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特别策划总第543期 >2019-08-19编印

傲娇水靴“下岗”记
刊发日期:2019-08-1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七十五岁的老村医韦长文,正在为村民拿药。

▲七十五岁的老村医韦长文,正在为村民拿药。

  ▲这双水靴,曾伴随韦长文踏遍了六角村的山山水水。如今,它静静地待在了储物架的角落里。

  ▲这双水靴,曾伴随韦长文踏遍了六角村的山山水水。如今,它静静地待在了储物架的角落里。

一条条乡村道路如“毛细血管,”将散落在各处的民居连接起来,也将村民的心连接了起来。

一条条乡村道路如“毛细血管,”将散落在各处的民居连接起来,也将村民的心连接了起来。


  

全媒体记者 陈靖
  在田家镇六角村村医韦长文接诊室储物柜的一角,一双水靴静静地躺在那里。
  因为许久没有得到主人的召唤,它被放置在一间储物室,周围布满了灰尘,蜘蛛甚至织好了网,俨然已成为一处被遗忘的角落。
  最让人郁闷的是,2019年入夏以来,6月和7月雨水甚多,至少占去了一多半的时间。本来是天赐良机,但一次次的希望落空,让这双沉默已久的水靴,已经由失望陷入了绝望。

曾经的“朝思暮想”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韦长文刚刚成年,毅然背上“沉重”的药箱,踏上了为村民救死扶伤的道路。
  “这条从医的‘道路’,确实是充满了艰辛。”韦长文称,那时候刚刚建立乡村医疗体系,对医务人员的各种保障和待遇都非常差。辛苦了一年到头,年末和生产队算账,能抹平就不错了。
  另一方面,工作条件非常差,“交通基本靠走”,可不是一句玩笑话。
  全村5平方公里,逾3000人,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公路。村民们交通出行的道路,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973年的秋天,连绵的秋雨,让本就根基不稳的田埂路,更加的泥泞不堪。
  村民何元恒的妻子长期患有肺气肿,是个“老病号”。下午黄昏时分,何元恒气喘吁吁地跑到家里来,请韦长文回家后去一趟,“家里没药了,病人咳嗽得很厉害!”
  出诊回到家,来不及吃饭,韦长文背上刚刚放下的药箱,装上常备药,又立即卷上裤腿,赤脚踏上了出诊的路。
  “最难忘的是经过河边那一段路,我曾经三次摔跤,差点把药箱都丢水里去了!”说起40多年前这些事,韦长文一直摇头,那样又泥泞又湿滑的路,他不知走过多少回。在很多风雨交加的夜晚,借着微弱的火光,他无数次滑倒在路边,但又一次次地站起来,朝着目的地坚定而执着地前行。
  他那时候常常想着,如果能有一双水靴,情况也许就会好很多。
  在绵阳医专学习培训时,韦长文才第一次看到有人穿水靴。鞋底有防滑的凹凸槽,鞋面能防水,冬天不受冻,是当时很多人梦寐以求之物,自然也成了韦长文的“朝思暮想”。
  残酷的现实是,当时根本买不到。即使能买到,也不一定买得起。
  他那时候当乡村医生,兼任生产队统计员,一年补贴12元。一次难得的机会,让他饱餐了一碗美味的鹅肉后,不但用去一年的补贴,还倒欠了4元。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恰逢遭遇连续三年的严重自然灾害,六角村别说硬化路,就是土公路也是一片空白。
  去最近的集镇,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是常事。如果要去一趟县城,弯弯绕绕有40多里地,一个年轻人不停地走,一大早出发,能赶上午饭就算得上“飞毛腿”了。

工作中的“亲密战友”

  时间转眼来到了80年代,中国正迎来第一轮大发展。
  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1980年至2000年,潼南交通发生了巨大变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彼时的六角村,一条从田家场镇出发,通往王家场的五桂路,已经完成了建设。这条路虽然在村里不过2公里长,但已经实现了该村对外公路连接的突破。虽然当时建设等级较低,只是一条泥结碎石路,但路基较为坚硬,很多如拖拉机等农用车辆已经能够通行,村民们到附近的集市赶场,终于不用再走爬坡上坎、荆棘密布的“毛狗路”了。
  交通条件的改善,让每天“用脚丈量土地”的韦长文深有感触。熟悉他的村民都知道,在村办公室旁的小诊所,在韦长文的家里,随时都摆放着一双擦洗得锃亮的水靴,供出诊使用。
  “那时候我四十来岁,身体也不错。路修好了,水靴走路也不打滑了,我服务村民的热情也变得更高了。”韦长文说,他走路比较“费鞋”,一般不到两三年,水靴就得换了。
  每当遇到天晴的时候,韦长文就会把靴子里外刷得干干净净,再放在背阴处风干,害怕强烈的阳光将橡胶晒老化。他的爱人曾打趣道:“你穿的这身衣服,和这张脸,都怕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吧。”
  一双靴子再怎么也要十几元钱。每次掏钱买鞋时的“心痛”感觉,让他坚定了水靴在家的“傲娇”地位。
  1981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让韦长文记忆非常深刻。
  好朋友赖云华,买了全乡第一辆自行车。
  赖云华是乡上的兽医,一个月工资14元。那辆永久牌自行车价值200元,花去了一年多的工资。
  “路越修越好,乡和乡之间都有了公路连接,自行车也有了用武之地。”据韦长文讲,赖云华经常要去县城或者别的镇乡开会,骑着那辆自行车,“绝对比现在的百万豪车还稀罕,回头率还要高。”
  有一次,赖云华有事,请韦长文去替他值班。骑着那辆永久牌自行车穿行在乡间,那种轻快洒脱的感觉,让韦长文一生难忘。

角落里的“历史见证”

  2000年以后,潼南的交通事业,更是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2007年底通车的渝遂高速,让六角村打通了进出重庆、成都等国家中心城市的快速通道。
  经常跑渝遂高速的朋友都知道,从重庆主城出发一路向西,进入潼南区境内,第一个互通口就是潼南东,可以直接通往田家镇。如今,村民生产的农产品,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出现在重庆的交易市场里。
  村里除了县道——五桂路外,每个社之间也修上了公路,交通出行越来越方便。2015年后,潼南区吹响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作为贫困村的六角村,政策的扶持、资金的支持、项目的落实,让六角村道路建设中的一些“毛细血管”不断延伸。
  据村主任钱建明介绍,截至目前,除去2公里长的县道五桂路外,村里近年来还新建了乡村道路12段,共计16公里。“你们沿着这些公路转一圈看看嘛,一半以上的家庭都买了车子。不管是三轮车还是电动车、摩托车,载人载货都方便了不少。”钱建明说,在一些“脑瓜子灵活”的家庭,院坝里停着小轿车也不是啥稀罕事。
  韦长文的村卫生室经过整修后,增添了更多药品和服务项目。随着农村合作医疗的普及和发展,村民们的卫生意识越来越强,有点风寒感冒也不会心疼钱,久拖不治了。
  脱去了较为沉重的水靴,走在水泥浇筑成的硬化公路上,匆匆的脚步更加的轻快。由于通往村民住处的便道普及率越来越高,再也不用担心雨水打湿鞋底、泥土弄脏鞋面了。
  虽然许久未用,但由于多年的感情和习惯,韦长文依然将水靴放在了屋子一角,他觉得,这样干起工作来,更加地安心。
  2019年是实现脱贫攻坚任务的关键之年,来自市委统战部的年轻干部何明受组织委派,担任六角村第一书记,更是将交通建设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举措。
  “经过多方面争取和协调,区交通局已经下达了我们村的道路建设计划,总共5公里的村道,建成后将彻底打通服务村民的‘最后一公里’,助推产业发展和生活质量稳步提高。”何明称,村里通过产业带动,已形成以“扶贫车间”、小龙虾养殖、花椒蜜桃李子种植等特色产业,村民持续增收能力显著增强。通过这5公里的公路硬化指标,将是对现有道路体系的扩展和完善,为实现“户户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70年砥砺前行,70年沧桑巨变!
  昔日的田家镇,由一个毫不起眼的边远农业镇,已经发展成为以农业、工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的经济发展格局。“放眼不久的将来,在对外联通方面,市级重点交通项目——潼荣高速已经基本建成,与田家镇境内设置的渝遂高速高接高互通,将极大促进六角村的经济发展。区级重点交通项目——新产业大道已经完成了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即将正式开工,对来往城区和工业园区(东区)工作和生活的群众来说,无疑又是一大利好。”田家镇党委书记刘红光称,有了便利交通的加持,未来的田家发展不可限量。
  小山村巨变的背后,是潼南区整体交通条件的逐渐优化和完善。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区委区政府相关要求,我区将集中三年时间,全面提速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记者从区交通局获悉,按照区人民政府已制定实施的《重庆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战略行动计划(交通行动计划)潼南区实施方案》,我区交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项目总投资约310亿元,实施内容包括建设小康路1641公里;建设兰渝高铁35公里;实施潼荣高速、合潼安高速、渝遂扩能3条高速公路建设,境内里程152公里;升级改造国省干线203公里,县乡道418公里;实施高速公路互通连接线38.6公里。
  “到2020年,潼南将基本建成‘四高三铁一江一机场’对外大通道和‘五纵七横十五联线’区内干线公路网,村民小组通畅率达到100%,实现镇村社、景区、园区道路全覆盖,铁路、公路、港口、机场交通全联通,与周边6个区县均有高速公路和多条国省干线相连,真正实现‘内畅外联互通’的交通新格局。”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