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总第423期 >2019-03-01编印

潼南围绕“六养胜地”建设,做大做强做活旅游产业
花漾潼南惹人醉 全域旅游大发展
刊发日期:2019-03-0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醉美花海((资料图))

醉美花海((资料图))


  

全媒体记者吴 波

  潼南,涪江、琼江横贯全境,资源富集,风光秀丽。拥有世界第一室内饰金大佛、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双江古镇、中国最美油菜花海—崇龛陈抟故里景区、西南最长人工运河、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清代民居建筑群等自然人文景观,被誉为秀美风光养眼养心、养颜养生、养气养福的“六养胜地”。
  近年来,我区按照“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目标定位和“行千里·致广大”的价值定位,围绕“六养胜地”建设,做大做强做活旅游产业,撬动全域旅游大发展。

农旅文融合,打造旅游品牌
  每年2—3月,潼南崇龛镇的十万亩油菜花景区都会吸引近百万游客前来观光。对于来自主城区的王万灵来说,这是他每年春游必去的景点,“虽然每年菜花节我都会去,但每一年菜花节又会给我不一样的体验。”王万灵告诉记者。为给游客更好体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菜花节也在不断创新。2018年,菜花景区除了常规游览方式,还新建了4公里火车轨道,购置有轨式喷气火车和17艘画舫游船,游客可以坐上小火车畅游花海,或是与亲朋好友结伴泛舟琼江之上,在水上欣赏最美花海,观赏独具风味的民间艺术表演。除了传统观赏外,景区还引入了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和裸眼3D技术,360度观看菜花景区,来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菜花景区,有厚重的陈抟文化,有传统的农耕体验,有醉人的田园风光,值得一游!”王万灵说。
  近年来,潼南围绕“做大做强做活旅游产业”定位,坚持“旅游+”导向发展战略,加快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突出打好“人文牌”“乡村牌”,加快“六养胜地”建设。打造了以陈抟故里景区油菜花海为代表的“花漾潼南”系列赏花节会,以涪江水上运动为依托的“水韵潼南”系列体育节会,以柏梓柠檬小镇为基础的“田园潼南”系列乡村节会,以双江年俗文化节为代表的“乡愁潼南”系列文旅节会。相继取得了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一带一路·休闲度假旅游名城、重庆最美生态旅游区、重庆市赏花胜地等荣誉称号,打造了“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旅游品牌。
  “六养胜地.花漾潼南”。一年一度的菜花节仅是美丽潼南游的开始。“潼南就是一个美丽大花园,有贯穿全年时令的菜花节、桃花旅游文化节、梨花旅游文化节、龙多山旅游文化节、油牡丹旅游文化节、桑葚采摘及桑蚕文化旅游节等系列节会,形成‘季季有花、月月有游、季换花变’的优秀旅游格局。欢迎八方游客前来赏景!”(紧转3版)(紧接1版)区文旅委负责人说。

产城景融合,成为旅游业重要增长极
  潼南美在“一江穿城”,美在山水相依,美在“产城景”的有机融合。近年来,潼南依托水体和涪江沿线坝体优势,拓展“城”、做靓“景”,不断绘就“美”的画卷,人民生态公园、大佛寺湿地公园、松林坡公园、桥南公园向市民开放,实施完善滨江路、涪江湿地公园、涪江大桥等夜景工程,恢复重建滨江湿地公园和新建九龙山城市森林公园,城市街净巷洁、江清岸绿、鲜花满目、夜景璀璨,区里还出台《潼南大佛坝、双坝片区规划发展意见》,产城景融合发展步入快车道,高品质生活城市加速崛起。
  今年春节期间,外出务工返乡的陈学发带着家人一起到大佛寺湿地公园散步晒太阳,公园舒适安逸的环境让他影响十分深刻,“两年没有回家,曾经的一片杂草地就摇身变成了今天的湿地公园,变化太大了,作为潼南人,我从心底感到幸福、自豪。”陈学发感叹地说。同样感受到家乡巨变、环境宜居的还有陪家人一起爬龙多山晒太阳的市民王小明,他说:“如今,潼南处处是美景,特别是把发展旅游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围绕5个特色小镇和五大田园综合体建设,打造的农耕文化、特色民宿、户外拓展等旅游项目,让人既能欣赏田园风光,又能体验乡愁,确实很舒服。”
  产城景融合发展不光让市民生活美好,老百姓幸福感得到提升,更成为拉动潼南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的基础上,潼南按照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充分运用历史人文、山水自然,促进“产城”与“景”的深度融合发展。据文旅委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期间,我区太安农业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3.14万人次、龙多山风景区接待游客6.8万人次、城区湿地公园等接待游客3万人次、桂林双坝蔬菜基地接待游客2万人次,乡村旅游成为了我区今年春节长假旅游接待最大亮点。

区域旅游协作,构建全域旅游格局
  旅游业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俱佳的阳光产业,也是创造美丽、传播美丽、分享美丽的美好事业。潼南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厚重、生态资源优美,目前拥有国家4A级景区2个、国家3A级景区1个、全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国家级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3个。构建全域旅游格局,潼南有着优越的“先天条件”。
  “我们在《潼南区旅游‘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了《潼南区全域旅游策划》,重点推进‘大佛寺—双江—双坝’特色文化旅游景区、‘太安—柏梓’休闲农业旅游度假区、崇龛休闲养生旅游景区3大核心景区建设,形成精品旅游环线。”区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说,按照全域化发展思路,通过把景区连成线路,把珍珠串成项链,潼南旅游的文化底蕴和特色魅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据统计,潼南旅游环线公路规划180公里,已建成120公里,后续将新(改)建60公里,全区各景区景点主干道已形成环线,启动了91公里区内乡村旅游环线道路建设,对各主景区的交通要道都进行了扩宽和“白改黑”,在主要景区10公里范围内已建或规划建设高速公路互通口,潼南城区到各主景区畅通无阻,“快旅慢游”已经形成。
  在夯实旅游基础,提升游客体验的同时,潼南不断加强区域旅游协作,依托市文旅委的市场营销平台,赴上海、银川等地开展旅游推介;组织汇达柠檬、盛田良品、雅香美源等企业到重庆、四川等地开展旅游特色商品宣传营销;自主在重庆、成都及周边等10余个重点城市开展专场旅游推介会;与成都、武胜、遂宁、广安等地签订合作协议,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助、合作共赢。加强与渝东南、渝东北及四川资阳、仪陇、遂宁、安岳等周边地区合作,以景区景点为载体,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推出“研学游”“赏花游”“古镇游”“红色游”“养生游”“休闲游”“礼佛游”等特色旅游精品线路二日游。2018年全区共接待游客突破800万人次,同比增长8.39%;旅游综合收入突破40亿元,同比增长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