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总第287期 >2018-09-12编印

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搬新址
群众办事少跑腿 服务群众更走心
刊发日期:2018-09-1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工作人员热心指导市民指纹录入。

工作人员热心指导市民指纹录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李扬)“嬢嬢,请你把食指再往前面放一点,隔远了机器感应不到。”“叔叔,我们这个窗口是办理参保登记的,你要办理的医疗保险在右边第三个窗口……”日前,记者在位于新行政服务中心的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看到,工作人员耐心热情地为前来办理业务、咨询的市民进行服务、讲解。
  “我们以前的社保服务中心就在区人力社保局内,办公场地相对较窄,群众办事也不太方便。”区社会保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结合新行政服务中心搬迁,将社保服务中心搬迁到了新的行政服务中心内。
  据了解,新的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于7月9日正式对外办公,新办公场地总面积约3500㎡。一楼经办服务大厅为群众业务咨询办理集中区,共设置社保业务窗口49个、后勤室13个、便民咨询台1个,入驻科室11个,主要经办业务范围有参保稽核,参保扩面,参保登记、筹资、费用征缴、关系转移、查询和审核;审核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费用;负责定点医药机构审查和审批等;社保档案管理区设在三楼,主要负责业务档案规范化、数字化管理;四楼设有社保办公区10个,负责日常办公审理业务。搬新址以来,新服务大厅秩序井然,群众反映良好。
  “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便民利民和安全保障工作。”该负责人表示,我们始终秉承“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社保宗旨,多措并举开展了服务优化、流程再造和安全管控。规范了管理服务,从参保、支付、监管三个层面进行了领导分工,把住了基金入口、出口两道防线;开展了流程再造,修订完善了《潼南区社会保险局内控工作制度》《日常管理制度》《社会保险业务操作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规范,形成了64项业务具体经办的一次性告知书和45项业务的内容服务指南;进行了简政放权,对照授权审核要求,梳理取消各类证明材料10项,变工作人员和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紧转3版)(紧接1版)拓展了异地就医结算范围,在原有异地住院就医联网结算基础上,顺利将1-6级伤残军人和公务员二次报销人员纳入联网结算范围,解决两类人员异地住院就医报销往返跑难题;畅通了资格认证渠道。
  目前,全区所有社区资格认证布点完成全覆盖,下步将努力推进资格认证网点向各镇街中心村延伸,实现群众选择性就近认证;落实业务领导坐班制度,每天轮换分管业务领导在一楼大厅前台坐班办公,负责群众接待和咨询,服务群众“零距离”;引进银行服务窗口,为群众参保登记、社保卡激活、预存缴费等提供“一站式”服务,节约办事成本,提升办事效率;推行综合柜员制,强化窗口服务人员态度管理和能力培训提升,增强业务办理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