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总第563期 >2019-09-12编印

柏梓镇哑河村第一书记王川:
发展莲藕产业 拔掉致贫“穷根”
刊发日期:2019-09-1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王川热情接待群众咨询。

王川热情接待群众咨询。


  

全媒体记者李扬通讯员李佩娟
  初秋,正值莲藕收获季节。柏梓镇哑河村村民倪纯兵在自家的藕田里忙得不亦乐乎,丰收的喜悦写在他脸上。
  在他身后不远处的柠檬基地里,劳作的村民们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让人感受到田园生活的美好。
  “这两年,哑河村的变化太大了!多亏从区政协来了位好书记、好队长!”倪纯兵高兴地说。
  倪纯兵口中的好书记、好队长,叫王川,是区政协副秘书长。自2017年担任哑河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以来,他大力发展扶贫产业,纾解群众难题,把脱贫攻坚的足迹深印在哑河村的土地上。


“藕”遇柠檬

  哑河村地处丘陵,自然环境较差,村民们以前全靠种植水稻、红苕等传统农业养家糊口,是个名副其实的贫困村和“空壳村”。如何发展产业,拔掉哑河村的“穷根”,是王川驻村后一直思考的问题。
  一天晚上,央视经济频道播放的种藕致富节目,让他眼睛一亮:“何不借鉴这个经验,也让哑河村的村民们来种藕呢?”
  第二天,王川赓即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开门见山直陈想法,并动员踏实肯干的贫困户倪纯兵先行先试,等其试验成功后再在全村推广。
  说干就干。在王川的联系和协调下,倪纯兵参加了区里组织的莲藕种植技术培训班,很快掌握了莲藕种植技术,还获得了1.2万元产业补助资金。
  “我种植了13.5亩‘鄂莲’良种藕,当年就获得了14万元的好收成。”脱了贫的倪纯兵,话语底气十足,“现在村民们都叫我‘藕大哥’,夸我为‘最美贫困户’。”
  “看到倪纯兵尝到了甜头,倪纯良、倪纯银、文志江等10户致富无门的困难群众也积极要求种藕。”王川自豪地说,目前哑河村共种植了50亩良种藕,每亩能产4000多斤,每斤卖3块多钱,藕农们的收入比原来的传统产业高了十几倍。
  让王川自豪的,还有哑河村的柠檬基地。
  “为了更好地破解哑河村产业空心化,我们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引进企业成立了重庆誉鑫柠檬旅游有限公司。”王川介绍,该公司投资近1000万元,流转土地1500亩,将把哑河村打造成集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
  柠檬基地的打造,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去年实现村民务工收入80万元,其中建卡贫困户收入33万元。
  “我在柠檬基地当上了‘白领’,工作是给柠檬除草、施肥,平均一天有五六十元的收入,加上土地流转,一年能增收七八千元。”贫困户张正英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微笑。
  值得一提的是,王川还大胆探索,与重庆誉鑫柠檬旅游有限公司达成了村集体以现有道路设施、村支两委为企业提供服务等形式入股的协议,村集体每年可固定分红3万元。

“情”满日志

  “在走访中增进干群感情、破解矛盾难题,在服务中凝聚帮扶合力、提升工作能力。”这是王川在驻村工作中常说的一句话。
  为方便村民及时和驻村工作队联系,王川专门制作了1000张印有驻村工作队员、帮扶干部名字和联系电话的年历卡,张贴到每一户村民家的墙上。
  有了年历卡,群众方便了,但王川的“麻烦事”就多了。村民们会时不时给他打电话,一天少则几个,多则十来个,有时甚至凌晨两三点还会接到村民的求助电话。
  王川还随时携带着一个小本子——扶贫日志,专门记录贫困户生产生活等情况。随手翻看,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到他对贫困村民的用心、用情、用力。
  “2017年12月2日。今天终于为9社贫困户徐桂福卖盒饭协调好了一个摊点,有了固定的职业和致富的信心,徐桂福收入稳定了,两个子女的学费和生活费终于有着落了。我这颗一直悬着的心也就终于落地了。”
  “2018年12月29日。凛冽的寒风阻挡不住送关怀的脚步。今天,我和之前多次联系的爱心企业家潼南区华兰生物单采血浆有限公司倪总冒着严寒,走访慰问了7社贫困户陈玉,给她送去1000元慰问金及被褥、棉衣等过冬物资。我们还将帮助她的女儿罗晓霞圆大学之梦。倪总同时还为其他10户困难老党员、特困户送去了爱心,让他们感受到了冬日的暖阳。”
  王川的扶贫日志里,还记录了哑河村近年来的新变化:大力争取、协调各方实施基础设施项目,修建泥结石路和硬化公路23公里,整治土地350亩,实施全村电网改造、200户天燃气入户工程,为产业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全村集约流转土地1680亩,发展柠檬、莲藕、花椒、龙虾产业;实施危房改造14户;实施“智志”双扶及村庄清洁行动,实现了整村“八有”,解决了群众“八难”,脱贫攻坚取得了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