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硕电子生产车间。
今年以来,潼南紧扣“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做大做强做优以工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发展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促使潼南工业迈上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全力实施智能化改造升级推动效率变革
如何进一步升级和壮大潼南6+1产业集群,继续保持发展优势,并实现高质量发展?潼南给出的回答是:实施智能化改造升级,推动发展效率变革。
当前,潼南以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为抓手,加快培育智能产业、提升智能制造、普及智能应用,已经形成了一批重点项目支撑,重庆市捷佳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重庆市捷佳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汽车零部件关键技术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生产的汽车传动轴部件,由于质量可靠,安全性能高,在业内得到广泛认可,是长安福特、东风小康、长安铃木、江铃、北汽银翔等多家知名车企零部件指定供应商。
“我们现在每天可生产三槽壳和轴杆1.2万件,月生产量可实现35万件,2017年产量超过300万件。”公司生产部负责人马东说,公司的每台设备都会将数据传输到总控室,整个车间自动连线,不需要人工去操作,产品从第一道工序,到最后一道工序,全程实现智能化掌控。
马东介绍,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该公司获得了包括轻质传动轴、龙门式棒材切割机在内的18项实用新型专利。根据厂房生产需要,公司还将在一期厂房的基础上建立二期厂房,不断提高产能。
走进新久融公司的生产车间,本以为很热闹的车间,却没看到几个工人。“目前公司正在实现智能化生产,代替工人作业的,正是这个智能化机器人。”车间负责人指着眼前的机器人向记者介绍,这款机器人名叫双机器人铝模板焊接工作站,是2017年引进的智能化设备,主要用于铝膜板的焊接、切割等。
据了解,这款机器人的工作效率不但高效,也能给企业节省很多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平时一个工人3天的工作量,机器人只需一天就可以完成。与传统人工操作相比,智能化机器人的操作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产品质量也明显上升。
这两家企业正是潼南全力实施“机器换人”等智能化改造的一个缩影。以新技术应用促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以新产品创新提升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通过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改造和生产产品的智能化升级,潼南工业焕发蓬勃生机!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数据智能化正是潼南工业当前着力向前发展的风口。
昨日,记者走进位于潼南高新区的重庆奥尔玛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厂房,看见24台高速CNC设备正在加工GIMI投影仪外壳,而控制这24台设备的员工只有2人。平均48分钟一台铝制外壳即可加工完毕,2个人24台设备一天可生产400套产品。
重庆奥尔玛是一家专业开发、设计、制造、销售手机配套件、汽摩金属配件、精密铸造、精密模具为主业的高科技企业,总投资超过6.6亿元人民币。
“我公司主要以加工手机零部件为主,一期投入高速CNC设备400台,年总产值约3亿元,全年实现总税收20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计划二期投入资金5.1亿元,自建厂房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主要生产手机、笔记本电脑、汽摩等金属配件,项目达产后年产值15亿元,实现税收1亿元。
“我们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链关键环节构建企业矩阵,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配套水平,已经初步形成了从研发、制造、营销到服务的智能制造链条。在潼南区高新区,像重庆奥尔玛这样的智能装备及机器人项目目前共有20多个。”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17年以来,潼南瞄准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前沿,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加快原有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步伐,目前初步形成了从研发、制造、营销到服务的智能制造链条,构建起以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无人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VR)、3D打印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目前,国内手机代工行业排名前三的巨头企业与德通讯去年底落户潼南现已实现投产,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驰硕电子瞄准智能太阳能路灯等智能终端市场新蓝海,公司生产光伏组件、led路灯、锂电池等应用于道路照明、太阳能发电系统及电动汽车领域的产品,部分产品还远销东南亚、非洲等地区。
如何让“新旧动力”混合驱动,让已有的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潼南大力引进智能智造产业,让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先进制造升级,推动经济动力变革。
科技运用催生潼南智造
推动质量变革
“我们以前都没有品牌保护意识,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企业在申请专利方面取得很大成果,目前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6项。”重庆凌峰橡塑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甲对记者说。
据区科委副主任谢强介绍,从2017年4月获批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以来,潼南区整体工业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有了大幅提升,过半工业企业开展了专利申请、商标注册。涌现出一批以“汇达柠檬”、“凌峰橡塑”等为代表的自主知识产权强企,为潼南区营造良好创新氛围注入了活力。
“从今年起,我们将加大对发明专利申请的政策倾斜,对申请的发明专利进入实审阶段后给予0.15万元/件的一次性资助,授权后再给予1.85万元/件的一次性资助,这也是我市给予单件发明专利一次性资助额度最高的区县。”谢强说。
今年上半年,我区引入猪八戒、鼎慧峰合等多家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深入潼南区各有关企业,开展专业培训和托管服务;聘请重庆腾信代理记账有限公司为全区科技型企业提供代理记账服务。根据市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1—5月,潼南区完成专利申请557件,专利授权447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55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56件……
6月21日,潼南无人系统(无人机)产业园企业入驻签约仪式在深圳举行,深圳酷农无人机产业开发应用有限公司、河南三合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签约落户潼南。
7月19日,潼南区招商推介会在成都市举行,四川省重庆商会等商会负责人、180家企业负责人参加,签约项目20个,协议引资66亿元,涉及油品一体化、建筑钢模生产基地、共享家居产业园、四星级酒店、康养中心等领域,潼南成为企业家们事业发展的新空间、干事创业的新舞台、耕耘收获的新天地。
7月27日,IBM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在我区正式启动运营,开启我区“智创”新篇章。
据了解,目前,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已经与阿托米克科技、凯瑞和能源、清徽节能环保等16家企业签约,将在智慧能源、智慧材料等方面展开合作。“我们之所以选择与潼南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签约合作,因为目前人工智能是当前企业向更高精尖发展的一大趋势,正好人工智能也与我们公司所需要的技术等方面相符。”重庆凯瑞和能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科技运用催生潼南智造,大数据智能化正成为潼南工业发展的新动能“密码”,推动潼南工业更高质量发展。当前,潼南正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要求,着力推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的产业升级,以智慧城市为基础的应用示范,在发展中,潼南没有忽视自身短板——新兴产业规模较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投入强度低……广大干部群众正在沉心静气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