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邓雪梅 赵晨城 王浪
一座座白墙灰瓦的三层小楼错落有致,在青山绿树的映衬下恬静美丽;
干净笔直的水泥路面,健身器材、村卫生室等设施一应俱全……
近日,记者走进太安镇罐坝村,自然田园风光和整洁村容村貌令人称赞。从一处处细微的变化中,记者感受到了乡村大地吹来的阵阵春风。
住房蝶变:从“栖身之所”到“宜居之选”
“快点,快点!儿子的车马上就到楼下了!”
挂掉电话,收拾完碗筷,郑朝友和老伴就带着读小学的孙子匆匆出了门,每个周末回农村老家的行程雷打不动。郑朝友的老家在太安镇罐坝村寨子坡小区,这是他家修砌的第三所房子。
“虽然现在住在城里,但是我们每个周末都会回一趟老家,因为老家待着更加得舒适。”郑朝友告诉记者,罐坝小寨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全国美丽休闲乡村。那里接近大自然、宁静祥和、远离都市的喧嚣。能够看到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里,房屋整齐排列、干净整洁,你丝毫不会觉得与现代文明的脱节,相反的所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这份闲适在那里能够清晰的感受到。
作为土生土长的罐坝村人,60多岁的老郑见证了罐坝村几十年来的发展变迁。当记者询问他这几十年来感触最深的变化是什么时,老郑不假思索的回答——房子。
“罐坝最大的变化是房子,你看现在的房子好漂亮,每家每户三层小楼房,屋内又宽敞,有自己的小花园,屋外绿化还有人修剪。”老郑带着记者到屋里屋外看了个遍,还讲起了以前是故事。
“从我记事起,我们家就住着茅草屋,那个时候都很穷,住茅草屋的算一般家庭,有的甚至还住在岩洞下面,生活就是想着吃饱饭,住哪儿都一样。”老郑补充道,“后来家里兄弟姊妹多了,以前的茅草屋不够住,就在原来的地基上修了一个更大的草屋。”
“成年以后分家,我分的田地靠近河边,但是我没分得住处,只有借亲戚的房子住。”说到那些年寄人篱下的日子老郑有些感叹。“我当时就想着有一栋自己的房子。”
后来,靠着打工和亲戚借来的钱,加上乡里乡亲的帮助,老郑终于修起了自己的青瓦房。可是,2013年,琼江一场突袭的洪水把他的瓦房冲毁了。
“洪水退了以后,我再去看我的房子就只剩几堵墙在那里。”老郑说,“正是因为这场洪水,你才能看到我现在的这个住房。”
原来2013年那场洪水过后,太安镇人民政府就决定在罐坝村修建多个农民新村,老郑家被纳入寨子坡小区。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小区目前总占地面积33170平米,总户数100户,每户228平米。公路和人行便道修到家门口,农民新村环境如城里的高档小区,住房似别墅。公共服务也全覆盖,配套完善了水、电、气、讯、路,建有完善的雨污管网、绿化设施。2014年还被评为重庆市农民新村市级示范点。
“以前住草房,现在住小花园洋房,生活方便了,过得也更有滋味。”老郑喜滋滋的告诉记者,“小区旁边就有标准化村小学、休闲广场、超市、卫生室等,平时老伴回来还可以跟邻居去跳一下坝坝舞,放松身心。”
住房是民生之要,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活品质。从“你一间,我一间,茅草屋里冒黑烟”,到“小高层,电梯房,城乡广厦千万间”,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市生活不断提档升级,乡村环境持续改善,居民获得感明显提升。
产业巨变:从传统农业到特色种植
“十点多钟才摘好的,包装好了就直接运过来了,非常新鲜。”中午,潼南江北隆鑫中央大街的水果超市收到了从罐坝村送来的葡萄,色泽红润,新鲜欲滴。超市老板笑盈盈地说,刚采摘下的葡萄,真能吃出幸福的感觉。
二十公里外的罐坝村,亲手采摘这些葡萄的村民孙大姐正在忙碌着。得益于村里的土地流转来的“红利”,原来种植水稻的田地,如今种上了高产的葡萄,孙大姐一脸高兴。
罐坝村土地平坦,土地肥沃,耕地面积有6107.8亩,但传统农业发展空间十分狭小,收益较低。
“之前我们也在家种地,一年累到头,没有几分钱收入,还有可能赔本,不如出去打工来得稳当。”孙大姐说起了以前种地时的心酸。“过去一直种水稻和玉米,但种粮收益有限,一遇天灾还绝收,而且之前交通没得这么方便,人家开车来收粮,粮食也卖不出好价钱。”
近年来,罐坝村开始大规模的土地流转,至今已经流转土地超过4200亩。土地流转达84%,基地农民参合率80%以上。农民不用种地,土地流转建起现代农业产业园后,每亩土地每年能分到上千元的租金和分红。
在家的村民就可以到基地打工,还吸引了600余名农民工返乡就业。孙大姐就是其中之一,她在葡萄园打工,如今每天的工作就是采摘葡萄,包装打包,每月工资2700元。
“水果观光采摘只是我们一个小产业,我们的主业还是蔬菜种植。我们先后引进农龙公司、科光种苗等龙头企业5家,推进蔬菜生产工厂化。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高标准蔬菜基地4000亩,并配套建成蔬菜博览园、农业展览馆等,形成了以蔬菜产业为基础、农旅融合发展格局。”太安镇罐坝村主任谭子成表示。
文化蜕变:从陈规陋习到文明新风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10月10日7点钟,在太安镇蔬菜博览园的小广场前,伴随着经典“老歌”的熟悉旋律,近百余名阿姨在领舞人的带动下,跟着节拍舞动起来,大家一起扭扭腰、摆摆臂、摇摇头、踢踢腿,舞步动作整齐统一,煞是好看。
围观的村民一边喜笑颜开地观看,一边也跟着阿姨们的动作摆动身体。一群小孩也毫不怯场,三三两两地站在队伍的后面,认真地比划着动作。曾经只在城市街头目睹的广场舞,如今已大大方方地走进了村庄,走进寻常百姓茶余饭后的生活。
文春华一边忙着招呼大家参与到广场舞中,一边指导大家的动作。“不光是我们村,隔壁的鱼溅村,还有柏梓镇的都来我们这里跳舞,人多的时候有两三百人,场面壮观得很。”文春华是罐坝村的妇联主席,也是村里舞蹈队的带头人。她告诉记者,每天晚上,小广场上都会聚集很多村民,大家在一起载歌载舞、畅谈生活,有滋有味地度过乡村的晚年生活。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经济发展态势越来越好,市民健身意识逐渐增强,群众文体活动日益丰富。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群众文体活动所需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热爱舞蹈的人开始往户外的公园、广场集中,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着舞蹈带来的快乐。
近年来,罐坝村党支部在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如今,我们潼南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正在快速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文化娱乐活动也不能落下。”文春华是罐坝村有名的“女能人”,能唱会跳还善于组织,于是村支部把发展广场舞文化的重担交给了她。
随着全民健身活动火热开展,良好的文化氛围调动了群众健身积极性,大家逐渐融入进来,队伍从最初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三十几个人,从一点都不会到现在每个人都能跳起来,村里文化氛围悄然改变。以前村民们吃完晚饭后经常是打麻将,如今,已被丰富的文体活动取代参加广场舞活动,既锻炼身体,又加强了邻里之间的交流,融洽了相互之间的关系,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和很多广场舞队一样,我们绝大多数队员都没有专业的舞蹈功底,但是我们一旦跳起舞来,精气神十足,广场舞已成为了我们快乐的源泉。”张阿姨说到,以前忙于农活,没时间跳舞,现在家里的地都流转出去了,我也有时间投入到自己的爱好中了。
农村广场舞红红火火,成为群众健身和表达幸福生活的新方式,“点亮”了农村文化新生活。丢下锄头“舞起来”,传递的是快乐,富裕的是精神,是村民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写照,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广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真实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