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特别策划总第642期 >2020-01-07编印

小渡镇在产业发展中因地制宜,盘活土地资源,巧做“水文章”,积极培育经果、蔬菜、柠檬、中药材、渔业等主导产业,产业振兴的动能充分释放——
让村民乐享绿色发展红利
刊发日期:2020-01-0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采收血橙

采收血橙

基地务工

基地务工

儿菜丰收

儿菜丰收

柠檬装箱

柠檬装箱

双桥村血橙种植基地

双桥村血橙种植基地


  

全媒体记者 郑三清印茜

核心提示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近年来,小渡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共建共享的工作方式,充分利用好当地资源和地理优势,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形成了以经果、蔬菜、柠檬、中药材、渔业为主的主导产业,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土地流转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1月3日,记者在双桥村潼南胜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地里看到,漫山遍野的血橙树枝繁叶茂,树上结满了一个个黄灿灿的血橙,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
  “我们基地里现在种植有50多亩血橙,今年挂果的有30多亩,一颗长得好的血橙可以摘60斤左右的果子。”潼南胜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周成祥告诉记者,30多亩血橙可以摘20吨左右的果子,按照市场批发价3元钱一斤的价格来算,可以卖到12万多元钱,效益可观。
  目前,血橙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基地里,村民们正手拿钳子,将一个个硕大的血橙摘下,小心翼翼地放入身旁的箩筐中。“我们现在在基地里做些除草、剪枝、摘果的工作,一个月能挣到1500块钱左右,一年下来,也有近两万元的收入。”贫困户倪应香告诉记者,比起以往在家务农的收入,现在的工作既轻松又有不错的收入,工作起来也有了激情。
  据了解,胜达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流转了土地500余亩,种植柠檬300余亩,沃柑、血橙等200亩,同时在林下套种黄精、白菜等中药材、农作物等。“农忙的时候,我们会请很多村民过来务工,最多的时候会请七八十个村民。”周成祥告诉记者,合作社发展越来越好,也能帮助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
  “流转当地村民的土地,让他们进入基地务工,不仅让基地有了劳动力,也让村民有更多的收入。”周成祥表示。
  近年来,小渡镇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以流转、租用的方式将村民丢荒的土地进行整合改造,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使之成为重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建设的中坚力量,助推乡村振兴。如今共引进专业合作社共37个,发展乡村企业共22家,流转土地20500亩,土地的利用率达100%。

政策引导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近年来,小渡镇依托青云湖良好的水环境,做足“水文章”,大力鼓励周围老百姓改建鱼塘,发展深水养鱼。
  记者在青云水库旁看到,大大小小的鱼塘鳞次栉比。因为深冬季节,出鱼的次数少,不少村民趁着这段时间打捞鱼塘里的垃圾和漂浮物,为来年饲养育苗做准备。
  “多亏了镇村干部们的引导和鼓励,我现在对发展生态养鱼很有信心,现在我家有70多亩鱼塘,2019年大概捕捞了7万多斤鱼,总收入大概近50万元。”正在打捞漂浮物的生态养鱼养殖大户潘燕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近几年,小渡镇党委、政府通过积极鼓励老百姓整治山坪塘,并聘请专业渔业技术人员免费对村民们进行深水生态养鱼技术培训,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如今,小渡镇渔业养殖总面积达3000余亩,在50亩以上的就有10多户,50亩以下的养殖户比比皆是,散户养殖的更是数不胜数。
  “下一步,我们将组织更多渔业技术培训,提高村民的渔业养殖水平,增加他们的收入。同时改良鱼类品种,发展高端养殖,寻求更多销售途径,让生态渔业养殖成为小渡镇的亮点产业,真正让老百姓发家致富。”小渡镇镇长杨常涛表示。

  生态优先铺就可持续发展之路

  深冬季节,应是万物凋敝。可在小渡镇刘家社区的重庆盆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简称盆博农业)里却是生机盎然。千盆果树苗平铺于道路一侧,盆里的柠檬、沃柑、大雅柑树上结满了果实,每棵树不超过两米,却长得非常精致。
  据了解,盆博农业积极实施“果立方”项目,发展盆栽水果,启动建设世界蔬果博览园,致力于打造盆景观赏与果实食用相结合,形成农旅融合发展模式。
  目前,流转当地村民3000多亩土地,进行规模化整治,已经完成了1200亩左右的果树种植,栽种各类果树30多个品类、超过16万余株。
  “我相信‘果立方’的项目可以辐射周边,形成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届时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小渡游玩。”盆博农业负责人李传桂介绍,毗邻盆博农业精品蔬果展销馆,与基地一条马路之隔有他们旗下的乡村酒店,主营餐饮娱乐、住宿品茗、休闲垂钓等农业项目,他们就是守着盆博这一片“绿色”宝藏,致力于将绿色农业种植与观光农业相结合,让游客宾至如归,四季有果摘,有景看,乐享田园完美体验。
  “绿”不仅让远方的客人留下来,也让当地的群众富起来。“盆栽基地的养护、种植等方面需要人力投入。”李传桂说,目前基地正处于发展阶段,一年四季都会需要养护人员该企业和当地贫困户达成协议,只要他们有劳力、有意向,可以长期在基地务工,基地也将不定时提供技术培训,让他们成为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助力脱贫攻坚。
  “生态之路将是我们接下来坚持走的道路,对于绿色发展的企业,我们会提供‘保姆式’服务,积极争取相关优惠政策,完善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旅有机融合,让乡村感受绿色发展的生命力,让村民分享绿色发展的红利。”小渡镇党委书记龚胜强表示。

记者手记
  在镇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利用当地资源和地理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例子层出不穷,小渡镇算是其中一例。
  小渡镇因地制宜,化劣势为优势,巧做“水文章”,巧用土地资源,发展以粮油、柠檬、花椒、经果林、中药材、盆栽水果、蔬菜、渔业、畜禽养殖等为格局的特色农业,搞活了一方经济,富裕了一方百姓。
  记者认为,小渡镇的产业发展是立足该镇自身发展水平,既没有盲目模仿也不盲目探索,既有充分借鉴成功经验又不拘泥典型,准确把握因地制宜的精髓和灵魂。譬如,小渡镇围绕青云湖发展生态渔业养殖。青云湖蓄水量大,周围环境优美,附近村民改造农田发展深水养鱼,年收入10万以上的村民不在少数。同时当地开设以环湖游玩,有垂钓、采摘等游玩项目,体验独特的乡村景观,将青云湖打造成乡村独特的旅游胜地,可以说是鼓了钱包,美了生态。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应久久为功、扎实推进。相信小渡镇的乡村振兴定能让优势充分发挥、活力充分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