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总第509期 >2019-07-02编印

潼南太安鱼:经过岁月淬炼的人间风味
刊发日期:2019-07-0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全媒体记者郑三清  
“老板,整五斤太安鱼,我们三个人,花鲢哦!”
  “我们来十斤左右哦。”
  “好的,请到大厅就坐,鱼一会儿就来,味道绝对巴适!”
  近日,记者来到太安镇头滩村迎座鱼庄看到,虽然天上下着小雨,但慕名而来品尝太安鱼的游客仍络绎不绝。身穿白色厨师服的师傅们正忙活着,有的杀鱼,有点择菜,有的拌佐料……
  鱼庄负责人米晓东告诉记者,虽然最近这几天一直在下雨,但几乎每天都是满座。店里一般从上午10点左右就开始忙碌,一直要忙到晚上10点。要是赶上节假日,店里还会临时请人来帮忙。
  上午十点刚过,店里的厨师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因为他们的第一批客人到了。这些慕名而来的游客为的就是吃到太安镇的招牌菜——太安鱼。
  煮太安鱼的师傅,他们的手艺大多是老一辈传承下来的,也有部分是经过正规培训的,这就使他们往往不墨守成规,从宰杀到最后出锅,都相当粗犷率性,从杀鱼到端上餐桌,30分钟就能完成。
  见一桌人正吃得津津有味,记者便上前问道:“请问你们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选择来这里吃太安鱼呢?味道如何?”
  一名戴眼镜的男性食客回答说:“我们是主城过来的,听说潼南的太安鱼很好吃,早就想来试试了。这鱼细嫩爽口,确实不枉此行。”另一名女性食客补充道:“我比较喜欢吃鱼,也经常吃鱼,这太安鱼和其他鱼的煮法和味道截然不同,味道非常好。”

立足地方特色 妙手造就太安鱼

  太安鱼又称“坨坨鱼”,是重庆江湖菜中最著名的菜肴之一。2003年就被评为“中国名菜”,2009年太安鱼烹饪技艺入选重庆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发展至今已“攻占”了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的餐饮酒店,成为流传颇广的一道菜。
  太安鱼由上世纪70年代潼南太安镇琼江沿岸民间首创。潼南是传统的鱼米之乡,太安镇是川渝交通要道,当地群众充分利用独特的山水地理条件和得天独厚的鱼类资源优势,烹饪出色香味俱全的“太安鱼”,让过往的游客和司机为之驻足品尝,随后口口相传,“太安鱼”因此美名远扬。
  据了解,早期的太安鱼是由鳊鱼入菜,味道鲜美,受到很多长途车司机和游客的青睐。随着太安鱼声名远播,鱼的销量随之剧增,而鳊鱼的产量难以满足市场的供应。厨师们便尝试着用其他鱼种代替鳊鱼,于是,当地产量颇丰、极易入味的鲢鱼、鲫鱼、鲤鱼等很快就成了他们的首选。
  那么,麻辣醇鲜、细嫩如豆腐的鱼肉,是怎么做成的呢?
  在迎座鱼庄,记者把师傅们煮鱼的全过程,悉数看在眼里。厨师们将采购回来的大河鱼现杀现做,将鱼剁成块,用盐和红薯粉腌制十分钟左右。随后将猪油和菜油混合在一起的油烧至八成热,通过煎炸锁住鱼的水分。将备好的干辣椒、豆瓣、葱、蒜等佐料同烧热的混合油炒在一起,形成了一锅红亮浓郁的汤汁,把炸好的鱼块放入汤锅中煨煮。随后以干辣椒、豆瓣、葱、蒜及混合油为配料,将传统的“大火豆腐细火鱼”的烹调方法改为“大火煮细火煨”。20多分钟后,撒上小葱、香油,一道红辣喷香的太安鱼便做成了。


加强品牌建设 做好太安鱼美食

  驱车沿省道205线往潼南城区方向行驶,路边大大小小的鱼庄林立,许多鱼庄门口停靠着来自各地的车辆。下午两点左右,鱼庄里依旧人来人往。鱼庄附近的许多鱼塘,不时还有鱼儿跃出水面。
  据了解,目前在太安镇上有20多家“太安鱼”的鱼庄和专营食店,区餐饮住宿行业协会会长闫德明告诉记者,2019年上半年,来太安镇吃鱼的食客大约消耗掉近5万斤鲜鱼,带动了全镇的养鱼产业和从事太安鱼的经营者、从业者,富了一方百姓。
  同时,鱼庄的厨师们也没有安于现状,他们通过食客们的反馈先后研制出鲜、香、麻、辣、酥、嫩、软、糯等各类风味的太安鱼,并立足传统太安鱼用料的10多项工序,结合潼南柠檬的广泛应用和重庆本地的吃辣习惯,特别研制了“柠檬味”和“麻辣味”两种全新的太安鱼调料,以满足各种食客的需求。如今,太安鱼调料和太安鱼品牌在社会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潼南佳食美肴数不胜数。我们通过定期举办太安鱼烹调比赛、‘十八道特色名优菜’评选、美食论坛等活动,实现从单一菜肴品尝到美食文化的进阶,从美食制作学习、美食品尝、美食文化体验等方面实现太安鱼美食的全方位提升。”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积极指导区餐饮住宿行业协会继续挖掘潼南地方特色美食,弘扬传统餐饮文化,培育特色餐饮品牌,开发富有潼南特色的餐饮文化,扩大潼南美食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