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特别策划总第459期 >2019-04-17编印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德国林特尔恩市GE文理中学代表团来潼访学纪实
刊发日期:2019-04-1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中德学生参加升旗仪式。

中德学生参加升旗仪式。

德国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德国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中德师生合影留念。

中德师生合影留念。

学习中国传统乐器。

学习中国传统乐器。

品味潼南美食。

品味潼南美食。


  

全媒体记者张艺凡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结束在潼的游学旅程,德国林特尔恩市GE文理中学代表团带着对这座城、这些人的眷恋和不舍踏上归途。4月5日,来自德国林特尔恩市GE文理中学的师生一行来潼开始了为期10天的友好访问。访问期间,德国学生入住中方家庭,与中方同学结伴,走进课堂,参加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和参观交流活动,实地感受潼南教学的独特魅力和六养胜地的风土人情。在短短10天时间里,已经和潼南一中的同学们结下深厚友谊,与潼南这座城市结下不解之缘。

学在一起玩在一起心在一起

  近日,潼南一中一场特殊的升旗仪式拉开了德国GE文理中学交流团在潼南的游学序幕,这群德国小伙子深入课堂教学、融入寄宿家庭,真正当了一把“异国潼南人”。
  为了欢迎来自远方的客人,潼南一中的师生们精心准备了欢迎会,学生们展现出了自己的多才多艺,吹拉弹唱舞,无一不通。不仅如此,文化课上,潼南一中的学生围坐在一起编制中国结,当做礼物送给德国学生,让这份用心的礼物漂洋过海带着一份温暖回到交换生的故乡。
  在英语课堂上,德国学生自告奋勇当起了课堂小老师,他们流利的口语和自信的气质打动了课堂上的每一位同学。“我比较害羞,平时学英语都是哑巴英语。虽然英语也不是德国学生的母语,但是他们敢于尝试、练习,也增强了我的自信心,之后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我也一定会学用结合。”高一2班小张同学开心地说。
  德国作为足球文化渊源甚深的国家,以球会友无疑是最快拉近学生距离的方式。潼南一中的操场上,中方和德方的学生来了一场足球友谊赛。在操场驰骋的是青春,抛洒的是汗水,留下的是情谊,双方都拿出最强劲的势头,拼抢激烈。
  在游学的最后一天,代表团来到潼南职教中心,感受职业教育的艺术教学课堂,和同学们一起捏橡皮泥塑,学习舞蹈,互相交换职业教学模式亮点。职业教育一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一个萝卜一个坑,量身打造专业人才,德国作为一个老牌工业强国,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这次来到潼南职教中心,就是将他们成熟的育人办学模式分享给大家。
  “我们希望以此次交流活动为契机,学习借鉴德国朋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行之有效的学校管理模式和育人模式,同时身为东道主,我们也要当好中华文明传播的友好使者。交流汇聚智慧,合作促进发展,通过两校的友好交流,我们将增进理解,增强互信,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化和国际化的优秀人才。”区教委副主任杨宇表示。
  在快乐中学习,也要在生活中学习,在潼期间,德国代表团的小伙们住在一中同学的家中,体验潼南学生的真实生活。“你饿不饿?”这是属于德国学生最深切的疑惑,为什么中国的爸爸妈妈似乎永远觉得自己是饿的,一天三餐、零食糕点,总是倾囊而赠。这些最质朴的父母虽然没有语言沟通的桥梁却有真心互传的情谊。不仅平时对德国学生无微不至地照顾,寄宿家庭更是在周末各出奇招。
  正逢清明时节,寄宿家庭们带着德国GE文理中学的学生们出门踏青郊游,参加祭祖活动、学习中国棋牌、背三字经,学汉字说汉语、户外烧烤,还包了迎客的饺子,让每个德国学生都参与进来,感受到潼南人的热情好客。在各自结对家庭的悉心接待下,德方学生领略到了属于潼南这座六养之城的特有魅力。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潼南了,感觉比去年来的时候更美丽了,天也更蓝了,我很喜欢潼南人的好客和热情,也期待在这次的访学中能更多感受中国的文化,认识新的朋友。”来自GE文理中学的Dietrichs Rocco告诉记者,因为他很喜欢潼南,所以这次也毫不犹豫选择了来潼南游学。

触摸发展脉络遍访潼城美景

  春宿潼城惹人醉最是人间四月天。在短短几天时间内,代表团一行穿梭于潼南的大街小巷,吃着当地的美食,体会着古色古香的韵味,感受一座富有朝气城市的发展脉络。
  风景的变换让人应接不暇,温馨的回忆不断累积,代表团一行首先来到双江古镇来了一场“穿越之旅”。踩着历史足迹,梦回古韵双江,特色庭院星罗棋布,精美的雕花跃于古色古香的墙壁之上,飞檐翘角、庭院深深的清代民居精美绝伦,四方天井透出一抹天空的蔚蓝,吆喝的小贩声穿梭于时代的长廊中,双江古镇这个传承巴韵蜀风的历史古街静待德国朋友的到访,让他们浸润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感受文化互撞互融的交流过程。
  大家首先来到四知堂,听解说员讲解四知堂中的沧桑岁月和清白传家的家风家训,抚一把古琴,练几笔汉字,大家沉浸在中华文化的快乐中。随后,大家来到了杨氏民居。杨氏民居作为我国优秀古建筑遗产和清代民宅建筑艺术的珍品,被誉为重庆的建筑“奇葩”、双江的“大观园”。是目前我国西南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具规模、最具特色的清代民居建筑之一,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民族的瑰宝”。大家在宁静的古宅中感受到中国匠人的心灵手巧,游览让人叹为观止的雕栏画栋。
  潼南山水养人,潼南风光留人。在杨闇公故居,这一群童心未泯的德国小伙们,围着门口一棵古树研究起来,当得知这棵年纪比他们还大的树依旧要开花结果的时候,他们都激动地表示,在柚子树结果的时节,还要再来潼南,一圆他们心中的期待。
  轻轻扣响了历史的大门后,又马不停蹄地追赶春天的脚步,在行程最后几天,代表团先后来到崇龛镇、柏梓镇,感受大自然的馈赠。登上陈抟山,学习陈抟老祖的“睡眠神功”,站在山上俯瞰绿油油的油菜花田。下山后,大家来到万亩柠檬基地,穿梭于散发淡淡清香的柠檬小道上。“这个黄色和蓝色的色彩板是做什么用的?”“柠檬成熟周期有多长?”“一年可以吃几次?”德国学生们一边参观一边询问柠檬相关问题,感受到一颗小小柠檬的大魅力。
  抓住春天的尾巴,感受发展的脉搏。代表团又分别走进驰硕电子有限公司、汇达柠檬科技有限公司,了解两家公司的发展情况,发展成果以及先进的制造设备,并且以练代学,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潼南工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友好城市心手相连

  “我对中国有非常深的感情,我是中国的女婿,拥有一半中国心。”德国林特尔恩市代表团的拉夫·基尔斯坦博士饱含深情地说,他的妻子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潼南人,这里已经相当于他半个家乡,对于妻子故土的牵绊让他一直致力于在中德交流以及潼南和林特尔恩市缔结友好城市上做出积极贡献。
  此次拉夫·基尔斯坦博士来到潼南,也带来了“潼南—林特尔恩”友好合作关系备忘录、潼南一中——德国GE文理中学合作协议两项合作意向,为两地进一步开展合作交流架起友谊之桥,搭建出一个互动合作的平台。
  “德国GE文理中学和潼南一中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两地合作迈向更高的发展平台,期待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潼南和林特尔恩在今年内能缔结为友好城市。随着潼南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互利优质产品远销海外,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水平人才支撑,拉夫·基尔斯坦博士一行的再次到访促进了青年人才之间的交流互动,大力增进了潼南和林特尔恩两地间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为深化中德友好合作增添了新的活力。”副区长刘玉梅表示。
  “再次来潼访问,看到潼南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更加坚定深化两地发展缔结友好合作关系的决心。”拉夫·基尔斯坦博士说,他希望通过这次访问对推进两地的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能够起到重要带动作用,加快双方的合作步伐,谋求共同发展。
  按照备忘录,双方同意在友好互信基础上建立两地友好合作关系,将促进在贸易、工业、物流、会展、创新科技、环保、教育、文化、艺术、体育、旅游、卫生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双方互惠共赢发展。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化,情谊的不断加深,林特尔恩和潼南也将加快缔结友好城市的步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两个城市将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互派人才、资源共享的双赢局面。

记 者 手 记

让文化在不断碰撞中焕发耀眼光芒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文化交流在国家治理和国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华民族以文化自信的气度、海纳百川的胸怀,在交流中吸纳外来、在互鉴中发展自我,形成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创造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而文化交流的频繁发生,标志着中国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谈到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在相互尊重,文化互信的基础上,加大文化、经济、教育、体育、旅游等各方面的相互学习借鉴必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带动交流双方双赢发展。
  潼南以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理念,积极学习德国先进领域的发展经验,也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以强大的自信展现给外国朋友,让文化在不断碰撞中焕发更耀眼的光芒。“西为中用”不代表对自己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改变,而是彰显一种包容大气的大国态度。以中国文化为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让潼南以世界的眼光去筑牢发展基石,用更科学的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