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祥云制作二胡。
特约记者 李代良
但凡喜欢二胡的人都知道,要想拉出一首悦耳动听的曲子,除了要有高超娴熟的演奏技巧之外,还要拥有一把音色优美、制作考究的二胡。
而在一般人看来,精美的二胡都是诸如上海民族乐器厂等国家大型厂家生产的。一般的人要想凭一张蟒皮、几块木板制作成一把像模像样的二胡,那是几乎不大可能的天方夜谭。
然而原潼南康乐中学退休教师丁祥云,却把这个“不可能”的挑战变成了誉满巴蜀的现实。他坚定的信心,执着的追求,用满满的余热谱写出了“二胡牛人”的传奇故事。
一把烂二胡萌生一个“奇葩”想法
一个细雨霏霏的上午,笔者慕名采访了这位民间二胡制作大师。当时,丁祥云手拿游标卡尺,正在工作室里测量一把红木二胡琴筒的内径。墙上挂着42把已经做好的成品二胡,地上还有25把半成品。工作间堆满了蟒皮、红木、小叶紫檀等材料。看见笔者来访,老丁赶紧让座,并向笔者讲述了他退而不休、自己动手制作二胡的故事。
“我是1946年5月出生的,老家在柏梓镇黎家村2社。1962年初中毕业,我先后在当时的康乐小学、康乐中学教过书,直到1996年才光荣退休。”丁祥云说。
“刚刚退休那段时间我感到特别无聊,总想找点什么事来打发自己的晚年。一天,我突然想起,我上学的时候拉过二胡。一位朋友曾经送了一把二胡给我,我何不把它找来拉拉歌曲,到广场去跟那些唱歌跳舞的大爷大妈凑凑热闹呢!哪知找来一看,那把二胡早已散架,琴筒破成了三块。我心疼木了,赶忙拿到永川一家乐器店去修理,结果令我很失望。因为修好的琴筒木板很不齐整,蟒皮绷得也不紧,拉出的声音跟抱鸡母叫一样,一点美感都没有。就这,修理店还收了我100元修理费呢!”谈到这里,丁祥云直摇脑袋,一脸很不满意的表情。
“回到家里我就想,二胡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啊!我们的国粹必须发扬光大,世代传承。而在潼南、重庆乃至全国,喜欢二胡这个民族乐器的人却很普遍。他们不仅需要一把价格适中、制作精美的二胡,还需要一个可以随时修理二胡的‘医生’。我何不另辟蹊径,学做二胡,开办一家制作、修理二胡的工厂呢?”
他的这个“奇葩”想法一说出来,就遭到全家人的反对。“你一没有材料,二没有技术,甚至连制作二胡需要什么东西都没搞醒豁,空起个脑壳能够制作二胡吗?”他老伴和儿子对此产生怀疑。总之一句话,丁祥云的这个想法很“奇葩”,一家人都给他泼冷水。
但是丁祥云没管那么多。他说“天底下的第一把二胡不是人做出来的吗?我就不信这个邪!”他要义无反顾往前走。
三万元蟒皮换来一把新二胡
丁祥云一边收集制作二胡的技术资料,一边到云南西双版纳、海南蟒蛇养殖场购买蟒皮,同时又到山东枣庄、郾城,江苏无锡、福建莆田等地购买红木、小叶紫檀,一口气购买了1万多块钱的材料。无奈不懂技术,尝试了无数次都没能做成一把拿得出手的二胡来。
“2009年,我原本想到苏州民族乐器厂去无偿打工,心想利用这个机会偷偷学点制作二胡的技术,哪晓得厂家不愿接纳我。实在没有办法,我就以4800元钱的零售价,买了一把二胡演奏家宋飞签名的二胡后;又以4500元钱的零售价,买了一把‘二胡皇后’于红梅签名的二胡。回来之后,我把于红梅签名那把二胡完全拆开,然后用千分尺对蟒皮的厚薄、琴筒的尺寸、琴杆的长短、琴轴的粗细,以及其他材料的密度等8个部件22个部位进行了仔细认真的测量,获得了100多个科学准确的数据,终于掌握了制作二胡的第一手资料。接着,我就依葫芦画瓢,试验了3个多月,试坏了3万多块钱的蟒皮,终于制作出了第一把二胡。永川区二胡协会理事黄虎拉了之后认为,这把二胡音色纯正,穿透力强,即便拉到第四把音色也很响亮,堪称一把不可多得的演奏二胡,欣然开出4800元的高价买了去。”谈起制作二胡的成功,丁祥云眉飞色舞,脸都笑成了一朵花。
接下来,丁祥云干脆买来电钻、机床和切割机,开办了一个家庭二胡作坊,一口气制作了几十把高中低三个档次的二胡,其中一把印度小叶檀二胡档次最高,重庆市民族乐团的一位演奏家拉了之后爱不释手,当即以38000元的高价买走。
据介绍,丁祥云还给潼南二胡好手陈平制作了一把“二泉琴”,修理了一把摔破蟒皮的演奏二胡,给潼南戏剧协会琴师刘成武制作了一把演奏二胡,还给二胡新秀陈烈制作了一把。截至目前,丁祥云已手工生产了56把,维修了42把。现在,丁祥云已经成了名噪渝西的民间二胡制作高手。
三个“敢”字使他成为制琴牛人
问起成功制作二胡的秘诀,丁祥云略思片刻说是“三敢”。
“一要敢闯。”丁祥云说,“在我看来,工作退休思想不能退休。退休之后应有新的追求。一旦认准的路,就要坚定不移走下去。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嘛!爱拼才会赢。这样的例子俯首皆拾。”
“二要敢试。二胡是靠音质说话的。而音质的好孬,又取决于蟒皮的质量。蟒蛇越大,蟒皮的韧性越好。蟒蛇肛门到蟒蛇头部1300厘米之内的蟒皮制作的二胡音色最好,最有穿透力。制作二胡的木料最好用红木和紫檀木。因为这样的木料坚硬,不易变形开裂。琴杆、琴筒误差毫厘都不行。蟒皮厚了声音发闷,薄了声音发噪,处理不好要遭虫蛀。这些都要尊重科学,反复去试。怕困难,不敢试,想走捷径,那是绝对搞不出像样一点的名堂来的。”
“三要敢冒。干什么事情都有风险。二胡的科技含量很高。弄得不好就会鸡飞蛋打一场空。说实话,把这么多退休金拿去搞试验,我是冒了很大风险的。幸好我‘冒’成功了,不然,老婆子非把我煮起吃了不可,哈哈哈哈……”
这些天,丁祥云正在忙着装修一个门市。他说他已经72岁了。他要在有生之年制作更多的二胡,维修更多的二胡。他要让二胡这个民族乐器的瑰宝在巴渝大地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