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近距离参观老物件。
全媒体记者周杭
“阿姨,这是做什么用的?”“这是我们以前耕地用的农具——犁,还有这个是磨面用的石磨,这些物件现在都被机器取代了……”日前,一群小学生走进塘坝镇天印村乡情馆,一下子就被馆藏的一件件老物件所吸引,他们十分好奇,争先恐后地问个不停,该馆工作人员边热情接待边向他们讲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很多曾经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非常实用的工具和物品,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但这些老物件,却保留了几代人的记忆。在塘坝镇天印村就专门建立了一个乡情馆,将以前的一些老物件集中起来进行展示,拾取乡亲们的点滴回忆。
逾百年的藏品
走进天印村乡情馆,一个由青瓦木墙组成的三围院子,就出现在了大家的眼前。略显古朴的外表让它本身就成为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老式建筑。“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乡情馆,它源于100多年前修建的碉楼院子。”据天印村乡情馆解说员刘练介绍,该馆在保留原貌的基础上,把它加以修复,历时8个多月,总建筑面1200平方米,还集成了厢房、陈列室、堂屋等多个功能性房间。
在建筑的内部,陈列着一系列老旧的生产用品和生活用具。除了煤油灯、鼓风机、犁铧等物品外,还收藏了水车、石磨以及织布机等年份更“老”的旧式生产生活用具。在100余件藏品中,最长的老物件年份甚至可以追溯到100年前。记者注意到,其中的一张木床,有着较为精致的雕花设计,暗沉泛黄的的木质结构,显示出它并不“年轻”。“这大概是这里面‘活’得最久的东西了。”刘练告诉记者,别看它只是一张床,它的设计还是比较舒适的,有脚踏板、围帐设计,还有较为美观的木质雕花,睡觉还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体现年代感,在乡情馆中央的“堂屋”里,还挂上了一幅幅老旧的印有彩色人物肖像的日历和壁画。“除了这些物品,我们还在一侧设置了图书阅览室。其中,还收纳了一些新老书籍和画册等图书,可供村民和游客们阅读体验。”刘练说。
留住浓浓乡情
乡情馆保留着年代印记的陈列品,大多来自当地村民们的捐赠。虽然就在家门口,但看着这些陌生而又熟悉的老物件,却也勾起了不少村民的回忆与乡愁。“这是大家的回忆,我以后还要跟后人讲这些故事。”参观了大部分的房间后,年已7旬的天印村村民王维生十分感慨地说,从我们以前犁田的经历来看,都是体力活很幸苦,而现在都是用机器耕地了。
“这个我见过,以前我父亲还用它背过我呢,简直就是一个木制的背娃神器!”第一次来乡情馆的天印村村民张洪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十分新奇,她说:“这些物件有的见过,也有很多东西是听前辈讲过,自己却没有实际接触到。”她认为,这些老物品都很有意义,通过亲身体验,也感受到老一辈生活的真实片段,非常亲切、朴素。
据当地有关负责人介绍,乡情馆的作用其实是对农耕文化的一种还原与继承,它体现和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如何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的农耕文化,也将成为当地一项重要课题。
“下一步,我们村将结合乡村振兴,把整个乡情馆的建设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继续完善四合院建设和乡情馆文化长廊打造,让游客有一个更好、更深刻的乡情文化体验。”天印村村委会副主任何长平说。
记者手记
记住乡愁 传承乡风
记住乡愁、传承乡风,既是文化工程又是惠民工程。每座城市都有独一无二的文化记忆,这是永远也无法割舍的乡愁。曾经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会珍藏着成长中带着故事的老物件。每一个物件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也珍藏着一个难忘的回忆。
而在农村,随着时代变迁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我国的农业生产早已从简单落后的手工耕作跨入到机械化作业,那些祖祖辈辈用过的独轮车、打谷机、风车、犁田耙子、纺纱机、刨子、蓑衣、斗篷、斗笠等生活生产用具都渐渐成了过去,人们不再使用,也没有制作这些东西的能工巧匠了。但是,这些不再使用的器具就跟其它文物一样,也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凝结着先人的智慧,应该永远留在历史的长河中。
了解过去才能忆苦思甜,饮水思源才能学会感恩,凝聚人心才能继续奋进。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老物件正在流失,老物件的保护和展示,更显得十分有人文价值。作为农耕文化的一部分,天印村的乡情馆只是一个缩影,它们更直观地展现了历史变迁,给更多人有一个记住乡愁、留住乡情的地方,也为子孙后代尤其是在外打拼的年轻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