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依次领取执行款。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唐苠涵)近日,区人民法院的法官顶着深冬寒风,从潼南到贵州贵阳24小时内驱车往返千里,在春节前成功为16名平均年龄60岁的农民工执行到案款。
2017年2月,潼南人张某、屈某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县承建工程,秦某等16人经人介绍到该项目上从事建筑小工工作,双方约定日工资170元。不料工程结束后,张某、屈某却迟迟不愿支付这笔共计6万余元的劳务费。秦某等人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属“高龄”农民工,这笔被拖欠的6万余元工资数额不多,但却是16名申请执行人辛苦打工的“血汗钱”。
区人民法院在执行此案时,高度重视这起执行案件,为该案开启“绿色通道”。被执行人张某、屈某的银行存款迅速被冻结,名下所属房屋也被查封。临近年关,为早日执行到案款,执行法官当日早上5点出发,驱车前往被执行人公司所在地贵阳,完成相关手续后,晚上10点多返回,顶着寒风在一日内往返千里,直接将冻结的存款划拨回来。与此同时,执行法官数次给张某、屈某做工作,促使二人将余下的案款补齐交到法院。
1月28日,秦某等16名农民工在区人民法院亲手拿到了自己的“血汗钱”,他们争相和法官们握手道谢:“感谢法官,我们终于能过一个安心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