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时政·综合总第422期 >2019-02-28编印

种小麦做手工面、喂鸡喂鸭养鱼养猪、承接“坝坝宴”……古溪镇三庵村刘振民、陈玉兰夫妇——
靠勤劳的双手 创造幸福生活
刊发日期:2019-02-2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游客在陈玉兰家盛开的油菜花地里游玩。

游客在陈玉兰家盛开的油菜花地里游玩。


  

全媒体记者熊 潋

  在古溪镇三庵村,刘振民、陈玉兰夫妇种小麦做手工面、喂鸡喂鸭养鱼养猪、承接“坝坝宴”……多种经营,用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如今,陈玉兰家在农村坐拥一幢2层小洋楼,家有耕土机、拖拉机、收割机、货车、三轮车等,除了全家的吃穿用度,一年下来存款本上还能增加近二十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种养大户、致富能手。
  陈玉兰今年56岁,刘振民59岁。他们所居住的三庵村地处古溪、群力两镇交界处,与古溪镇的金竹村,群力镇的双堰村、莫家村相邻。
  多年前,这一地区山路崎岖,村民们出行全靠一条狭窄的山路。一到下雨天,这条山路便满是泥泞,村民劳作或买卖货物靠的是肩挑背磨,苦不堪言。而且这里山高坡陡,又没有水源,属于易干旱地区,水田和坡地都是零星分布,村民十分贫穷。
  由于当时三庵村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均不好,婚后陈玉兰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后来,三庵村的村民们为了改变自己的窘境,纷纷外出打工。村里的水田、坡上的山地,基本都荒芜了,成了荒山野岭。
  2016年,陈玉兰和丈夫商量,陆续把村民们荒芜的山地流转了过来,在山坡上种上小麦、红苕、绿豆、油菜共计300多亩。
  “随着城镇化发展,村民们有劳力的基本都外出打工,老人们很多都随子女到城里带孩子或进城去了,所以留下的荒地特别多。”陈玉兰25岁的小儿子说,他们只挑选公路两边方便机械设备进出耕种的、土地大块一些的、土壤肥沃一点的荒地进行耕种,其它坡高的、贫瘠的、零星的荒地就不种了,让它退耕还林,变绿水青山。
  如今,离陈玉兰家约200米,就是107国道。三庵村公路裁弯取直,一条出境公路、一条国道、一条乡村公路已经修好硬化,在三庵村交叉汇合成十字路口,形成“交通枢纽”。政府彻底解决了古溪、群力两镇共4个村出行难的问题,赢得了当地村民的赞誉。
  据悉,这条跨区公路全长5.7公里,惠及古溪镇、群力镇境内的三庵、金竹、双堰、莫家4个行政村共2300余人。加上裁弯取直前已有的老公路,一共4个方向5条公路,陈玉兰家在公路两边进行机械化操作十分方便。
  陈玉兰家每年小麦能收一万多斤。这么多的小麦自己吃不完,怎么销售?
  原来,陈玉兰夫妻和小儿子将小麦加工成面条,将它用太阳晒干或风吹干,俗称纯“手工面”。“我们不愁销售,在家就卖完了。”陈玉兰告诉记者,年前一位老板开车前来,一次性就购买了七、八百斤手工干面,他说拿去发给员工作福利。同时,陈玉兰的亲朋好友们也经常前来购买,有的自己食用,有的把手工面当礼品送人,有的在潼南城区或古溪场镇卖面条、开面馆……产品供不应求,几乎没有存货。陈玉兰“静坐”家中,手工面就销售一空。
  这么多亩小麦,是怎么种出来的?
  记者在陈玉兰家楼房旁边看到,2台耕土机、1台货车、1辆收割机、1台拖拉机、1辆农用三轮车……现代化农业工具还真不少。
  “光是这2台耕土机,和这台拉耕土机去土里耕作、拉桌子板凳去办‘坝坝宴’的货车,就值二、三十万元。”陈玉兰说。
  原来,陈玉兰家是种植大户,区农业农村委根据国家扶持种粮大户的有关政策,大力扶持,陈玉兰自己出一部分钱,政府补贴一部分钱,购买了这些种植小麦的“大家伙”,农业机械上阵,效率高,既省钱又省力。
  “我和我爸各开一台耕土机。”陈玉兰的小儿子说,这些先进的农用设备,基本都是为自家的300多亩小麦地服务,把自己家的活儿干完后,还帮其它农户耕土耕田或收割稻谷赚钱。
  农忙时节,特别是播种的时候,她家要请30多名村民帮忙撒小麦种子,每人每天60元的务工费。在重庆打工的大儿子、大儿媳也回家帮忙,陈玉兰的弟弟陈建平夫妻也前来帮忙。几十个人齐上阵,只为抢农忙时节。
  站在陈玉兰楼房后面的公路上,记者放眼望去,梯田里种植着小麦和油菜,翠绿的麦苗,汇成绿色的海洋。一朵朵油菜花盛开,引来蜂飞蝶舞,美不胜收。小车、货车和摩托车在乡间公路来回如穿梭,数幢乡村“别墅”点缀其间,一台大型挖掘机正在平地基,为当地农民新建楼房……一片乡村富、乡村美的景象。
  除了发展种植业,陈玉兰家里还喂有3头猪、50只鸡、10只鸭,10只鹅,养有5亩池塘的鱼,农闲时丈夫和儿子还要去承接“坝坝宴”挣钱……一家人靠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带动了周围20多名农民工返乡,纷纷仿效陈玉兰家搞种养殖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