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记者消息 8月13日,在位于潼南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旭田植物工厂内,1000多株“新鲜出炉”的各种蔬菜被陆续运出工厂装车,送往高端连锁超市和会员家中。作为我市首个智能化植物工厂,其相比自然栽种的蔬菜,不仅产量高,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产出新鲜蔬菜。
植物工厂是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种高投入、高技术、精装备的生产体系,集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系统管理于一体。该植物工厂总占地面积约为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包括栽培室、育苗室、操作室、设备间和参观走廊等多个功能区域。
重庆日报记者在栽培室看到,一层层蔬菜好像长在半空中,浓浓的绿意透过无色玻璃迎面袭来。
“这些栽培室都是全封闭的,为确保种植环境无菌无尘,工作人员必须穿上无菌套装、戴上口罩,经过风淋设备除尘杀菌之后才能进入。”植物工厂负责人彭祖刚介绍,和自然环境不同,这里生长的蔬菜不会受到疾风骤雨等极端天气的影响,更不需要担心的虫害问题。而且,立体无土栽培技术,相对于大棚方式种植,更加保证了蔬菜的“绿色”特征。
为了给封闭空间中的蔬菜提供养分和光照等重要生长条件,植物工厂使用了智能化的LED植物光照技术,以及智能灌溉系统。
在栽培室的立体式栽培架上,一排排整齐的LED灯可以模拟出太阳的红光与蓝光,让植物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并根据植物生长周期的不同自动调节光源、光亮。
而智能灌溉系统可以将水和营养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再通过栽培架上的管道进行循环供给,使植物在每个生长阶段都能吸收到充足的营养,这也让植物的生长周期缩短了近三分之一,而且一年四季都可栽植。
目前,该植物工厂1000平方米的栽培空间每天可产出近600株植物,已产出奶油生菜、红甜菜、田七等7种蔬菜和中药材。由于是立体栽植且密度较大,因此,同等用地面积情况下,相比自然栽种,蔬菜产量增加五倍以上。
“因为蔬菜是批量产出,我们的效益还是很可观。”彭祖刚说,这种蔬菜不是按斤售卖,而是论棵销售,一棵蔬菜的最高售价可达到近20元,均价约15元,主要供给高端连锁超市和个人,现已进入重庆、陕西、上海以及北京等地的高端连锁超市,预计年产值300万元。
智能化是提质增效的“助推器”
记者手记
随着大数据智能化潮流兴起,大数据智能化正在越来越快地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并不断地孕育着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潼南区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坚定地推进用大数据智能化为农业赋能,现在不仅有智能化的植物工厂,还有大量无人植保机等智能化装备,以及潼南农业大数据平台等。大数据智能化成果广泛应用于潼南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过程,加快了潼南农业转型升级步伐,推进潼南成为全市现代农业的“排头兵”。
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各地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难得机遇,加快大数据智能化的发展,不仅要引入大数据智能化产业,也要运用好大数据智能化成果,真正使其成为产业提质增效的“助推器”,为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