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熊潋
“琼江水面上的漂浮物没有了,水变清亮了,鱼儿重新回来了。”昨日,太安镇罐坝村70岁的张吉东站在琼江边,看到清澈的江水,满脸笑容。
过去,这条潼南的第二大河流,垃圾漂满水面,臭不可闻。近年来,我区创新治理方式,实施“水岸同治”,严格实行河长制,琼江水系的多条“臭水沟”变得清澈,鱼儿欢游,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通过完善长效机制,最终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目标。
A对标对表推进治理“到点到人”
江河管理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上下游、左右岸、不同行政区域和行业。“河长制”的核心,是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今年以来,我区多次召开全区河长会议,专题研究琼江流域综合整治工作,明确任务书、路线图,对标对表抓责任落实,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潼南区总河长、区委书记曾菁华多次开展巡河活动,督促中央环保督查问题整改落实。对琼江重要节点和水域开展实地巡查,一个一个问题研究,一件一件交办落实。
琼江为涪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四川省乐至县,流经资阳市安岳县、遂宁市安居区、重庆市潼南区,于重庆市铜梁区安居镇汇入涪江。为了早日建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琼江流经的我区镇街加强巡河工作,提升日常管理水平,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为切实加强琼江流域治理保护,确保到2020年琼江水质长期稳定达到III类水标准,我区与四川省遂宁市、资阳市联合签订了《河长制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加强合作,调动各方力量齐抓共管,共同改善琼江水环境质量。
每月下旬,我区与遂宁市、资阳市开展联合巡河,并互通巡查情况,对需协商解决的问题,采取联合交叉巡河和召开协商会等方式共同会诊,共同制定上下游联动治理措施,为流域治理保护搭建了“沟通桥”,形成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联防联控联治的工作合力。
小渡镇的张家沟河,河水流入复兴河,再流入琼江。7月17日,小渡镇人大主席匡世荣带领该镇工作人员,对张家沟河开展巡河。巡查人员沿着河流走向,认真巡查河道环境、河道水质、河道污水排入、两岸垃圾清理等情况,听取沿河村、社区负责人关于河道整治和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汇报。
针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浮萍、树枝树叶、白色漂浮物、两岸垃圾等问题,巡查人员现场责令所在村、社区马上进行整改,要求相关村、社区要切实履职尽责,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保河长制工作落到实处;要强化水源检测,落实污染源排查、防治和监管,提升日常管理水平;要加强河道和岸坡环境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共同保护好水资源、改善水生态环境。
B聚力基础设施“补短板”
区水利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琼江流经我区崇龛、柏梓、太安、田家、塘坝、小渡,再流入铜梁境内。
塘坝河是琼江的支流。近日,记者走进塘坝镇,潺潺的塘坝河穿场镇而过,水质清澈。居民被这美丽河畔所吸引,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或畅谈闲聊,或漫步河边,还有的干脆放起事先准备好的音乐,踏着悠扬的旋律跳起了健身舞。河岸杨柳依依,水清见底,满目葱茏……一种自然之美、和谐之美映入眼帘。
今年塘坝镇积极落实河长制工作任务,对重点河段加强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河岸绿化建设,加强生态清淤与河道、河岸垃圾清除,建立河流保洁长效机制,取得明显成效,赢得场镇居民的一致好评。
实际上,不仅是塘坝河,我区新建琼江流域崇龛、柏梓等场镇污水管网6.1公里,修复破损管网1.3公里,整治污水直排口64处,清掏检查井1400余个,污水处理量每天增加2800吨,污水收集率提升到90%。
以前,由于生活污水直接排入琼江,导致水质持续恶化。为根治污水难题,2010年以来,我区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上投入上亿元资金,引进先进无害化处理技术,强化水质监测管理,全区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善,河水变清了,环境更美了。
走进塘坝污水处理厂,映入眼帘的是干净的环境和正在有序运行的设备。“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2015年,我们投资建设塘坝污水处理厂,建成污水主干管3公里,污水收集率为55%。”塘坝镇党委书记谢子清告诉记者,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将原来的污水散排集中收集,通过处理后再排入河中,塘坝河的水质得到有效改善。
2017年,为满足城镇污水处理需要,塘坝镇扩大污水二、三级管网铺设面,建设污水二、三级管网16公里,建成污水提升泵站3座,场镇污水收集率达85%,日处理废水约1850吨,运行负荷达85%,能完全处理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排放。
塘坝镇只是我区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的一个缩影。到目前为止,我区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1座,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3座,解决了城区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排放;建成场镇污水管网140余公里,建成23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实现了全覆盖,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9400吨,场镇居民日常生活污水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处理后达到国家排放B类标准。
我区还与长江生态环保集团对接合作,策划包装污水管网改造、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设施及河道治理等16个PPP项目,总投资13.5亿元,将于2022年全部实施完成。
“我们还投资362万元,整治琼江流域河道岸线及6座拦河大坝,取缔整治崇龛等4座小水电站,加速水体转换,提高水体质量。”区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说。
C面源治理切断污染“源头”
“以前没装垃圾箱的时候,大家都是把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直接扔在地坝边,有的甚至扔在了河沟、水塘里,把水源污染了不说,一到热天,简直是臭气熏天。”在太安镇韦家村村民张海波看来,通过环境连片整治,现在环境好了,很多村民也不乱丢垃圾、随便倒污水了,环保的意识在越来越多人的心里生根发芽。
当然,像韦家村一样,家门口附近就有垃圾箱,污水也有专门的处理设施,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改善的村还有很多。
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彭绪仁介绍,我区正通过一系列连片整治措施优化农村环境。在强化环境整治上,通过对上争取农村连片整治资金,整合区里各方资源,对22个镇街实施环境综合整治。
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全面核查琼江流域禁养区40户养殖场,已依法关闭搬迁畜禽养殖场32户,其它将于10月底全面关停。
同时,我区依法拆除太安等镇禁养区水产养殖场109户,建成水产养殖尾水设施10处。实施化肥减量增效田间试验6个,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面积2.8万亩,示范区亩均化肥用量减少5—10%,全区化肥使用量同比减少1%,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少1%。
除此之外,我区还扎实开展生猪屠宰企业资格清理审核,关停28家屠宰企业(点),保留城区、柏梓、塘坝、古溪4家作为暂时保供屠宰场,在3个月内选址新建符合环保、规划等要求的标准化屠宰场,达到既治污又保供的目的。
“过去一味追求产业发展,现在要重治理。我们要用刮骨疗伤的方式,宁可少一点收入,也要让无序发展变得规范发展,切断污染‘源头’。”彭绪仁如是说。
D“三清一改”描绘美丽乡村生态
近日,记者走进琼江田家段,几公里沿线的道路上看不到乱扔的垃圾,沿途村民家的门庭院落干净整洁,房前屋后完全看不到往日的脏乱。通过扎实开展“三清一改”,田家镇佛镇村把昔日“脏乱差”的乡村变成“净齐优”。
“环境卫生要靠大家共同爱护,村里变干净了,大家都觉得舒服。”在发放“三清一改”倡议书时,工作人员向村民耐心讲解。
“以前,生活垃圾大家随手乱扔,塑料袋随处可见,白色垃圾到处都是,不仅不美观,还影响环境。”村民李洪明说,在政府的引导和教育下,改变了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陋习。如今,大家自觉地维护公共场所清洁,不乱倒生活污水、不损坏环卫设施,不破坏绿化林带;做到房前屋后清洁整齐、柴禾农具摆放有序、生活垃圾装袋入桶、家禽家畜集中圈养、房屋周边空地种花植树、绿化美化庭院环境。
不仅是田家镇佛镇村,今年,我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全民清洁日”活动,上万余名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清理河岸线陆域垃圾1000余吨。
与此同时,开展琼江岸线绿化行动,新建堤防护岸15公里,退耕还林300亩,复耕复绿5处,完成岸线修复25公里,水生态修复3处。
区环境生态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区实施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太安等6个重点场镇共疏通河道30公里,持续实施“清河一号”行动,添置全自动清漂船15艘,常态化、全覆盖开展琼江流域清漂,打捞水域垃圾6000余吨,让山更清,水更美,让人民群众增加幸福感和获得感。
今年以来,琼江断面水质总体向好,但还不够稳定。针对下一步工作,区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区将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严格执行重庆市第1号总河长令,按照国家和市里有关会议精神,进一步开展琼江岸线绿化行动,实施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强化水质监测,严厉打击河库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行为,由农业农村、水利、生态环境、公安等单位组成联合执法队,加大查处力度,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切实将河库保护好、治理好、管理好,守护好潼南两江碧水、四岸青山,全力打造全域水环境新“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