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总第606期 >2019-11-18编印

我区构建“五改”机制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刊发日期:2019-11-1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李扬)11月13日,记者从区扶贫办获悉,我区将在全区开展财政资金“改补为奖”“改补为贷”“改补为保”“改补为股”“改补为酬”的试点工作,切实提高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绩效,改进到户帮扶方式方法,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区扶贫办主任廖世详介绍,“五改”机制分别是以“改补为奖”,引导贫困群众自主选择产业项目,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事后奖补等办法进行奖励。奖励资金用于基础设施、产业设施、购买种子(苗)和农资、饲料等环节。“改补为贷”严格按照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要求,向有劳动能力、有贷款意愿、有就业创业潜质、有技能素质、有一定还款能力且遵纪守法的贫困群众提供用于满足其生产经营活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资金需求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改补为保”,引导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建立健全扶贫产业保险保障机制,着力防范和化解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鼓励保险机构创新产品服务,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创新发展农产品种植保险和收益保险,提高风险保障水平;潼南区范围内建卡贫困户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户保费自缴部分由区财政予以全额补贴。“改补为股”,深化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试点,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及用途的前提下,将财政补助给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类、扶持类资金等,量化为项目所在地集体经济组织、涉及土地流转的农民和土地流转涉及村、社的建卡贫困户持股。“改补为酬”,将贫困户受益与参与生产劳动情况挂钩,在全面落实相关普惠政策的基础上,对参与生产劳动的贫困群众给予差异化扶持,通过“改补为酬”,变“不劳而获”为“劳而有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