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特别策划总第442期 >2019-03-22编印

潼南:推动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向纵深发展
刊发日期:2019-03-2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全媒体记者李扬
  潼南位于重庆市西北部,地处成渝城市群腹心,是连接渝西北、辐射川东南的交汇点和区域几何中心,是重庆西部凸入川中腹地最远、毗邻四川县市最多的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也是成渝中部毗邻区域重要的沿江城市。2011年国务院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广安、潼南为川渝合作示范区。2016年国务院批复实施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再次将潼南定位川渝合作示范区。2017年经市政府同意,市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川渝合作示范区(潼南片区)建设工作方案》。近年来,潼南区发挥好川渝合作的门户城市、成渝城市群枢纽城市、山水田园的智慧城市功能,以打造开放型经济为重点,以促进区域要素流动和合理配置为基础,以构建区域经济合作平台为载体,以机制体制创新为抓手,利用“后发优势”做大做强做优以工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做绿现代农业、做大做强做美宜居城市、做大做强做活旅游产业。当前,潼南正加快建设成为成渝城市群产城景融合发展的“明珠城市”。

建机制搭平台 推动川渝合作向纵深发展

  有专家指出,川渝经济一体化,首先是成渝经济一体化,建设、确立成渝城市经济圈,形成西南大都市连绵带;形成区域经济联合体,直接取决于川渝能否建构起良性的制度环境、合理的组织安排和完善的区域合作规则,为川渝经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一个一体化的制度平台。“川渝合作就是通过政府间合作,依靠一致性的行政力量、政府的政策资源和法规去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区域经济联合体。这是在现行体制下实现川渝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性选择”。区发展改革委主任王超尤介绍,加快建设潼南等川渝合作示范区,是《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的明确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要求,加快推进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我们与四川有关区(市)县建立区域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推进会就合作发展的重大事宜进行协商交流。区内成立川渝合作示范区建立领导小组,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综合协调推进具体合作事项及日常事务,重点推动完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同时建立部门一对一专项合作机制,负责落实川渝合作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及时研究合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推动解决,定期通报合作进展情况,促进各项合作任务和措施落地落实。
  同时,潼南认真组织参加渝西川东八区县经济协作会,川渝合作示范区经济协作联席会、成渝轴线经济联盟等区域合作会议。通过平台的搭建,我区与遂宁、广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四川相关区(市)县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生事业、文化旅游、社会治理、产业等方面签订了近50个专项合作协议。
  王超尤介绍,通过一系列合作的深入开展,到2020年,示范区建设将初见成效,在成渝区域合作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显著增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协作配套的现代产业集聚区竞争力明显提升,协同共建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知名度明显增强,互利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联护联保的跨区域生态屏障初步形成,统一开放的资源要素大市场和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到2025年,示范区建设成果不断巩固,基本与周边毗邻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区域竞争力和知名度显著提升,成渝城市群北线交通枢纽功能、产业集聚功能、民生服务功能、旅游度假功能和农业生态保障功能全面彰显,提高对成渝城市群中部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筑通道强基础 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推进区域合作,交通是关键。”区交通局局长张勇介绍,自川渝合作示范区启动建设以来,潼南区加快铁路、高速公路等枢纽性大通道建设,增强成渝两地互联互通水平。加快推进兰渝高铁重庆西站至潼南段前期工作,加强与四川省及遂宁市对接,研究兰渝高铁经潼南与绵遂内城际铁路、成都至西宁高铁衔接方案,近期形成重庆至西北方向的快速通道;结合兰渝高铁建设和成渝铁路改造,研究论证潼南铁路客货车站设置方案。完善川渝毗邻地区高速路网建设,加快建设潼南至荣昌、合川至安岳高速公路,启动渝遂高速公路扩能改造前期研究工作。支持潼南与四川连接的国省道、县乡道升级改造建设,打通断头路和中梗阻道路。推进渭沱船闸升级改造工程、双江航电枢纽工程,提高货运通航能力。支持潼南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推进通用航空在应急救援、农林作业等政府社会管理事务中的应用。
水利设施方面,加强水资源统筹配置,推进涪江—琼江连通工程、大石桥水库工程建设,构建区域江—河—库互联互通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实施涪江重点段防洪工程,与周边区县合作开展河流综合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治理、涝区治理等防洪减灾工程,共建防洪减灾体系。
城市设施方面,加快推进潼南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川渝乃至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高起点做好“一江两岸四大片”城市整体规划,梓潼、桂林片区打造城市核心区,双江片建设城市拓展区,田家片打造产城融合区。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加强人口集聚区水、电、气、路、通信以及商业网点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打造休闲旅游的花园城市、现代宜居的滨江城市和绿色养生的田园城市,提高城市对周边地区转移人口的吸纳和承载能力。
信息设施方面,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动渝西川东地区通信网络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高速数据通道建设,联手构建区域基础性大型数据库和数据共享平台,促进政务数据共享和利用。加快推进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工业云建设,发展互联网+制造,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发展,形成标准统一、网络互通、资源共享、管理互动、服务协同的发展格局。共同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GIS等新技术在城市管理、现代农业、社会治理、居民生活、社会保障等领域应用,共同打造川渝信息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
能源设施设施方面,加快提升区域能源基础设施水平,增强区域能源保障能力。加强与中卫—贵阳、北内环等天然气长输管线对接,完善潼南天然气骨干网络规划建设。加强与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对接,研究布局区域性天然气净化厂,进一步降低示范区用气成本。全面优化220千伏电网,实现分层分区运行,220千伏各供区均衡供电,确保区域电力供应。加强对示范区增量配网工作的指导,降低工业园区企业用电成本,提高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

护生态兴旅游 合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2019年1月,2019“六养胜地·花漾潼南”旅游推介会在四川省内江市、遂宁市、广安市、绵阳市等地召开。推介会结合宣传视频、旅游资源和旅游节会推介等多种形式,向当地新闻界、旅游界、自驾游俱乐部、各网络平台应邀参会的嘉宾展现了一个资源丰富、风景优美、文化深厚的立体潼南。
  近年来,我区注重与周边地区联合宣传促销旅游产品,共同提升渝西川东特色旅游的知名度。重点加快构建区域整体旅游形象,推动设计统一的川渝合作示范区(潼南片区)旅游徽标、宣传口号和旅游标准,制定联合促销计划,创新营销策略,加强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营销手段,灵活运用网络、邮件、短信平台等新技术,增强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力。
“我们打造生态文化旅游环线,积极推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策划打造双江—大佛寺—双坝涪江流域、太安—柏梓—崇龛等区内精品旅游环线、以潼南—遂宁—资阳为主体的西向特色旅游环线、以潼南—合川—铜梁—大足为主体的东向特色旅游环线。坚持产城景互动融合,走以产兴城、产城一体、城景互动的发展路子,推动产业与城镇、景区深度整合,促进园区、城区和景区相得益彰。积极开发观光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区文化旅游委主任唐凡云介绍,我区积极邀请遂宁、南充、安岳加入渝西旅游经济联盟,共同谋划搭建跨区域旅游合作平台,实现区域之间的有效合作和信息共享。重点推动区域旅游决策平台建设的前期研究并加快启动,合作制定区域旅游规则等,确立资金统筹、旅游营销的规划;推动探索构建区域旅游信息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实现旅游景区、旅游者、旅游人才等信息共享。同时,加强与广安、南充等地区红色文化开发合作,升级保护伟人故里景区,整体规划打造双江特色旅游小镇,策划打响“红色旅游文化地”品牌。

强联动聚合力 推进公共服务合作共享

2018年11月21日上午,遂宁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陈拥军带领医院事业发展部、行政办公室、科教部、护理部、心血管中心、神经中心等负责人到潼南区中医院考察调研,探讨医疗机构合作事宜。
遂宁市中心医院坚定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遂宁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与潼南区人民医院、潼南区中医院开展深度融合发展,通过建立专科联盟、网络医院等方式,扩大胸痛中心、卒中中心、房颤中心的健康教育、患者救治、出院后随访范围,开通急危重症患者就诊绿色通道,加强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两地医疗机构诊疗水平,真正将川渝合作、遂宁潼南协同发展落到实处,为两地老百姓的健康提供保障。
近年来,我区加强与川渝两地医疗卫生事业合作,推进医疗卫生数据信息交换共享、医疗机构医学检验互认,鼓励组建医联体。完善重大疾病联防联控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动机制,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快推进潼南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三甲”创建工作,增强潼南优质医疗资源服务周边区域的能力。加快发展居民健康信息服务,鼓励借助信息技术对接重庆优质医疗资源。支持医养结合,加快跨区域共建养老服务设施项目的前期研究。
那么,在其他公共服务方面两地又是如何开展合作的呢?记者获悉,在教育方面,我区加强与川渝优质教育资源交流合作,鼓励开展结对帮扶、师资培训、联盟办学等多种形式合作,加快推进与重庆市特色示范高中联合办学的前期研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策划建设区域性实训基地、农民工培训基地以及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培训平台,打造辐射周边区域的职教培训高地。在社会保障方面,通过强化社会保障互联互通,加快推进与成渝城市群社会保险关系的无障碍转移、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互认和就医医疗费用联网结算。加强“五险”统筹,加速网络基础建设、信息共享、跨区域部门联动步伐。加快劳务会商机制、跨区域劳动保障监察合作机制建设的前期研究,探索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互认。扎实开展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优抚安置等工作,探索建立与周边区域协调统一的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上涨“双联动”机制。

创新两地《河长制》 共筑区域生态屏障

2018年11月,四川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涪江四川段省级河长崔保华,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琼江重庆段市级河长张鸣共同率队,开展琼江流域联合巡河督查,并推动四川遂宁市、资阳市和重庆市潼南区、铜梁区联合签订了《河长制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的成功签订,为琼江流域治理保护搭建了“沟通桥”,深化了跨境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形成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联防联控联治的工作合力,为确保到2020年琼江水质长期稳定达标提供了有效举措。
在落实“河长制”过程中,我区倡导建立了生态联护联保机制,强化与川渝周边区域联合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健全川渝跨界河流联动治理机制,加快推进潼南涪江、琼江流域和人工运河综合治理,加大对流域内城镇、居民聚居点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生态环境治理以及河岸走廊建设、湿地修复等综合整治工程的支持力度,加大森林公园生态系统保护,打造区域一体化的绿色生态屏障。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积极推广水文资料共享合作经验,加快生态环境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的前期研究,加快推进空气污染联防联控和预警预控,加强危险废弃物和危险化学品的协同管理。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加快协同推进水环境质量监控网建设及数据共享,加快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设计的前期研究。
同时,潼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进与川渝地区绿色循环经济合作,贯彻落实国家和重庆产业投资禁投清单条件。积极引进绿色制造先进技术,全面实行清洁生产。加快推进生态循环产业发展,推动区域绿色化发展。

重创新作示范 增强区域配套能力和创新能力

2019年2月28日,遂宁市委书记邵革军、市长邓正权率党政代表团来潼,考察潼南高新区建设、做大做强做绿现代农业和城市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两地党政负责人一致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共同促进两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代表团成员一致认为,近年来,潼南坚持走好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坚持走好产城景融合发展之路,依托涪江水体和田园风光,充分运用历史人文、山水自然,促进“产城”与“景”深度融合发展,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坚持走好高新产业发展之路,培育壮大“6+1”产业集群,构筑“三园一高地”,即将获批国家级高新区,这些经验和做法都值得借鉴。
记者从潼南高新区获悉,近年来,我区突出川东天然气资源禀赋,支持液化天然气加工项目建设,合理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在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发展热电联产产业。支持示范区建设中新(重庆)食品生态产业园,整合周边资源,重点开展柠檬、蔬菜、玫瑰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合作,携手安岳共同打造百亿级柠檬全产业链。发挥涪江、琼江流域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依托潼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国家级平台,着力打造一批跨区域集中连片的绿色有机蔬菜、柠檬等农副产品保供基地,辐射带动渝西川东等周边地区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强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推动区域品牌共享,形成“潼南绿”“潼南柠檬”等一批知名品牌农产品,共同打造川渝地区的“菜篮子、米袋子”。
我区还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通过加快推动重庆西部(潼南)现代物流园前期研究,打造区域性绿色生态冷链物流基地,做大做强中国柠檬交易中心、西南国际灯具城物流中心,培育家居建材、特色农产品等专业市场,显著提升区域商贸流通集聚辐射功能。提档升级滨江商圈和江北新城中央商务区(CBD)两大核心商圈,大力发展金融、咨询、会展、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加快推进江北新城宗申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努力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提升对周边区域的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着力把潼南建设成为区域性商贸商务中心。
在创新方面,我区构建区域合作新机制,增强机制协同创新示范引领作用。支持潼南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创建,重点推动完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成立渝西川东一体化发展的协调机构。以市场原则为基础,共同探索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和补偿机制,保障各利益主体能够在区域合作中获益。同时,实现专业技术资质认证统一,推动区域服务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