫困户一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我们大力支持像陈法奎这样有脱贫斗志、脱贫信心,靠努力奋斗实现脱贫致富的贫困户。下一步,我们打算帮助陈法奎把鸡场建立起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他带动更多的贫困户摘帽脱贫。”新胜镇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