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吉友养殖的蜜蜂。
共同劳动,共同致富。
全媒体记者杨红艳印茜
顺着天台山的山路盘旋而上,湿润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推开老薛家的院门,更是让人眼前一亮:院内花团锦簇、枝叶繁茂,蜂箱旁的些许蜜蜂嗡嗡作响,似乎在奏着一曲和谐的乐章,池塘内碧水缭绕,独有小岛,立鸡鸭三两,池塘外绿荫环绕,树上果实累累,树下老人乘凉。
这位树荫下乘凉的老人便是薛吉友的母亲,她笑盈盈地告诉记者:“你们眼前的这30多箱蜜蜂,还有这一百多亩核桃和黄精,都是我儿子薛吉友发展起来的产业。”正是因为有了党的好政策,才让她儿子能够在家发展产业,摘掉了贫困帽子,过上了好日子。
发展产业拔穷根
不远处突然传来的说话声打断了记者和薛吉友母亲的谈话,“您放心,这次您要的100株黄精苗明天就可以来取货,品质还是和以前一样,好得没话说!”原来,这是薛吉友在忙着招呼前来购买黄精苗的老乡,之所以说话音量大了些,是因为他是一位听力障碍者,属于因病致贫的典型。可如今,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眼前的这些产业居然是昔日的一位建卡贫困户发展起来的。
“以前我在外地打工,一个月的工资除去食宿和娃娃上学,所剩无几,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因为回家的路费太贵了,来回一趟不划算。”老薛回忆说,“那个时候能够陪伴在老人和孩子身边的时间太少了,都在忙着打工挣钱,可是到头来发现,也没有挣到多少钱”。
为了生活苦于奔波,疏远了家人,远离了家乡,这是老薛一直耿耿于怀的心事儿。于是,在2010年,他终于决定返乡,回到卧佛镇天台村,开始新的拼闯。
“刚刚回来的时候比较迷茫,不知道要做点什么,就到处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最开始投资了800元做黄精,也一直碰壁,资金和技术都是最困扰的难题。”老薛说道,“不过幸运的是我遇上了好时机和好政策,村上了解到我的情况后,主动对口帮扶,帮我解决了5万元的小额贷款,请来专家教我种养殖技术,帮我修建起2000多米的产业便道。如今有了收成,还帮我联系销路,每个月的公益性岗位也可以增加一千多元的收入,我对现在的生活状态非常满意!”。
搭建共同富裕桥
自己在好政策的帮助下摘掉了贫困帽,今后我要带领乡亲们一起脱贫增收,把村上的特色产业发展起来。“我们村有了产业支撑,大伙儿增收致富就有了盼头。”薛吉友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每到农忙时,老薛的地里都是工人除草、修剪、采摘的忙碌身影,这样一来,就解决了村里30多个工人的劳动就业问题,曾经的建卡贫困户老薛也摇身一变,成了“薛老板”。
“以前产业发展得少,所有流程都是自己动手全部弄完,现在不一样了,除了50多亩核桃和50多亩黄精以外,加上养蜜蜂、卖蜂蜜的收入,全年产业收入保守估计在30万左右。”老薛说到这儿,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格外灿烂,“所以说忙不过来的时候,就会让村里还有周边镇村的一些贫困户过来做工增加收入。你看,那边那个穿着蓝衣服黑外套正在修剪枝叶的工人叫王永安,我这儿刚开始需要人手的时候就在这里做工了。”老薛口中的王永安估摸着50来岁的样子,正拿着枝剪在黄精地里专心致志地和其他工人一起修剪枝叶,一丝不苟的样子让他丝毫没有注意我们已经来到了他的身边。(紧转3版) (紧接1版)“我家就是这附近的,过来也方便,农忙的时候老薛跟我们知会一声,我们就过来做工,既能照顾到家里娃娃,也能增加点收入,一天能挣60多块钱,还要管一顿饭,大家肯定都愿意来噻。‘薛老板’也准时准点的给我们发工资,从不拖欠,所以我一直都在这里做,也算个‘老员工’了。”王永安一边修剪枝叶一边告诉记者。
据了解,老薛发展起来的产业除了给附近贫困户提供劳动岗位以外,也让一些村民看到了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希望,时常上门向他请教技术的人更是不在少数,热情的老薛也会毫无保留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产业和种养殖技术。
“我希望有更多的贫困户能够发展起自己的产业,因为我自己也是从一无所知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知道其中的不容易,所以我就把自己现有的经验告诉其他想发展产业的人,把我享受到的好政策成果也分享给大家。”薛吉友说道,“下一步,我准备把种植规模再扩大十几亩,因为枇杷喜阳,黄精喜阴,所以我准备选择枇杷、李子和黄精套种的模式来进行种植。我还要向更精更尖的种养殖技术看齐,把产业发展得更好,带动更多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一起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