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总第277期 >2018-08-30编印

河畅 水清 岸绿 景美
潼南以河长制促进“河长治”
全媒体记者 李扬
刊发日期:2018-08-3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8月29日清晨,在上和镇滨江文化广场,数十位居民有的沿着步道散步,有的在健身器材上锻炼。站在河堤上望去,清水潺潺流过河道,不时可见鱼儿跃出水面;浅水区里,色彩艳丽的水生花卉争奇斗艳,亭亭身姿随风摇曳……
  这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是我区近年来实施河长制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区严格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把河长制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发展问题和重大民生工程抓紧抓好。

高效推进河长制
  自上任村级河长以来,每周三,都是周全林巡查鹭鸶溪河的日子。清漂、查看排污口……他将负责的河段一步步从头走到尾,一丝不敢放松。
  “特别是去年发生了故障的污水处理厂,现在每周我都还要去看一次才放心。”周全林回忆说,当时接到高桥村河段义务观察员报告说生活污水已从排污口自排而出,影响了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对此,周全林第一时间联系维修人员赶赴现场,及时抢修,有效遏制了生活污水污染周边环境。
  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高桥村污水处理厂故障得到如此快速地处理,正是得益于龙形镇常态化的监管巡查制度和严格的河库管理保护机制。
  自实行河长制以来,龙形镇就明确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担任镇级河长,各相关领导任各河流河长的责任体系。同时,设立镇河长办公室,建立河长制考核问责、河长会议等制度,切实履行河库管理保护的主体责任,使境内河流水质得到明显提升。
  “我们把推行河长制、保护河库健康作为当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我区已构建起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库管理保护机制。

一河(库)一策
  走进双江古镇,潺潺的双江河绕城而过,古镇内引流的河水清澈可人。(紧转2版)(紧接1版)不少居民被这美丽河畔所吸引,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或畅谈闲聊,或漫步河边。河岸整齐,水清见底,满目葱茏……一种自然之美、和谐之美映入眼帘。
  自河长制全面实施以来,双江镇积极落实河长制工作任务,加强生态清淤与河道、河岸垃圾清除,建立河流保洁长效机制,取得明显成效,赢得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
  实际上,不仅是双江河,针对不同河库,我区各级河长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切实制定详细的河库防治、管理、保护方案,全面推行“一河一策”“一库一策”。
  我区有大小河流136条,其中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市级河流2条,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区级河流14条,镇级河流64条(含人工运河),村级河流56条。有各类水库74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青云水库、从刊水库)、小(一)型水库16座、小(二)型水库55座、人工湖1座(鹿鼎湖),山坪塘6216口,石河堰830节……多样化的水资源助推了全区社会经济发展,但因其流域范围、周边环境、综合功能各不相同,水文水情、纳污能力和污染状况也各有差异。如何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全面推进河长制需要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摸清家底、分类施策、综合管护,立足不同地区不同河库实际,我们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因河施策,着力解决河库管理保护的难点、热点和重点问题。”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说。例如,对生态良好的河库,要突出预防和保护措施;对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的河流,则要强化水功能区管理……

努力实现“河长治”
  我区大小河流上百条、千余公里,全区已设置河长510名,其中区级河长16名,镇级河长146名,村级河长348名,实现“一河一长”全覆盖。设置库长131名,其中区级库长3名,镇级库长57名,村级库长71名实现,实现“一库一长”全覆盖。但单靠河长、库长一人单干,力量毕竟有限。如果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则将形成合力,为“河畅、水清、坡绿、岸美”注入长久的生命力,真正实现“河长治”。
  为此,我区在打好内部“组合拳”的同时,也勤练外部“联动拳”。
  目前,我区已积极探索环保市场化机制,为各类资本参与河库管护创造有利条件。其中,企业方面既要主动开展技术改造,采取绿色清洁的生产方式,努力减少污染,也要积极参与河库管护,为水质监测、河道养护、污染治理等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在社会方面则通过搭建河库信息平台、聘请社会监督员等方式,畅通群众环保诉求表达的渠道,鼓励群众开展监督。通过宣传引导,切实提高全社会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支持河库管护志愿者队伍发展,推动河库管护成为人民群众的行动自觉……党政领导领衔的“河长制”,正在与成千上万“民间河长”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互推互促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