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特别策划总第453期 >2019-04-09编印

崇龛葫芦坝文旅综合体:
匠心传承唐风古韵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刊发日期:2019-04-0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工人正在制作绣球。

工人正在制作绣球。

成品绣球展示。

成品绣球展示。

张志军正向学员教授扎染。

张志军正向学员教授扎染。

扎染成品展示。

扎染成品展示。

成品木艺展示。

成品木艺展示。

手工艺品展示。

手工艺品展示。


  

全媒体记者印茜
  日有蝉鸣,夜闻蛙声,院落里三五闲散鸡鸭,干净平整的青石板路,路过小院旁能嗅到院墙里探出来的花香,还有伸手可摘的果子……嘈杂繁忙的都市生活,让大众对乡村生活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崇龛镇葫芦坝正在打造的文化产业园,便是你理想中的世外桃源,重庆知深文创人高曼谈起对葫芦坝的认识颇有一番感慨:这里不仅有理想中的小美好,更有许多文化艺术的执着追求者,散落在村里,他们打理着自己的小院,你来或不来,他们都在做着自己的事,如果你来也只是小食堂加双筷子,像来了个亲戚带你去别家小院坐坐,晚上赏月小酌。你若不来,他们依然每天做做手工,弹弹琴,老茶馆里聊着人生,享受着村间的一份闲适与安逸。
  在乡村振兴的政策利好环境下,旅游的内涵扩展成多样化、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城市微度假、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全域旅游等话题力图深挖文旅产业的本质和内核,且以前瞻视角重置文旅产业创新新模式,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逐步构建文旅大消费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持续为民增收。近年来,崇龛镇着力打造葫芦坝文旅综合体,将传统手工艺产业化,进行绣球、扎染、木艺、陶艺、皮具、布艺等多类手工艺的培训及生产,团队将设计与传统手工艺相结合,在葫芦坝形成设计—培训—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运营,持续培养手工艺人才,解决地方贫困、残疾及留守人员就业,在留住非遗文化的同时也助力困难群众脱贫增收。

手工技艺 匠心传承

  文创产业充满奇思妙想,旅游产业包罗万象。文化创意产业主要以产品的形式体现在旅游业循环系统中,旅游业的稳定发展也离不开文创产业的补给,文创产业的设计思路、设计风格和产品影响着旅游业发展。
  绣球是传承千年的指尖艺术、扎染和木艺也是独具匠心的手工艺。张志军是云南大理白族人,也是扎染的非遗传承人,他和扎染之间,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情愫。
  由于张志军是土生土长的云南大理人,所以从小就接触扎染工艺品,扎染对他来说早就习以为常,并无其他特别之处。
  “直到大二,班级组织了大理民俗文化采风,与平日不同的是我带着别样心情和采风任务回乡了。在这里我查阅资料,寻访老人,把我儿时走过玩过的路再走了一遍,经过这次采风我才慢慢明白,扎染如此受欢迎,是由于它特有的有别于其它染织物的个性。”张志军说道,它朴素自然,蓝地上的白花清雅脱俗,毫不张扬,符合人的情致,贴近人的生活,充满人性色彩,是由人民勤劳、质朴、纯洁和乐观热情的美好品格合成的。
  一回到学校,张志军就积极筹备做蓝染工作室,一件事情如果当作爱好很简单,但如果升级到事业,性质便截然不同。如何在兼顾学业的同时学好老技艺?如何将远隔千里的一门技艺带到另一座城市?如何选取原材料?一切的一切都得靠自己来,虽然时有困难,但终究一一克服,走上了省吃俭用的拜师学艺道路。
  悄然间,扎染这种在大理这片神奇土地上滋养生长的古老技艺,已在山城重庆这座同样被历史长河垂青的城市落地、生根、发芽,续写不朽传奇。张志军的“衣零源”蓝染工作室也在一天天成长壮大,在山城为“衣零源”找到一座同大理一样安静祥和同时又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镇——潼南崇龛,在这里,有扎染小院为他的蓝染艺术续写新的篇章。
  走进崇龛镇葫芦坝的扎染小院,四周绿竹环绕,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墙上古风字体的“染坊”二字格外吸引眼球,推开门,竹香和染想扑鼻而来,墙上悬挂着精美图案的丝巾布品,正是用天然的植物染料制作而成。这些布通过扎染技法,使面料富于变化,既有朴实浑厚的原始美,又有变换流动的现代美。
  “你看,这里就是我们染布的染坊,这个纯天然染料是我从大理带过来的,染料以板蓝根、蓝靛为主,与化学染料相比,其色泽自然,褪变较慢,不伤布料,经久耐用,穿着比较舒适,不会对人体皮肤产生不良刺激。克服了现代化学染料有害人体健康的副作用,扎染在人们心目中已成为特殊的文化象征和民族传统艺术的标徽。”张志军一边开始染布一边说,自己首先要把植物染这一古老的手艺传承下来,这是自己的责任,也是使命。要把这个非遗文化带到葫芦坝上,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并参与进来,再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做到家家有染坊、户户有染缸,带动更多的乡亲们致富。
  无论是扎染还是绣球、木艺等手工艺,葫芦坝的传统手工艺项目致力于培养及吸纳文创产品设计人才,深度挖掘地方文化,将文创设计应用于地方文旅产品开发、农副产品包装、企业产品定制及对其他单位提供相关设计服务,并吸引更多大学生及年轻人回乡创业、就业。

产业量化 助力增收

  “崇龛镇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就采取了‘4+2’的模式,即‘文化+产业’、‘文化+旅游’、‘文化+研学’、‘文化+康养’,加唐宋文化、太极文化。结合发展文化旅游、民俗节庆活动等开展生产性保护,促其良性发展,营造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环境。”崇龛镇相关负责人说。
  葫芦坝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唐朝文化为基础,用染坊小院、木工坊小院、陶艺小院、绣坊小院、小酒馆、老茶馆、书院、小剧场、农牧等,着力呈现一种“唐风”古韵。培训传习基地、各类手工艺培训都将在这里蓬勃发展起来,使得当地贫困户脱贫有方子、增收有路子。
  据了解,手工艺培训分为三个类别,即生产型、技能型和体验型。
  “我们培训地方为待就业、留守、残疾及贫困人员提供学习手工技能的平台,将他们做好的成品回收及统一销售,形成手工艺产品“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运营,通过产业来带动地方就业及经济发展。”手工艺产品负责人王立夫介绍道。
  在崇龛镇,许多留守的妇女因照顾家庭而不能外出务工,手工艺培训让她们看到了增收的希望。通过学习绣球、木艺、扎染等,她们可以把自己做好的商品统一经销出去,在学好一门技能的同时,还为家里减轻了生活负担。
  “我是去年开始在这儿学习绣球的,这个很好上手,老师教得也很细心,学起来很有意思,如今我也可以指点一下刚学习的姐妹们了,做这个手工艺不仅能照顾家里娃娃,还增加家庭的收入。”汪雪莲一边绕线一边高兴地说道。
  手工艺产业化,促进增收的力度可不容小觑。据了解,绣球是根据不同的花型、大小、难易程度来决定卖出的不同价格,对签约的村民保证每月最低有2000元收入。把做好的成品收购起来由指定公司统一销售,让村民只管专心做手工,为大家解决没有销路的后顾之忧。
  “我们的技能型就是针对想深入掌握一类手工技能或学习后自主创业的学员,基地提供短长期课程培训,不断引进新项目,形成全国手工艺技能培训及技能比赛代表性园区。”王立夫继续向记者介绍说,体验型是为日常游客、研学、亲子游等提供手工体验课程服务,体验项目重在了解传统手工艺文化及娱乐,增加旅游客户粘性。让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魅力,以改变传统的被动式旅游经营方式,使游客在旅游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使非遗文化变成可观赏、可体验、可购买,集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新型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