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特别策划总第446期 >2019-03-28编印

张少云:当好百姓健康的忠诚卫士
刊发日期:2019-03-2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为群众介绍中医药品。

为群众介绍中医药品。

坚持带班查房。

坚持带班查房。

廉政文化走廊。

廉政文化走廊。

认真安排工作。

认真安排工作。

仔细管理“百草园。”

仔细管理“百草园。”

悉心照看病人。

悉心照看病人。


  

全媒体记者 吴波
  从乡村个体医生到乡镇卫生院院长,18年来,他先后带领寿桥、花岩、古溪卫生院走出一条条具有镇街医院特色的道路,被评为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先进个人——
  “这几天,早上8点左右就有老百姓在医院等候看病了,所以我们的作息时间要尽快调整,请办公室马上拟定一个通知,要求所有科部从下周起就实行夏季作息时间,让老百姓到了医院就能找到医生。”近日,刚带队查完房的张少云,把医护团队叫到一起,反馈病人病情发展的同时,还针对近期发现病人比医生来得早的情况,拿出了解决方案。
  张少云现任古溪中心卫生院院长,作为医者的他,二十几年如一日,悉心关怀求医者,在多地赢得了良好口碑,而作为院长,他先后带领寿桥、花岩、古溪卫生院走出一条条具有镇街医院特色的道路。

心怀医者初心 扎根乡村医疗

  张少云自幼在农村长大,爷爷、父亲都是村里有名的乡村医生,家里世代的行医氛围,以及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和患者受疾病折磨的痛苦表情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小他在心底就立下远大志向,要扎根乡村,为乡亲们治病,减轻他们的痛苦。
  受爷爷、父亲世代行医的影响,张少云从小就对中医特别感兴趣,打记事开始,他就跟着长辈们学认各种中药,二十出头就已经掌握了丰富的中医知识,并开始跟随父亲行医,学着开处方、配药等。
  1996年初秋的一天,张少云迎来了自己行医生涯中第一位“真正的病人。”“那天,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以前都是配合父亲坐诊,碰巧这天父亲不在家,我一个人在打理诊所。”回忆起第一次独立坐诊,张少云仿佛又回到了20多年前,“那名患者来了以后,直接问父亲在家没有,听说父亲外出了,就想离开等父亲回来后再来抓药。在了解患者的症状后,我初步诊断就是普通感冒,提出自己可以给他治疗,但患者始终不信,再一番苦心劝说后,患者最终同意拿一副中药回去试试。”药拿了,病人也走了,可张少云心里却是久久不能平静。“一来关心患者的病情是否得到缓解,二来也是检验自己学医成果的时候,心里真是七上八下的,坐立都不安。”经过两天的等待,张少云迎来了好消息,患者已经痊愈,而且还当起了他的“代言人”,逢人就说张少云年纪虽轻,可医术高明。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张少云逐渐树立起了自己的口碑,前来找他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
  中医在熬制及药汤保存等方面有着先天不足,加之西医的逐渐普及,张少云发现,家里世代传承的中医坐诊已经明显跟不上患者的需求,自己单一的中医知识,也已经不够用。1997年,张少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关停了自己经营良好的个体诊所,重拾书本,考取了重庆市第二卫生学校中西结合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再次开始了学习生涯。
  2000年7月,学成归来的张少云没有像他的同学们一样留在主城或者进城开诊所,而是怀揣医者初心,毅然回到寿桥老家,扎根乡村医疗事业,延续着自己的乡医生涯。

用好“两件法宝”当好健康卫士

  2001年8月,张少云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当年,为壮大基层医疗人才力量,全区公开招聘了一批专业人才充实到各乡镇卫生院,张少云依靠自己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深厚实践经验,从众多参考者从脱颖而出,顺利考进寿桥乡卫生院。
  在很多医务工作者眼里,要想提高能力、干好工作就要到城区或技术设备好的大医院去工作,因为乡镇卫生院工作环境差、病人少、技术设备落后,没有多少发展空间。但张少云认为,正因为乡村医疗条件差,乡亲们更需要好医生。凭着对工作的热情和不懈努力,他很快成长为医院的骨干医生。2003年,他被任命为寿桥乡卫生院院长,2011年,转任花岩镇卫生院院长。乡镇卫生院人员少,为了方便群众看病,医院的每个人都同时兼任两个以上岗位,白班夜班连着上,而且个个都必须是“全科医生”,内科、外科、骨科、儿科、妇科,只要有病人来看病,就要想法设法为病人治好病。作为院长,张少云更是率先垂范、身兼数职,既是医生,也是护士,又是药剂师。既要开处方、还要照单抓药,又要给乡亲们报新农合,还要带着医护人员进村入户搞计划免疫,建健康档案等工作。白天看病,晚上写病历,凌晨时分才能休息。靠着自己精湛的医术和带头示范,寿桥卫生院和花岩卫生院成为当时全区知名的乡镇卫生院,多次得到区、市级表彰。
  2015年11月起,张少云开始担任古溪中心卫生院院长一职,他保持了自己良好的工作作风,坚持干在一线、做在一线,带领古溪卫生院一班人马再创新高,经营收入增长近3倍。
  如何带领好一个团队?如何激发医护人员的内生动力?如何守护好一方百姓的健康?面对记者的不解,张少云给出了答案,他说:“我有’两件法宝’,一件就是抓医护人员的作风建设,另一件就是合理的绩效分配制度。”。自从2003年担任寿桥乡卫生院院长以来,张少云始终要求医护人员以病人为中心,切实维护病人利益,倾听病人呼声,关心病人疾苦,同时,狠抓纪律建设,以制度管人,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赢得了群众和病人的高度赞扬。在张少云工作过的地方,总能看见专门的党风廉政教育长廊或者学习室。“只有作风正、纪律优、医术高,才能当好老百姓的健康卫士。”张少云说。
  为调动工作积极性,张少云大胆推行绩效分配制度改革,通过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以岗定量、以岗定绩效的方式不断增强医护人员的内生动力。他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刚到古溪中心卫生院时,各个科室都觉得人手不够,总想增加人手。绩效制度改革后,规定了科室的绩效总量,人多人均就少,人少人均就多,科室“要人”的问题迎刃而解。“通过改革,同样的工作量,工作人员减少了1/3,工作质量反而得到了提高,这就是我的‘法宝’”。张少云开心的说。

建中医“百草园”弘扬传统医学

  中医是中国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是祖国的“国粹”,更是张少云父辈们世代传承的技艺,近年来,随着我区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更激发了张少云把中医学弘扬好、运用好,更好服务老百姓的热情。
  走进古溪中心卫生院,你会被浓浓的中医氛围所吸引,针灸室、煎药房、中药房、中医药文化墙、中医药品展示区应有尽有……看见一位群众在中医药品展示区前驻足,张少云主动走上前去介绍。“老人家,这些药品都是常用的中药材,你认识哪些啊?这个是党参,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作用。这是半夏,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作用。”张少云告诉记者,多年前,有一位病人小便疼痛,看了几天的西医,甚至还输了液都不见好转,最后通过中医治,仅仅花了100多元钱就痊愈了。“一方面我一直很热衷中医,特别是温病学;另一方面,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治疗费用相比西医也更加便宜,发展中医适宜技术,不光能弘扬‘国粹’,还能减轻老百姓看病的负担。”他说。
  趁着近年来我区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春风,2015年开始,张少云积极对上争取,升级了古溪中心卫生院的软硬件设备,扩大中医馆规模,针对提高医护人员中医适宜技术,目前,古溪中心卫生院已建成全区乡镇卫生院设备最齐全、规模最大的中医馆,经营收入每年近200万元。
  为进一步普及中医技术,2017年6月,张少云利用医院一处闲置的荒草地,建起了一个中医“百草园”。走在百草园里,满目苍翠,张少云陪同记者一边走一边介绍,“我们这个百草园有近700平方米,里面种有16个常见品种的中药材,为了保护好、利用好,我给园子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和养护,每种药材还安放了指示牌,标注药材的性味和功能,每年还会与古溪小学开展科普教学,组织小学生前来参观,让孩子们从小就认识中药、了解中医,为发展推广中医打下基础营造好氛围。”
  看着医院越来越壮大,张少云又有了新的想法,他决定发展医养结合,为推进老龄化事业发展做点贡献。按照规划,今年,古溪医院将医院闲置宿舍楼为基础升级改造康养服务中心,增加无障碍设施、健身休闲设施和绿化景观等配套设施,设置养老床位72张,并在医院设立养老科,设置医疗床位30张,24小时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服务。“如今,老龄化问题已经开始显现,我们医院也该为养老事业做点贡献。”张少云说,“发展医养结合,就是要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