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要闻总第546期 >2019-08-21编印

黎文华的三次搬家
刊发日期:2019-08-2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桂林街道双坝社区,农家小洋楼鳞次栉比。

  ▲桂林街道双坝社区,农家小洋楼鳞次栉比。

小青瓦房。

小青瓦房。

黎文华家现在的住房。

黎文华家现在的住房。


  

全媒体记者熊潋
  建国70年来,我区农村住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土坯房到小青瓦房,从普通一楼一底的楼房到小洋房,从阴暗、潮湿、狭窄到明亮、干净、宽敞,日益现代化、舒适化和人性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小故事反映大时代,小人物诠释大背景。桂林街道双坝社区14社农民黎文华,70年来住房3次变迁,就是我区农村住房建设与发展的一个缩影。
  “吃穿不愁,住着小洋楼,出行有摩托、小汽车,还经常出去旅游,这些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老百姓现在的生活太幸福了!”8月19日,黎文华带着记者在双坝社区边走边看,64岁的他谈起现在的好日子,一路上“哈哈”笑个不停。

第一次:搬进小青瓦房

  黎文华出生于1955年,家里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他在弟兄姊妹中排行“老幺”。
  黎文华告诉记者,他的父亲30多岁时,就在外因故去世。母亲至此再未婚嫁,将4个子女拉扯长大,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从我有记忆开始,我们家就住在茅草棚里,约三四十个平方米,用芭茅和竹块夹起当墙壁,用茅草盖的房顶。”黎文华回忆说,当时邻居们也多住在土坯房里,大多用谷草、甘蔗叶、麦草等盖的顶。因为墙壁质量差,支撑不了重物,每间屋子都是小小的一间。
  黎文华一家五口,就挤在这样低矮、破旧、狭窄、潮湿的茅草棚中生活。
  1969年,在黎文华14岁时,他家东拼西揍,向亲朋好友借了些钱,拆除了原有的破旧茅草房,修建了小青瓦房。新房有六七十平方米。新建的3间小青瓦房子,面积稍有扩大。修房的钱,都是他们一家五口从牙齿缝里省出来的。那时建房,主要开支是匠人工钱和瓦钱。
  “我们家修的3间小青瓦房,石头和木料都是‘土特产’,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帮工换工出力。亲朋好友帮着打石头、烧瓦,省了瓦钱。给了匠人的几百元工钱后,家里欠的债,我们家攒了好几年才还清。”黎文华算起陈年旧账。
  “我14岁了还在读小学混日子。当时觉得读书没什么用,这么大了还在读小学,也不好意思读了,索性就辍学了。”黎文华回忆起往事。
  进入七十年代,农村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村民口粮有了一定保障,但离吃饱还有差距。市面上的物资日益丰富,家庭成员年底勉强能够穿上一套新衣服。
  后来,乡村公路修到了村里,泥结石的质量不太好。路通了,村民们也和黎文华家一样,陆续拆掉茅草房建起了小青瓦房。
  但是小青瓦房里的家具普遍简陋,住了几年后,瓦片风化,上面落了树叶灰尘等,一吹风,屋内的灰尘扑簌簌往下落,遇到刮风下雨天,很容易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下大雨的时候,因为瓦房漏雨,我们家就会用大桶小桶、盆盆罐罐来接雨水。”黎文华说,小青瓦房由于自身的缺陷,逐渐不再受到农民青睐。

第二次:搬进楼房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祖国大地,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民收入大幅增长。
  “那一年我23岁,政策放开了,只要肯干就能挣到钱。”黎文华回忆道,1981年,土地承包到户,当年全村9成家庭实现了自给自足。这一年,他家5个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喂了猪、鸡、鸭、鹅。年底,家里首次有了余粮,全家收入2000多元,家里有了小额存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落实,充分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温饱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黎文华家种粮、种菜,又养殖了鸡鸭鹅猪,一家人凭着勤劳的双手,摆脱了贫困,日子一天一天好了起来,腰包一年比一年鼓。
  收入增加带来的是居住条件的改善和消费观念的转变。1988年,黎文华家换了宅基地,修起了一楼一底的楼房,约120平方米。收入有了保障,黎文华家从此吃穿不愁,家里先后添置了黑白电视机、电风扇、自行车这些“大件”。
  到了1995年,双坝发展起了蔬菜产业,之后的每一年,黎文华家的收入均比上一年有所增加。他家每人每年均添置几套新衣、鞋帽,家里安装了固定电话,黑白电视机换成了彩电,煮饭用上了高压锅,烧水用上了电热水壶,洗衣用上了洗衣机,洗澡用上了热水器,冰箱摆进了客厅,木椅换成了沙发,棕垫变成了席梦思,出门干农活也用上了农用三轮车代步。

第三次:搬进小洋楼

  2000年后,双坝村民逐渐用上了手机,随时随地无线接听。再后来,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将村道、组道、户道串联,构成一个四通八达的路网。在双坝社区,萝卜、甘蓝、苦瓜等各种反季节蔬菜、时令蔬菜轮番种植,一年种植几季蔬菜,双坝社区一户普通农民,仅种植蔬菜,年纯收入就是二三十万元。
  这期间,双坝社区经过10多年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蔬菜出口到俄罗斯、新加坡、韩国等地,农民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双坝的“小洋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两层、三层、四层……三开间、五开间、别墅……
  2014年,富裕后的黎文华拿出存款50万元,在离老宅基地100米远的地方建小洋楼,一栋三层小洋楼拔地而起,家里添置了空调等新电器,买了新家具。
  2015年,双坝社区进行风貌整治,在村民们的院坝铺上透水砖、房顶盖上琉璃瓦,在墙壁上绘上了图案,在农房周围也栽了花种了草。“现在我住的这幢小洋楼,叫姜家院子。我家套内350多平方米,二楼一底。”黎文华笑容灿烂。
  记者站在黎文华家的阳台上,放眼望去,潼南江北新城高楼林立,尽收眼底。从破败土坯房到小青瓦房,从普通的一楼一底楼房,再到三层楼小洋房,黎文华家的住房经历了3次变迁,日子也越过越舒坦。“现在,我在重庆第三建筑公司当保安,每月2500元;妻子和大儿子在双坝社区当清洁工,每人每月有2000元的收入。小儿子和小儿媳2016年结婚,在江北新城买了新房,进了城;女儿则在南京结婚成家。”黎文华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宽敞平整的乡村公路四通八达,整洁悠长的河岸绿树成荫,漂亮精致的农家别墅鳞次栉比;白墙红瓦的小洋楼爬满绿植,蔬菜大棚孕育着琳琅满目的果蔬,村景如画,产业兴旺,桂林街道双坝社区到处呈现出富裕和谐的新农村景象……在这里,农民成为一种受人尊重的职业。
  接下来,黎文华准备把“小洋楼”的顶楼用来做民宿,二楼做住宅,一楼准备做农家乐,更加美好富足的日子指日可待。
  随行的双坝社区党委书记朱席武告诉记者,以前这里到处脏乱差,晚上也是黑漆漆的。现在路修到了家门口,厕所家家屋里有,公路不但硬化了,还装上了路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土坯房”到“小青瓦房”,从“普通楼房”到“小洋楼”,现在双坝社区的农民住房楼上楼下很敞亮,村容村貌大提升,村民干活有劲头,家家户户奔小康。

记者手记
  弹指一挥间,沧海变桑田。桂林街道双坝社区70年来农民住房的变迁,我们从中可以管中窥豹,看到了桂林乃至全区农村住房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盖房子、娶媳妇、生孩子,是农民的大事。最具体可见的,就是住房。70年来,农村住宅的变化远远不止在居住面积上。从“陋室”到“宜居”、从“土坯房”到“小洋楼”、从“穷乡僻壤”到“美丽乡村”,住宅的变化彰显出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农村留下的烙印,也深刻影响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7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当今之中国,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美满,越来越幸福,好日子越来越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