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赵晨城
大家都称他们为向火而生、逆火而行的英雄;
大家都认为他们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战神”;
但是荣誉背后,他们有着怎样的艰辛与不易、有着多少的努力和付出。
近日,记者走进区消防支队,在荣誉室里,鲜红的锦旗挂满了整面墙,在那一个个血与火的故事里,一个个蹈火逆行的身影愈加清晰。
一场关于生与死的考验
2009年,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19岁的王国勇应征入伍,成为了家里的“军三代”。握钢枪,上战场,这是绝大多数人来当兵的原因之一,王国勇也不例外。
新兵连结束后,王国勇被分配到潼南区消防支队。“能摸枪吗?”“能!包你天天都能摸到枪。”到了基层他才知道,消防员是不配备枪械的,而班长所说的枪,其实就是水枪!虽心有不甘,但王国勇仍然刻苦地训练,一次次磨练,使王国勇逐渐明白了当什么兵都不重要,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报国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区消防支队的10年时间里,王国勇练就了过硬的体能、技能和铁一般的意志,逐渐成长为一名业务精英。“先进个人”“优秀士官”“优秀共产党员”“三等功”等荣誉证书和奖牌,已经摞得厚厚一叠了。正当王国勇踌躇满志,誓要在报国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2017年发生的一件事,险些断送了他的消防职业生涯……
2017年3月,王国勇和队友们像往常一样积极训练,备战总队一年一度的比赛。在进行百米梯次进攻操的时候,王国勇被意外脱落的水带接口砸中了头部。“当时眼前一片黑,脑袋嗡嗡响。”回想起当时的情景,王国勇历历在目,笑着说,消防员摔跤受伤是常事,也没有在意,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处理,很快又投入到备战训练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国勇头部受伤的地方越发地疼痛。直到2018年7月,他才在战友的劝说下,来到医院进行检查,结果却让所有人震惊了。
“我脑袋里长了一个直径为5厘米的肿瘤,医生建议我尽快做开颅手术。”王国勇指着自己右脑处开刀的地方,云淡风轻地说着。然而,手术情况远比王国勇描述的更加严重。因肿瘤与大动脉粘连,并已经积压到右眼球,手术中很容易造成失明或者大出血,甚至他有可能就下不来手术台了。
这对于一名28岁刚结婚不久的年轻小伙来说,如同晴天霹雳。自己的人生才刚开始,难道就要结束了吗?家里的老母亲、新婚的妻子整日泪流满面,连平时一向坚强的父亲也沉默不语。王国勇一边安慰着家人,一边却偷偷写好了遗书。除了写下名下房产、财产的分配,和器官无偿捐赠外,他重重地写下了这句话:“无悔入消防!”
无悔入消防!这是他用整个青春为之奉献的事业,他热爱并忠爱着,即使这个职业常常让他深陷险境,亦或者失去生命。
幸运的是,经过12个小时漫长的手术,王国勇右脑的肿瘤成功取了出来,家人和战友们都松了一口气。手术后11天,王国勇不顾反对,坚决地选择出院回支队报道。
如果说这次手术是一个考验,那么对于他的考验并没有结束,在消防改革的关键期,头部有伤的他,面临着一个选择,是走还是留?走的话,他定可以选择一个安稳的工作,安享半生;留的话,就还要奋斗在一线,最终,他还是毅然决定,继续奋斗在消防救援一线!
王国勇指着自己因手术而有些许凹陷的太阳穴,打趣地说,“现在丑了,没以前帅了。”秋日的阳光投在他的身上,把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而他挺拔的背影让人感到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安心……
一个关于使命与家庭的抉择
16年来,姚时力经历过太多常人不能想象的危险时刻,用他的话说就是“每次出警,都是一脚在天堂,一脚在地狱。”时间退回到2006年的一天,在城区内的一家气体经营部发生氧气瓶爆炸事故,姚时力带领队员火速到场后,发现整个经营部内一片狼藉。在距门市20米外的马路上,摆着几块氧气瓶碎片。二楼楼板也被震开几个洞,到处是裂缝。
到现场询问后得知,库房内共存有约200只气罐,左库房存乙炔,右库房存医用氧、工业氧、氩气等。这些氧气瓶在当时的情况下随时可能发生爆炸,情况万分危急。姚时力率先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火场。
穿过浓浓黑烟和迎面扑来的火焰,终于发现了氧气瓶的位置,用水枪进行冷却后,他和战友把所有存在安全隐患的氧气瓶转移到了户外的安全地带。在排除了爆炸的危险之后,姚时力再次深入房屋内部进行灭火作战。经过近40分钟的艰苦奋战,大火终于被扑灭了。
姚时力和战友们守护了一方安宁,却很难在万家团圆时,与家人团聚。前不久的中秋佳节,他依然只能通过视频和家人报平安。自18岁那年离开老家后,姚时力就很少回家了。即使是春节,也只能在支队里度过。“每年除夕夜的时候,我们40多个消防员都会围在电视机前,守着看春晚。”姚时力笑着说,但没有一个春晚是从头看到尾的。
春节期间是一年中最易发生火灾的时候,即使是除夕夜,一晚上也能接到二十余次火警。只要警铃响起,坚守岗位的消防员也要在1分钟内整装出发,从一个火场奔向另一个火场。他们的春节,没有团聚,没有新装,没有春晚。他们的春节,在不断响起的警铃和对家人的思念中度过。
“第一次从电话里听到女儿叫爸爸的时候,内心激动得好几天睡不着觉,”女儿的第一声“爸爸”让铁骨铮铮的男儿落下了眼泪。终于熬到休假回家的时候,两岁的女儿喊出的一句“叔叔”却让姚时力感到愧疚和自责。
但是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姚时力每年只能回家一次。所以,视频通话、短信、微信成了他和家人沟通的桥梁。在消防救援一线救援一线的1616年年,他用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安宁,但对家人却充满无尽的愧意。如今,7岁的女儿和4岁的儿子,还有夫妻双方的老人,他们都是最需要姚时力照顾的至亲,可是,这重担却都只能落在妻子一个人的身上。
一边是自己守护一方安宁的使命,一边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家人,这是所有消防员都难以回答的选择题“。自从穿上‘火焰蓝’的那天起,我们的肩上就扛起了无数个家庭。我不再是我,而是守护百姓安全和平安的战士。”姚时力眼神中的坚定让人动容,相信他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一个关于成长和希望的故事
攀爬训练塔、单双杠练习、负重跑……训练场上,消防员们的日常训练正热火朝天。每日,他们都坚持训练,使自己以饱满的状态随时迎接挑战。
“当初我刚加入消防面对国旗宣誓时,我就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来自四川宜宾的25岁小伙赵均,来到潼南区消防支队的时间不到两年,已经展露头角。不懈怠、不畏惧的敢拼敢闯精神,让他不畏心理及生理的层层考验,从刚开始5公里负重跑的30分钟,到现在的22分钟,短短的8分钟体现了他不服输的拼搏精神。从理论学习到体能、技能多方面训练,让赵均在一次次的训练中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消防员。
第一次出警,赵均格外紧张。他仍记得那天在火车站附近参与灭火救援时,因围观群众比较多,自己又是第一次出警,所以干得十分卖力。“一个小时左右我们就完成了任务,看到周围百姓投来的赞许和肯定的眼神,那一刻觉得自己身上发着光。”回想起第一次出警,赵均仍掩饰不住开心。
“消防救援战线,不仅要面对肆虐的火场,还要面对各种救援现场,为陷入险境的人们送去希望。”赵均告诉记者,当你在洪水中抱着小小的婴儿时,当你在火灾现场救出蹒跚的老人时,当你成功劝说年轻人不要轻生时,内心就会感受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虽然进入消防不到两年,但我更加懂得了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的意义,生活在一个安定祥和的国家是我们的幸福。”赵均眼神里的坚毅让人倍感安心。他说,在这里,他收获了战友之间的情谊,收获了成长带来的快乐。在充满火焰与危险的战场上,他们会继续保持冲锋的姿态,留给世界最美的背影。
王国勇、姚时力、赵均只是潼南区消防支队所有消防员逆火而行的一个缩影。在熊熊的烈火中,他们留给我们的是毅然决然的背影;在泱泱的洪水中,他们展现出来的是众志成城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橄榄绿”到“火焰蓝”,他们初心不改,保持铁军本色,将“军魂”刻入血肉、镌入灵魂。面对火灾,,他们冲锋陷阵、蹈火逆行;面对遇险群众,他们毫不退缩,展开生死营救。他们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十六个大字: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
岁月静好,愿消防员每次出警都能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