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社会·综合总第381期 >2019-01-03编印

怀匠心 践匠行 做匠人
一把剪刀剪出繁华盛世景
刊发日期:2019-01-0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张建在创作剪纸。

张建在创作剪纸。


  

全媒体记者 张艺凡

  “剪纸宣纸的挑选很讲究,之前我实验过10种以上材质的宣纸,不断摸索学习,今年开始我尝试将彩剪融合到传统剪纸中,在参加第十期中国民间剪纸高级创研班的时候,来自全国的剪纸艺术家在一起切磋,让我受益匪浅。”张建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他的作品,打包箱装了好几箱,而拿出来厚厚的一摞摞剪纸可以铺满他家的地板好几层。
  “剪纸靠的就是日积月累,行话说‘两天不碰手生’,所以我每天都要思考,有些时候为了琢磨透一幅剪纸,晚上在床上辗转反侧,就算那天没有灵感,我也要动动剪刀找下感觉,不能让技巧‘退休’啊。”
  张建告诉记者,他的剪纸作品每一个都是有寓意的,里面不同图案代表不同的祥瑞祝福,比如鱼是年年有“余”,麦穗是“岁岁平安”,而要怎么样把这些祥瑞寓意融进一幅作品里,其实很考验剪纸人的设计功底,而这样的习惯他一坚持就是30年。

30年潜心剪尽万物春色
  说起来张建和剪纸的相遇可以说是命中注定的,幼年时期张建的母亲在上和镇街道上经营一家租书摊,那个小人书比糖还精贵的年代,他不仅是“坐拥”书海的书籍“富翁”,还是他们街的故事大王,在他小小的一方世界里,奇志怪谈、远古传说、游侠列传还有历史典籍无所不有,张建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将文化的根深种。
  “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因为喜欢书画艺术,就利用暑假期间,在当时的潼南县文化馆少儿书画培训班学习,逢年过节时,看到一些老人剪花纸、剪窗花,我就兴奋得很。”张建告诉记者,有绘画功底的他觉得要是用自己设计的图剪出来的作品肯定更好看。”张建的心灵手巧和勤奋好学,他将生活作为老师,将世间万物作为临摹对象,在刻苦的练习中迅速参透剪纸的要诀。
  后来他离乡去深圳打工,在此期间他仍旧没有忘记剪纸这个支撑他的老朋友,他白天工作,晚上就利用空余时间去字画装裱店当学徒,不但接触了天南海北的书画及剪纸名家,还从中学习到他们的创作技巧。2009年,张建回到潼南,他凭借深厚的剪纸底蕴,创新的艺术思路,创作了近百幅反映家乡风物的剪纸作品,不但在多家报刊杂志发表,同时还先后获得了国家、省市级奖项。
  “在潼南乃至渝西,他可是个剪纸名人,今年我儿子儿媳结婚了,春节的时候我们想讨个彩头,贴点窗花但是不喜欢市面上买那些大同小异的,今年请张老师帮忙设计猪宝宝的卡通形象,希望沾点福气让我们老两口早点抱上小孙子。”家住凉风垭的唐阿姨说,逢年过节大家都喜欢找他讨剪纸,张建也从不拒绝,用心完成。大家都说画到了境界是难辨真假,字练得好那是入木三分,而张建的剪纸则是别出心裁,匠心天成,他剪子翻飞承载了我们儿时的记忆,镂空出祥瑞的祝福,一方剪纸就剪出万物春色。

甘做文化传承“垫脚石”
  “每幅剪纸对于作者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从开始的临摹到现在的创造,也经历了很长的过程,剪纸是个综合艺术,很锻炼人。”张建向记者介绍道,要剪纸首先要有绘画功底,要有空间设计感,对传统民间文化保持敬畏。在剪纸学习到后期进入彩剪时还要有色彩搭配的敏感,学剪纸就是要立长志,而不是常立志。
  当记者问到他子女是否有意向传承的时候,他还是略显落寞地说女儿不喜欢也没有精力做剪纸艺术,所以在家里他还是个“独”手艺人。“你莫看我屋头没有人肯传承我的手艺,但是我的学生遍潼南,有在校老师、在校学生还有一些社会上感兴趣慕名而来拜他为师的,现在潼南的剪纸还是小有名气了,我也有信心把剪纸做大做强。”一说到传承人他马上精神一振。
  “年轻的时候总是想成就自己,现在年纪大了也参明白了,最终是要成就他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你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才是衡量你的标尺,我现在就想为家乡的剪纸发展多做些有情怀、有意义的事。”张建坚定地告诉记者。
  从2014年5月开始,张建先后在太安小学、卧佛镇长兴小学、潼南实验幼儿园、金色阳关幼儿园、上和小学、古溪小学、伊曼艺术学校、新华小学、五桂小学、檬子小学给师生们上剪纸课,把民间艺术带进校园。同时,他还应邀前往四川三台县七一小学,给师生们传授剪纸艺术。至今,张建已给千余名师生授剪纸课;其中也涌现出一大批剪纸艺术佼佼者,他们不但获得不少省市级以及潼南区内的许多奖项,也有不少人成为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为潼南的文化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