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总第452期 >2019-04-08编印

莫让“陪餐制”流于形式
刊发日期:2019-04-0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萧寒
  4月1日,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正式实施。这是根据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卫健委联合印发的规定,要求中小学、幼儿园每餐均应由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守护校园“舌尖上的安全”,牵动人心。人们也一直期待能够从制度层面,对校园食品质量安全进行规范管理。从这个意义讲,推出“陪餐制”,有利于形成近距离监督,及时发现校园用餐可能出现的问题。
  不过,对“陪餐制”也要警惕流于形式。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2年,教育部等15个部门也曾推出过类似文件,要求学校负责人陪餐。很多学校也早已执行“陪餐制”,但校园食品安全事故还是一次次刺痛人心。这说明,如果“陪餐制”仅停留在捆绑思维层面,就很容易流于形式。
  就像矿长陪下井没能彻底遏制矿难一样,保障校园用餐安全,也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陪餐制”上。试想,如果学校和食堂之间存在的不正当利益关联,校园负责人陪餐很可能是“只陪不监”,无法真正承担有效监督的责任。不论是校园还是社会,保障食品安全,说到底,还是要让法律法规真正发挥作用,在制度执行层面不打折扣,在各个环节加强监督,从食品源头、采购到加工制作等全过程中建立真正有效的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