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重报看潼南总第394期 >2019-01-18编印

找差距补短板扎实推进城市提升
——访潼南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
刊发日期:2019-01-1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重庆日报记者 廖雪梅

  去年,潼南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建设干净整洁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业宜居宜游的城市。在狠抓大城智管大城细管大城众管方面,潼南有哪些独到之处?今年又将有哪些动作?重庆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潼南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
  重庆日报:潼南区去年在推进大城细管上大胆创新,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能否举一两个例子?
  答:去年,潼南区以巩固国家卫生城区建设成果为抓手,将城区划分为40个网格,持续推行“1名区级领导+1个牵头部门包干1个网格”,城管部门班子分片负责、常态巡查、蹲点处置,一条街道配备两名保洁人员和两名城管队员、一所厕所配备两名管理人员。我们还以购买社会服务方式聘用276名市政协管人员,统筹城管、交巡警、路政等执法力量,建立车辆违停、治超治限等突出问题联合执法机制,执法实效大幅提升。比如,我们在10个重点路口设岗设卡,严控砂石车、脏车等进入城区,还实施了渣土运输定点、定线、定车、定时措施,实现了建筑工地车辆清洗设施全覆盖。
  重庆日报:目前,困扰潼南区城市管理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对标对表市委、市政府对城市管理要求,对应人民群众期盼,我区城市管理还存在不少“短板”。
  一是部门配合联动不够。城市管理工作还处于城管局一家“独唱”的局面,各级部门有效资源尚未得到有效整合,相关案件处置不及时。比如全区管网建设方面,私拉乱接现象尤为突出,建设时不预埋管廊,随意占道开挖主次干道及人行道。“有人管、不好管、无人管、找城管”以及“发现的管不了,能管的没发现”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二是我区城市管理还缺乏市民、社会组织、企业的多方参与,城市管理“大合唱”的格局尚未形成,亟须大力培养市民的城市管理“主人翁”意识。此外,城市管理志愿者队伍不够壮大,作用发挥还不好。
  三是大城智管还刚起步。我区虽然初步实现了以数字城管为基础的城市管理大格局,但大城智管才刚刚起步,尚未构建起全区共享的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智能感知技术运用不够,如桥梁、重要公用设施、景区、文化和旅游资源、危险源、古树名木等基础部件没有实现动态可视的安全监管。此外,我区智慧城市建设受到机制、体制、资金、技术、平台等多种因素制约,城市智慧化建设尚处于萌芽阶段。
  重庆日报:面对上述困惑和不足,今年潼南区将怎样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答:2019年,潼南区将走好产城景融合发展之路,深入对接实施城市提升行动计划,立足建设功能配套完善的高品质城市,围绕干净整洁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业宜居宜游目标,打好“大会战”。按照“干五年、看十年、谋划三十年”的要求,科学编制全域国土空间规划、“双百”城市总体规划,增强城市发展张力。构建大交通格局,贯通潼南大道、潼荣高速,加快建设合潼安高速、东升大桥等重点项目,启动火车站升级改造、通用机场建设,放大枢纽型城市新优势。推进以涪江两岸为主轴的城市有机更新,打造沿江步道和湿地公园系统,加快大佛坝、双坝田园综合体建设,推动金福坝、金福新区高品质开发,提升城市宜居度。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推进城市综合管理,常态化推进“马路办公”,实施“治乱拆违”“街净巷洁”“路平桥安”“整墙修面”“灯明景靓”“江清水畅”“城美山青”七大工程,支持20个镇加强场镇管理,带动村居环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