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特别策划总第583期 >2019-10-18编印

聚焦全国第六个扶贫日
站好最后一班岗 带着真情去扶贫
——记群力镇莫家社区第一书记王茂
刊发日期:2019-10-1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走访已脱贫群众

走访已脱贫群众

走访困难群众

走访困难群众

人行便道规划推进会

人行便道规划推进会

了解贫困户花椒基地情况

了解贫困户花椒基地情况

走村入户访民情

走村入户访民情

扶贫动态调整会

扶贫动态调整会

察看扶贫资料

察看扶贫资料

深入田间地头宣传政策

深入田间地头宣传政策


  

全媒体记者李扬通讯员李代良
  在潼南,但凡了解王茂的人都知道,他曾经任过区扶贫办党组书记,现在是区扶贫办调研员,今年已经58岁,再过2年就要退休了。虽然他患有糖尿病,但依然坚持在一线,担任群力镇莫家社区任职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帮助贫困户88户306人揭掉“贫困帽”,把出了名的“后进村”打造成“先进村”。

建阵地 增强村民向心力

  莫家社区有村民小组7个,常住人口780户2388人,耕地面积2015亩,党员62人,贫困户88户306人,是群力镇出了名的贫困社区。
  让人不解的是,在第一书记王茂任职之前,该社区竟然没有一个像样的活动阵地和办公场所。群众对党的各项政策知晓度不高,群众上访事件频发,很多遗留问题没有解决。
  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是一个直面群众的窗口。这个窗口形象的好坏事关社区“两委”在百姓心中的形象。王茂立即把这个想法向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了汇报,并提出了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他的建议很快得到了区扶贫办党组和群力镇党委的认可和支持。相关部门立即安排29万元专项资金,为莫家社区修建了一个宽敞平坦的院坝、装修了8间房屋、添置了30套办公桌椅,建起了社区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卫生室、对外服务办事窗口、公示栏、政策宣传栏等。现在,莫家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设施齐全,焕然一新。
  “有了活动阵地,老百姓技术技能培训、扶贫政策宣传讲座、党课教育、法制安全培训等会议,就可以经常在活动中心召开了。就连全镇脱贫攻坚会议,也多次在我们这个社区召开呢!”王茂说。

抓党建 增强组织凝聚力

  在王茂看来,阵地是骨,党建是肉。如果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支部,再好的阵地也是形同虚设。
  而莫家社区党员普遍老龄化,外出务工党员占40%。党支部存在软弱涣散、办事推拖现象,既少凝聚力,也少战斗力,上级安排部署的工作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是一个多次受到镇党委点名批评的后进党支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了及时改变这种落后状况,王茂决定从抓党员思想教育入手。他亲自撰写党课教材,多次给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社区干部、部分群众上党课。他还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党员义务、权力和新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大大提高了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工作热情。
  今年4月15日至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发表了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重要讲话。王茂激动万分,备受鼓舞,立即组织全社区党员干部学习了讲话原文,使全体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明确了党员在新时期和脱贫攻坚中自己肩负的责任,树牢了“四个意识”,增强了“四个自信”,做到了“两个维护”,进一步激发了社区“两委”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王茂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支部会和党员会议,建立健全了“三会一课”等制度,制定了限期整改后进党支部的具体措施,培养和发展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各1名,为社区党支部注入了新鲜血液。他打破情面,建议群力镇党委对莫家社区党支部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调整。现在,社区党支部面貌一新,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各项工作走在全镇的前列,成了群力镇的“红旗村”。

兴产业 让贫困户腰包鼓起来

  为了尽快了解和全面掌握社情民意,王茂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和社区干部,不论刮风下雨,日晒雨淋,总是早出晚归,长期带着注射胰岛素的针筒坚持工作,就算今年女儿中考,他也没请假去陪伴,每月都是满勤。他对社区群众的交通、生产、生活、居住、贫困户的全部情况,进行了全面走访和排查。先后召开院坝会25次,走访群众256人次,从中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制定了8个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
  “输血”不如“造血”。为了社区贫困户能脱贫,稳得住,可持续,和大家一道步入小康社会。王茂四处打听,八方咨询,通过一位老同学的关系,从九龙坡区引进了“九叶青”良种花椒,并在1社、2社、3社、4社、5社建起了1400亩(93.33公顷)花椒基地。现在,这些花椒已经开花结果,明年就将盛产,每亩可以获得2300元的收入。1社贫困户李玖云种植400多亩(26.66多公顷),每年收入在80万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巩固和发展壮大花椒产业,王茂还协调有关部门,为花椒基地兴修了生产便道,建起了4口蓄水池,解决了花椒基地运输不便和无水灌溉的问题。他还动员贫困户30多人、非贫困户40多人到花椒基地务工,让他们每月领到了1500元钱的工资。今年,王茂又在贫困户中引导推广种植优质良种玉米100亩(6.67公顷),优质小麦600亩(40公顷),并协调公司免费提供种籽、肥料、技术服务,贫困户每亩获得了300元左右的收入。他还动员区扶贫办的15名干部职工,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买了贫困户莫兴明2000斤(1000千克)小麦面粉,受到社区群众一致好评。

建档案 打造全区新样板

  扶贫档案是扶贫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然而去年11月,区委第七巡察组巡察莫家社区脱贫攻坚工作时却发现,这个社区的档案资料严重缺失,内容漏洞百出,装订也不规范,受到巡察组的通报批评。
  “这不就是灯下黑吗?”王茂感到这个问题非常严重。他认为,区扶贫办是指导全区各个镇街开展扶贫工作的业务单位,这个社区的档案资料没搞好,作为区扶贫办派驻莫家社区的驻村队长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那几天王茂吃不香,睡不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干脆跑到区里面,请了一位熟悉档案管理工作的退休干部,来到社区与工作队员、社区干部,按照上级要求,一项一项地清理,一页一页地填写,利用10天时间,终于补齐了这个“短板”:建立了88个分户档案,56个文书档案,45个项目档案。同时购买了3个档案柜,添置了电脑、打字机等办公设备。现在,社区档案资料齐全,填写工整,装订规范,成了全区学习的样板。截止10月1日,已有12个镇街32个驻村工作队的250多名扶贫干部前去参观学习。
  2019年9月12日,璧山区扶贫办主任杨万红带领该区7名扶贫干部,专程来到莫家社区考察学习扶贫档案管理,他们考察参观之后认为,莫家社区档案分类合理,资料齐全,填写工整,装订美观,管理规范,值得璧山学习和借鉴。

联系卡 联通社区万人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自2018年10月任第一书记那一天起,王茂奔走在莫家社区的田间地头,为社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为了尽快开展工作和了解社情民意,一进社区王茂就定制了200张联系卡,卡上写着自己的名字、联系电话、工作单位,发放到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手中,他还保证24小时不关机,让大家有事就打他电话。
  自此,不论白天或深夜,都有群众给他打电话,向他反映这样那样的问题。王茂总是耐心倾听,并做好记录,给予满意的答复。
  一天夜里,6社贫困户莫兴明突然打来电话,说有人正在他养鱼的水库里偷鱼。王茂连忙组织干警和村干部赶到现场,很快抓获了小偷,为养鱼户挽回了2000多元的损失。截止目前,王茂共接到群众电话200多个,收到群众来信来访100多条,帮助协调解决各种遗留问题30多起。帮助莫兴明等15户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销售农产品上万元。他主动上门为尿毒症患者石庆荣协调解决医药费,为蒋朝国等10名身患残疾的群众协调区残联上门服务,帮助他们办理残疾证。
  蒋朝国拿到《残疾证》感动万分,逢人就说:“我从来没有遇到这么好的驻村干部!”

添举措 化解农村脏乱差

  如今,莫家社区的基础设施变好了,产业变好了,农民变富了,但部分村民环保意识却不强。他们农具柴草乱扔乱放,家禽散养,致使粪便满地,污水横流,垃圾成堆,公路不畅。有的村民素质低下,漠视村规民约。为尽快改变这些陋习,王茂力排众议,说服干部群众,创造性地提出在莫家社区搞“文明乡村”“文明卫生示范户”评选争创活动的金点子。他通过召开干部会、党员会、村民大会、院坝会、发倡议书等形式,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目前,已评选出“文明卫生示范户”80户,年底还将评选60户,“文明乡村”年内也有望争创成功。
  如今,爱清洁讲卫生的群众多了,义务保洁员多了,空气清新了,马路干净了,垃圾不见了,污水不乱流了,家禽圈养了,房前屋后里里外外洁净了,不少家庭还建起了“小花园”,家庭成员和乡里乡亲之间关系越来越和睦,民风越来越淳朴。村民们主动学习典型、争当典型、赶超典型已蔚然成风,乡村治理水平明显提高。
  现在,莫家社区已经实现了“八有”,贫困户中,71户263人全都超过国家规定的脱贫线,李强、高朝富,莫青云等17户贫困户全都住上新房子,李久云还买起了小轿车,过上了吃穿不愁的好日子。但王茂却说,脱贫攻坚永远在路上。他还要为莫家社区的困难群众站好最后一班岗,直到他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