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总第271期 >2018-08-22编印

扎根农业 成就梦想
刊发日期:2018-08-2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生姜喜获丰收。

生姜喜获丰收。


  

全媒体记者 李扬 张艺凡
  重庆旭源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潼南首家挂牌上市的农业龙头企业,改写了我区无农业企业挂牌上市的历史。陈洪华代莉夫妻——
  干净利落的着装,从容大气的微笑,斯文里透着干练、干练里带着儒雅,这是记者见到旭源农业董事长代莉时的第一印象。
  2007年10月,代莉和丈夫陈洪华成立了重庆旭源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源农业)。旭源农业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5年9月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挂牌上市,成为潼南区首家挂牌上市的农业龙头企业,改写了潼南无农业企业挂牌上市的历史。旭源农业坚持“情系三农、科技为先、铸就精品、回报社会”的企业宗旨,以西南大学、重庆市农科院、重庆市文理学院为技术支撑,自主研发的“蜀指”牌无筋生姜(仔姜),“罗盘山”黑猪等农产品十分畅销,市场前景广阔。其中:“太安鱼”品牌被誊为“中国著名品牌”,“罗盘山”黑猪荣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木材老板转型搞特色农业
  “1987年,我们在重庆自办木制品加工厂,为了进一步扩大销售,1994年成立了木材经营部,并于2002年在五里店成立重庆贤宏木材包装制品公司。”代莉告诉记者,2005年10月,塘坝镇党委、政府联系到她们,邀请她们回潼南发展。“当时我们两口子一合计,觉得自己本来就是潼南人,加上搞木材生意也赚了一些钱,所以对于回到潼南发展还是很期待的,特别是塘坝镇党委、政府也向我们发出了热情的邀请。”代莉回忆说。
  代莉告诉记者,她们回到潼南后,就在塘坝镇成立了重庆市宏贤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继续从事木制品加工与销售。“在潼南扎根后,我们发现当时的县委、县政府正大力发展农业,就觉得机会来啦!顺应国家农业产业政策,抓住潼南改革创新之举,2007年,我们成立了重庆旭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近年来,旭源农业先后在塘坝、新胜、花岩、太安等地流转土地2000余亩。依托西南大学、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等院校科研技术力量,大力发展罗盘山生姜、矮株密梨等特色农业种植,发展罗盘山黑猪、优质鱼类养殖,以及蔬菜精深加工。
  “2017年,我们公司的产值已经超过3000万元。”代莉的丈夫、旭源农业总经理陈洪华表示,目前旭源农业拥有标准化本地黑猪养殖场地4000平方米,配备标准化养猪设备,年产仔猪10000头以上。生姜种植基地3000多亩,其中“蜀指”牌生姜产于新胜镇境内海拔400米以上的罗盘山,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公司现已成功注册了“蜀指”牌生姜、“罗盘山”黑猪两大驰名商标。

抢滩资本市场提升竞争力
  2015年9月,旭源农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挂牌上市,获得股权代码207728。“旭源农业的成功挂牌上市,走上了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现代化企业发展道路,是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深远意义。在资本市场挂牌也是潼南农业品牌实力发展的一张名片,能够快速提升企业知名度,增强资本市场对企业的认知和推动,也有助于旭源农业寻求发掘更多的投资或融资渠道。”区农委负责人表示。
  代莉告诉记者,近年来,旭源农业按照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结合正在开展的“三转四升”工作和“三创新两提升”工作,目前已经完成股改升级工作,正在积极筹备OTC成长版挂牌上市相关事宜,有望明年6月之前OTC成长版成功挂牌上市,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利用产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我今年在旭源农业领了3头黑猪回来养,现在小的有150斤左右,大的也有190多斤,年底都可以上市卖了。”新胜镇钟峰村村民老陈告诉记者,他养的这3头黑猪今年赚3000元,完全没有问题。
  “我们公司的黑猪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喂养,一种是由公司的工人在基地进行喂养,另一种是通过农户代养的方式,农户将黑猪仔免费领回家,我们提供技术支持,养大后公司再以不低于市场的价格进行回购,确保农户收益稳定。”陈洪华说,截至目前,旭源农业已成为具备罗盘山黑猪宰杀、蔬菜及食品加工、冷冻冷藏、物流配送、网络营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企业,成功带动250余户农户从事以罗盘山黑猪、罗盘山生姜、小龙虾等为主的特色种养殖业,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记者在旭源农业位于太安镇罐坝村的小龙虾基地看到,几名工人正在打捞池塘里的小龙虾。“现在池塘里的小龙虾已经卖得差不多了,工人们正在进行最后的打捞。”代莉告诉记者,今年他们一共养殖了100多亩小龙虾,销量非常不错,现在已经基本上卖完了,产值接近200万元。
  “代董事长,你们这些虾塘是以多少钱一亩的价格从群众那里流转的呢?”正在打捞小龙虾的师傅黄国华听到记者与代莉的对话时,黄国华一下子插话进来,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记者同志,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你,我觉得我最有发言权。”
  黄国华说,他和老伴都已经60多岁了,儿子和儿媳妇都在广东那边打工,自己和老伴则在家里带孙子。以前旭源农业没到村里来的时候,他们一家的田地都是荒着的。旭源农业来了以后,他们家以每亩700元的流转费,把3亩多田地流转给了旭源农业,然后自己和老伴还在公司打工,平均算下来每个月两人有3000多元收入。“这样算下来,我们一年就有30000多元收入,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哦!”

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
  代莉告诉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喜欢到健身房的跑步机上锻炼,强身健体。但水里的鱼儿也恋上“跑步机”,对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是闻所未闻的新鲜事儿。
  在旭源农业位于太安镇罐坝村的基地里就有这样一片鱼塘,通过增氧、加速水流,把鱼儿养在“跑步机”上,顶着水流游动,进行“有氧健身”。
  “一个养鱼槽就是一台跑步机。”代莉说,这个鱼塘占地40多亩,共修建了6个面积各100多平方米的水泥养鱼槽。养鱼槽呈长方形,每个长25米、宽5米、深2.5米,面积125平方米,容积312.5立方米,槽顶安装有增氧泵,每个槽边安装有自动投料机。
  记者在现场看到,养鱼槽里的水一直在流动,鱼群逆流而上,好比一直在“跑步机”上跑步。
  “这种新型的养殖方式低碳、高效、生态、环保,是高密度循环渔业养殖的新技术。”代莉介绍,一个养鱼槽面积虽然只有125平方米,但每平方米的水体可以产出成鱼100多公斤,以半年为一个生产周期计算,鱼产量比常规的养殖方法提高了5倍左右。同时,和传统的养鱼方法比,还能节省很多人力。
  但是,鱼儿在高密度的水环境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跑步养鱼法”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呢?针对记者的疑问,区农委农业水产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杜朝晖介绍,养鱼槽里的增氧机发挥了重要作用,增氧机工作时既送氧气又搅动水体,既把死水变成活动的水,又使水层的含氧量达到均匀。
  杜朝晖表示,这样高密度养鱼还能有效处理好养鱼废料问题,废料包括鱼粪和饲料残渣。因为安置在养鱼槽底部的吸附泵能将饵料残渣、鱼儿排泄物,通过管道输送到岸上的沉淀池加以沉淀。“沉淀物是优质的有机肥,而沉淀后的清水又沿管道回流到养鱼槽里再利用,实现了循环用水。”
  杜朝晖说,经过吸附泵作用后,仍有少部分废料渗入鱼塘水体中产生浮游生物。他们便通过放养专食浮游生物的白鲢、花鲢和在鱼塘养水生植物的办法来净化水质,保证水体新鲜。
  目前,这项低碳、高效的养鱼新技术正成为我区渔业养殖的新亮点,不仅有利于大幅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还可实现排污接近于零,大大提升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