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祥
新中国刚解放之时,我家的房子实际上不象是房子。在我的记忆里,一间偌大的茅草棚,房顶上厚厚的茅草已经泛黒,屋檐低矮得伸手就能摸到,四周并没有墙壁,只有用竹片编起的竹篱笆到处漏风,屋里只有一张木床,一笼发黑的青花蚊帐也破了几个洞,一个破旧的木柜子算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家具,茅草棚的另一头,一个一米多高的土灶台上面放有一口偌大的铁锅,这就是我的家。现在想来也没想通,不知为什么我妈妈会愿意嫁到这样一个一无所有的家庭?
1953年,我大约四岁左右,依稀记得我家第一次盖新房子,那是三间木石结构的青瓦房,全村的青壮年都来帮忙,我每天呆在茅草棚里,看着他们铺好基石,立起柱子,架好横梁,订好郭板,将自己烧制的小青瓦一片一片的盖上去。然后用篾片编起墙壁,用稀泥拌稻草节糊在篾片上,表面再用从红岩嘴石滩上捡的石灰鹅卵石烧成的白石灰浆抹在泥墙上,这在当时算是比较时髦的房子了。爸爸忙上忙下,招呼着众人,指挥着匠人,俨然一个工头模样,妈妈和几个乡亲则在大锅旁忙里忙外,做着热腾腾的饭菜,谈笑风生,脸上乐开了花。没有多久新房就建成了,他护佑我度过了近二十年快乐的童年和少年时光。
80年代末,随着时间的推移,兄弟姊妹都长大了,原来的一家人变成了几家人,对住房的需求也更迫切了,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们的腰包也逐渐鼓起来,对居住的要求也开始变得高了,于是,大家又开始盖新房。妹妹接父亲的班进了工厂,住进了工厂分配的住房。弟弟在老家务农盖起了砖混结构二层小洋楼。我从部队转业回家乡后,先是住在单位分配的十多平米的房子里,随着孩子一天一天长大,住房实在显得太狭小,便决定新建住房。那时,房地产市场尚未起步,建房主要是自筹资金集资建房,于是,便要约了十二户人家,找了一块集体用地,我亲自画图设计,亲自采购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请了一个包工头施工,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一幢每户一百平米,三室一厅的砖混结构六层小楼就拔地而起,十二户人家每户平均仅花不到两万块钱就建成了,大家兴高采烈的搬进了自建小楼,过上了宽敞舒适,邻里之间其乐融融的阳光生活。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国家强盛,人民富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潼南一江两岸四大片的格局已经形成,房地产市场如火如荼,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崭新的城市在渝西大地崛起。此时,人们对住房的追求不仅是住得宽敞,而且还追求漂亮、时尚、舒适、方便、安逸,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农村的人要到城里安家,城里人要到市里安家。不仅如此,住房还要选择地段、楼盘、朝向、布局、环境等等,学区房、商区房、景区房、江景房等好楼盘备受青睐。于是,弟妹在城里买了房,从农民变成了市民,我一家老小也一商量,买新房,而且买地盘好的房,经过一番侦查打探选择,首选了一栋江景房,这里临江而住,伫立窗台,一江春水沁人肺腑,半个潼南城尽收眼底,上得楼顶,放眼望去,偌大的潼南全城尽在眼前,高楼林立,鳞次栉比,顿生无限感慨。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自打从住岩洞进入住人造房子以来,除少数富贵人家外,普通百姓的住房几乎没有大的变化,都是那种传统的茅草房,那是因为旧社会穷人太多太穷,人生的头号问题是温饱问题,房子无非就是起个遮风避雨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温饱问题已经逐步解决,住房就是老百姓最注重的家事,也是老百姓最舍得投入的家业。短短七十来年,百姓的居住条件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茅草房变成木石结构青瓦房,又从青瓦房变成砖混结构的小楼房,再从小楼房变成伫立云天的电梯房,这三次变化真实的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巨大进步,人民的巨大变化,不由得从内心发出呼喊,厉害了,我的国,感谢了,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