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特别策划总第259期 >2018-08-07编印

浩荡东风平地起正是满帆快进时
潼南民营经济发展迎来【崭新春天】
全媒体记者谭春兰张艺凡
刊发日期:2018-08-0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中防德邦工作人员正在研发新产品。

中防德邦工作人员正在研发新产品。


  

汇达柠檬工作人员正在装箱。

  在潼南高新区汇达柠檬厂区内,一栋栋标准化厂房,一条条生产流水线,一名名技术娴熟的工人,一盒盒、一瓶瓶检验合格的柠檬产品……这里生产的柠檬深加工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迅速销往重庆、北京、上海、广东和湖北等地,还搭上中欧班列出口到俄罗斯。这仅仅是潼南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正值盛夏时节,在广袤的潼南大地上,高新区建设你追我赶,民营资本纷纷注入,民企项目建设踊跃争先,呈现出一派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
  近年来,潼南围绕“四个做大做强”,始终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出台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协调服务,民营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实力日益增强,社会贡献更加突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推动潼南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引擎。

政策给力——全力帮扶 助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政府为了破解我们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让我对企业在潼南的发展充满了信心。”重庆凌峰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亮表示,将借民营经济大会东风,抓住当前大好机遇,走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产业化的经营路子,创优品牌、做大产业,形成集汽车、摩托车、通机于一体的标准化流水生产作业线,努力成为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探索者和推动者。
  近年来,潼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精神,研究部署全区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先后制定了《民营经济发展30条措施》《保护民营经济健康发展16条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在行业准入、用地保障、财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及培训、政务服务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体系,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为加快创业载体建设,潼南突出转型升级,实施“三百三千”人才培养集聚计划,组织企业家赴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开展“4+ X”专题培训和MBA提升培训,每年培养大数据智能化领域专业人才200名。突出要素保障,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广泛深入宣传各项涉企优惠政策,邀请上级领导来潼加强政策解读,“一对一”指导企业,促进民营企业快速发展。
  为全力营造“亲商、安商、护商”良好氛围,我区多部门联动发力,建立健全了部门协同落实政策机制。区公安局制发了《潼南区公安局服务民营经济发展30条工作方案》《潼南区公安局领导干部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工作机制(试行)》等政策文件。建立健全警企座谈和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累计召开座谈会16场次,走访企业152个次,开展上门服务313人次,为企业解决难题45个。同时,严厉打击犯罪,维护企业权益,接办涉企刑事案件20起、行政案件55起,行政案件办结率达100%,得到民企企业负责人的高度赞誉。
  区工商局多措并施,持续深化“多证合一”改革,全面推行“三十一证合一”,实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推行网上办、马上办、随地办、辅导办“四办”服务机制。今年以来,新增注册商标481件,全区拥有注册商标3248件。让民营市场主体开办更加便捷,让民营市场主体发展更有信心,让民营市场主体成长更有活力。

政府助力——深化“放管服”改革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潼南始终坚持发展环境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高质量发展需要更优的营商环境,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以“刀刃向内”的决心,让企业“轻装上阵”,让企业轻松办事,让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从前我要带着几百页、甚至上千页材料去窗口提交,现在坐在公司,用电脑就可以轻松完成。”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经办人通过潼南网上办事大厅向主管部门提交了承包资质申请。他告诉记者,在网上办事大厅,首先找到申请资质的办事指南,所需材料和申请步骤一目了然。“提交的第二天就收到建委出具的审查意见,列明需要补充和说明的事项,按照要求整改后很快就通知我可以取证了,非常方便,我今天就是来拿证的。”这位经办人说。
  “立足我们的工作职能,服务重大项目,为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区工商局驻行政服务中心窗首席代表告诉记者,他们开通绿色通道,实行跟踪服务,对企业采取一对一指导,确保整个登记注册过程合法规范。
  近年来,我区不断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拓宽发展空间,全面投用区行政服务中心,实施行政流程再造,审验后置,服务前移,明确具体操作规范,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服务企业上来。建成标准化行政服务大厅,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做好服务企业的“加减乘除”法,进一步简政放权,切实为企业减轻负担,以政府的工作效率换取企业的发展效益。
  近期,各单位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开展“晒承诺,见行动”系列活动,主动接受民营企业监督,简化投资项目审批手续,探索“多图联审”“联合验收”等新模式,开通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网上受理、办理、监管“一条龙”服务,努力做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构建行政审批只跑一处、只跑一次、原则上一天办结、一次性告知、一网通办“五个一”服务机制。加快清理取消无谓证明和繁琐手续,行简政之道、除烦苛之弊,让企业真正感受到高效、公平、便利。

企业用力——创新驱动发展 提升核心竞争力

  民营经济活则全局活,民营经济强则全局强。潼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政策落实到位和营商环境愈渐优越,也激发了广大民营企业家在潼南创新创业的激情和活力。一大批民营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营销创新,把主业不断做精做专、做强做久。
  “要么靠创新的东西打天下,要么就不搞了。”中防德邦防水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程明言之凿凿地说。中防德邦防水有限公司成立短短2年时间,投入数百万元研发资金,致力于开发新产品,开发出以“德克渗”系列产品为典型代表的反应型防水产品。最新技术已经被批准为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设计,于今年3月1日开始实施。重庆市科委公布的2018年第一批、第二批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中,重庆中防德邦防水技术有限公司也赫然在列。
  “我们公司现在主要生产的是建筑业铝膜板、PC工艺生产及配件等新型建筑施工材料。它是在楼房建造过程中代替老一套的竹木模板及钢模板支撑的新兴产品,既省时省力,又环保节能。”新久融科技公司的董事长唐华强告诉记者,公司产品不仅符合国家住建部、国家木材节约中心提出的建筑业模板产品应采取“以铝代木、以铝代刚”的指导方针,也是住建部“2010年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推广的产品之一。
  “所有创新的主体实质上都是人才,没有人才的主导性参与,这些创新都不可能发生。”正峰电子有限公司工程部研发主任告诉记者。公司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测试技术中心及实验室,配备一支专业理论深厚、生产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其中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核心研发人员7名,至今有13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获得国家专利局证书,另有15项发明专利正在公示阶段。不仅有能力同时开展数个不同方向的新材料研究,也能为客户提供从材料到器件的整套开发解决方案。
  潼南电子商务协会会长钟洪介绍,当前,电商协会不断探索媒体+电商产业模式,与潼南区传媒集团强强联手,开放平台建设,最大限度地为用户需求提供贴心服务。之后协会也将利用AI大数据资源体系,整合潼南零售流通企业,开展线上业务,准确提供个性化购物体验,积极参与精准脱贫,将脱贫和电商结合,利用媒体+电商的方式打造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
  广大民营企业家们在潼南展开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探索实践,掀起了民营经济全面创新改革热潮,推动了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了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发展蓄力——打造产业集群 结出硕果累累

  如今,走进潼南高新区的各大民营企业,满眼苍翠的大片绿地,绿树掩映的现代化办公大楼,科学布局的功能分区,到处洋溢着清新自然的气息。在全区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热潮下,一个个企业从落户生根到开花结果,迸发勃勃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我区围绕“四个做大做强”,着力强化招商引资,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区的一号工程,持续推进“四个一批”,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做大做强民营经济总量。YOTA3双面屏阅读手机、与德通讯、迪信通、埃斯顿机器人、嘉华智能、红星美凯龙等一批优质民营企业和项目落户潼南。
  目前,我区的民营企业已形成智能手机与智能终端产业、智能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天然气综合利用及精细化工产业、农产品深加工及绿色健康品产业、大众消费品及特色轻工产业、环保科技及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和现代服务业“6+1”产业集群。
  顺应发展趋势,紧扣时代脉搏,我区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截至2018年6月,潼南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43899户,占市场主体的98.55%;2017年底民营经济增加值224.21亿元,占GDP总量的68%;纳税15.36亿元,占税收的74.46%,吸收就业务工人员90%以上。
  此外,我区还始终注重民企创新平台布局,先后搭建了小微企业孵化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基地、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等,多元化创新创业载体硕果累累。目前,已创新区级众创空间3个,新认定市级研发平台6个。据统计,已组织申报重庆市级以上科技项目24个,获科技部立项1个、重庆市科委立项9个;组织征集区级科研项目75项,区级科技进步奖励成果24个,推荐获奖成果14个。
  浩荡东风平地起,正是满帆快进时。当前,我区正在加快制定出台《中共重庆市潼南区委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中共重庆市潼南区委重庆市潼南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实施意见》,潼南民营经济发展又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到2022年,潼南全区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将达到6万户以上,其中民营企业2万户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0%左右,创造税收占全区税收收入比重达到80%左右,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达到90%左右。民营经济将成为推动潼南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成为创造潼南高品质生活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