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治华精心作画。
家住双江镇木井村的夏治华师傅今年已经65岁,从1990年学艺出师后,他走南闯北,足迹遍布重庆乃至半个中国。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夏师傅和糖画,一起历经了生活百态、社会变迁。28年来,他一直坚守传统手艺,熬糖稀绘出大千世界,各色有趣鲜活的事物,都在他的勺下妙勺生花。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以糖做成的画,它亦糖亦画,可观可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只需白糖些许、碳炉一架、熬糖的小锅一口、铜勺一只,夏师傅往那小桌旁一坐,便能在案板上绘出鲜活的“能吃的画”。
28年坚持摆摊卖糖画
一辆三轮车、一块石板、一个煤炉、一个转盘……这些简单的“道具”吸引了不少人围观。“爷爷,这‘蝴蝶’多少钱一个?”每到人流高峰期,潼南重百商场楼下的巷子里就会挤满慕“甜”而来的孩子。
只见夏师傅留着平头,穿着浅色棉布短褂,正伏在案几前,将白糖熬制的糖稀用铜勺轻轻挑出,在石板上一番龙飞凤舞,几秒钟的功夫就绘制出一只活灵活现的蝴蝶。当造型完成后,粘上竹签,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便完成了。
提起学习这门传统技艺的初衷,“那些年大家庭人口多负担重,一家人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年年都会借粮食吃,就想学一门手艺养家糊口。”夏治华回忆说,那时糖画很流行,再加之本地画糖画的师傅不多,于是,他就看中这一行,跟着一位糖画师傅学了这门手艺。
夏治华说,为了靠糖画手艺让家人过得更好,这些年,他走南闯北,摆摊卖糖画,无论严寒酷暑都没停歇过。每年逢年过节,都是他最忙的时候,也是生意最好、赚钱最多的时候。“一晃过了28年,这门手艺真成了我的铁饭碗。”夏治华高兴地说。
“最多的一天,我卖过300多个糖画。”夏治华说,现在上了岁数,很少出远门,再加上潼南的各种节会多,他就在本地摆摊挣钱了。
糖画制作看似简单讲究多
糖画是怎么制作的?夏治华说:“完成一个糖画造型看起来简单,其实,从选择原料到制作成型,其中有很多学问,熬制糖稀的流程就有不少讲究。”
“您看着轻巧,这里面的功夫可不小。”夏治华说,做糖画关键是熬糖。一斤白糖加一两水,放锅里细细熬着,既要把水分熬干,又要将糖稀熬成焦糖色。功夫不到家的人,温度掌控不好,很容易熬糊,糖稀就会发黑发苦,这可是要熬上很多年,心里才能有数的。夏治华摊开自己满是烫伤痕迹的手,旧疤上面添新疤。他说,一个不小心,就会把自己烫上一个大口子。
熬过的糖稀凝固成一大块,把它敲碎,就可以存起来慢慢用了。需要时,放小锅里慢慢化开,用铜勺在铝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不同造型。夏治华表示,糖画的糖丝要粗细均匀,画糖画讲究一气呵成、张弛有度、干净利落。
一勺糖“画”出大千世界
“在制作造型的过程中,成像逼真是一方面,为了保持糖画的连贯,作画的手法必须要利落,手慢了糖画就毁了。”夏治华说。
记者看到,夏治华的摊位前摆放着一个彩色转盘,转盘上绘有多种动物、花鸟图案。“拨动指针,尖的那头停止转动后指向哪个,我就可以给你做哪个。”夏治华笑着向驻足的行人解释。
在糖画案板上,一个个动物造型活灵活现,而夏治华所用的工具只有一只勺子和一把铲刀。只见夏治华神情严肃地用小汤勺舀起浓稠的糖汁,在石案板上飞快地来回挥舞,一个小兔子、小螃蟹不到20秒便成型,一条腾飞的龙和一只开屏的孔雀则需要花费40秒左右。完成造型后,夏治华立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并粘上竹签插在塞有泡沫的塑料瓶里,“这个动作一定要快,不然很难保持形状的完整。”
这些糖画因大小和制作复杂程度不一,价格在1—8元不等。“每天做几十个,就放学后那会儿就可以卖完。”夏治华告诉记者。
手艺易得匠心难传
夏治华说,糖画的手艺人就数我们这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最多了,正赶上改革开放,出去能挣钱,交通也越发便利。那时,我们手艺人到了某个城市后,相互分开,各自骑着自行车,一个镇一个镇地赶场,到不同校门口摆摊,学生放寒假前回家乡。”夏治华说,背井离乡也是为生活所迫。
夏治华回忆说,那时走街串巷,围观的小孩经常把摊子都挤歪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能挣百来块钱。也许是长期和小朋友打交道,夏治华笑得跟个老顽童似的。他说,他刚出来谋生活时,校门口都没有小店。随着生活越来越好,街边小店越来越多,小朋友生活的色彩越来越多,像糖画这类的传统老手艺却渐渐褪色了。
“二十一世纪初,是糖画最沉寂的时候,和我同期的多数手艺人都转行了。”夏治华说,现在国家对这些民间手工艺越来越重视,糖画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愿意来学这门手艺人的真的不多,除了自己前些年收的徒弟,现在一直没有人再愿意来学这门手艺。言语间,夏治华对糖画艺术的传承有些隐忧。
“现在生活越来越好,要是身体允许,我还想再干个七八年。他们学生放假,我也休息,自己给自己安排双休,并不觉得累!”提起现在的生活,夏治华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