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龛组织志愿者支援桂林双坝灾后重建。
洪水退去后的桂林双坝。
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在开展消杀防疫工作。
工人们在做恢复施工前的准备。
区旅投集团组织人员在大佛寺景区开展清淤工作。
奋起自救 重建家园
李 扬
20年一遇特大洪水过境后,到处都是挥汗忙碌的身影,到处都是紧张工作的场面……广大干部群众争分夺秒清淤保洁、抢修线路,抓紧时间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潼南人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三块石精神。面对“7·12”过境洪水,受灾群众不等不靠、自立更生,区级各部门、未受灾镇和社会各界人士也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第一时间投入到抗洪救灾、生产自救之中。
几天来,灾区群众和全区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谱写了一曲抗击洪灾的英雄壮歌。这种在灾难面前所迸发出的精神力量,令人动容,成为人们抗洪救灾的巨大动力,保障了抗洪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受灾群众在抗洪救灾中所展现的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勤劳勇敢精神,反映了103万潼南人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力量所在。
灾难是暂时的,希望是永恒的。当前,恢复生产、灾后重建的任务仍十分繁重,我们要继续发扬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生产自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要引导受灾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在全区人民支持下满怀信心重建家园,创造美好生活。要动员全区各级组织、社会力量和志愿者参与帮助灾后重建,齐心协力共度难关。要大力宣扬干部群众面对灾害敢打敢拼的高昂斗志和积极作为,提振全区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精气神,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凝聚强大动力。
水退人进 这里仍然是“战场”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浪郑三清郑圆)7月13日,涪江洪水消退后,日前被洪水淹没的潼南大佛寺景区留下大量垃圾和淤泥,区旅投集团、大佛寺景区管委会和当地社区迅速组织人员对景区开展清淤工作。
记者在现场看到,由100余名干部群众组成的清洁队,分为多个小组,在多个景点开展清淤工作。大伙儿用扫帚清扫洪水退去的地方,同时用高压水枪对地面上的淤泥进行清理,还配合铲车将厚重的淤泥、杂草和垃圾铲入垃圾车,干得热火朝天,虽然房屋内的淤泥深、脏、臭,且天气闷热,但清淤人员仍然不畏艰苦,始终奋战在第一线。
“虽然气温高,天气闷热,但大家表示要以最快的速度把景区清理干净。下午我们还将增派100余名清淤人员和几辆铲车,确保早日完成清理工作,恢复景区对外开放”。区旅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由于洪水消退缓慢,景区内部分低洼地段被洪水浸泡,清淤工作进展将会受洪水影响。清淤工作完成后还将第一时间对景区进行消毒防疫和设施修复工作。目前,潼南大佛寺景区开放时间尚未确定。
洪峰过后电力抢修恢复工作正在进行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吴鑫袁)“来电了!来电了!”昨日,桂林街道双坝社区居民奔走相告:“没想到灾后这么快就恢复了供电,感谢潼南供电公司为我们送来了光明。”
为了让受灾居民早日恢复正常供电,7月13日上午,国网潼南供电公司组织安排人力和相关物资抢修电力设施。上午9:00,记者在双坝社区看到,潼南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冒着酷暑对受损线路进行抢修。据了解,针对本次洪峰过境,该公司对辖区内291个变压器和151个专用变压器实施停电避险,39569户居民因此被停电。洪峰过后,立即组织了12支队伍,近600名工作人员,84台抢修车,开始全面抢修复电工作。
截至13日下午4:00,已有3条10千伏线路全面恢复供电,有近一半的变压器台区、近20000户居民已恢复供电。下一步,潼南供电公司还将对沿江受灾的镇街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修,力争15日全部恢复供电。
水退到哪里 清淤防疫就到哪里
全媒体记者李扬
嘹亮的劳动号子、忙碌的清淤身影、川流不息的运输车辆……7月13日,桂林街道吹响了洪灾后恢复重建、生产自救的集结号,努力将洪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目前,桂林街道双坝社区、小舟村受灾群众积极投入灾后生产自救,社会各方积极援助,救灾工作进展顺利,灾后重建工作井然有序,救灾工作进展顺利,目前道路基本输通,水电抢修正在稳步进行,群众吃穿住行均有保障,道路清淤工作也在有序进行。
清淤保洁在行动
“一二三,起!”数把铁锹一齐用力,沉积在屋内的大块淤泥和碎石被大家合力铲起。7月13日,在桂林街道双坝社区、小舟村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
双坝社区居民老刘告诉记者,街道不仅组织了党员干部、志愿者来帮助我们,区里面的部门、其他镇街也组织了很多干部来帮助我们清淤、打扫卫生。“这些来帮助我们的干部很用心,把我们受灾群众的事当成了自家的事,我们很感动。”老刘如是说。
“再靠左一点,再靠下一点。”桂林街道副主任曹用用嘶哑的声音指挥铲车在双坝社区的公路上清铲垃圾。双坝社区居民吴建军告诉记者,街道的干部一大早就过来了,和我们一道清淤保洁,清除马路的淤泥,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
据悉,在此次洪峰过境期间,双坝社区很多农房被洪水浸泡,坝上的蔬菜、水稻等农作物也被洪水淹没,是我区受洪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洪峰过境后,我们密切关注水情变化,13日一早,随着水位减退,疏散撤离的群众陆续回到家中开始灾后自救。”桂林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军介绍,从洪峰过境后,我们就开始筹备灾后重建工作,在洪水减退后,我们第一时间组织机关干部、志愿者等力量和受灾群众一起,开展了清淤保洁工作,同时区里很多单位和其他未受灾的镇也组织党员干部过来支援我们,洁净的环境。当日,共有党员干部、志愿者、社会人士等共计500余人出动,清理淤泥、垃圾5万多立方米。
卫生防疫紧跟进
“要做好室内外环境的清理和消毒工作,注意个人卫生……”7月13日,在桂林街道小舟村,卫生人员背着机动喷雾器正逐家逐户喷洒消毒药水。
当日,桂林街道组织了4个救灾防病工作组深入双坝社区、小舟村,开展灾后防疫工作。对被洪水淹没的垃圾点、粪便池、污水沟以及卫生死角等重点场所进行拉网式消毒处理,做到洪水退到哪里卫生防疫就开展到哪里,并向居民发放灾后卫生防疫知识资料,开展健康知识教育,指导受灾群众对饮水水源进行彻底清洗、消毒,防止肠道、呼吸等传染病的发生。
下一步,桂林街道将组织工作人员组成专项小组,对受灾区域山塘水库、路段隐患进行集中排查,预防洪灾次生灾害事故发生;同时,扎实做好综治维稳工作,全力做好洪灾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洪水过境涪江大桥将迅速恢复施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李扬唐苠涵)受“7·12”过境洪水影响,涪江大桥改造工程于7月11日停止正常施工。7月13日,随着水位开始回落至正常水位,施工方——中建六局潼南涪江大桥改造工程项目部组织人员,第一时间投入场地清理、抢修设备等工作中。
涪江大桥总长1395米,其中主桥全长576米。主桥结构采用57米+128米+220米单塔双索面结合梁斜拉桥,长405米,宽36.6米,塔高171米,双向六车道。该项目作为区级重点建设项目,自2016年12月启动改造以来,施工方科学组织,争分夺秒,工人们24小时两班倒作业。7月12日,涪江潼南段迎来20年一遇特大洪水,涪江大桥改造工程施工区域几乎被洪水全部淹没,主桥停止施工。7月13日,涪江水位逐渐回落,目前项目部工人们正在进行紧张的清理工作,将迅速恢复施工。
“按照正常施工进度,主桥应该在8月初全面完成合龙,8月底可通车。但受这次洪水影响,我们的拌和站设备泡水,一部施工电梯被冲毁,主梁部分小型构件被洪水冲走,生活区域也进行了拆除。”涪江大桥改造工程项目部生产经理徐利洋介绍,目前,我们正在施工设备进行抢修维护,拌和站设备更换需要一个月时间,小型构件也许从外地定制、加工,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将导致项目延期一月完工。
洪水退去城区被淹商户陆续恢复营业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李松)我区在遭遇今年入夏以来最大洪峰期间,梓潼街道沿江片区是城区受灾较为严重的地方,洪峰过后,商家在街道、社区和志愿者的帮助下,完成了清淤,消杀,纷纷行动起来,积极恢复营业。
毛家巷地势低洼,离涪江近,洪峰来临之际,因为地下管网洪水倒灌,形成内涝,不少门市遭遇不同程度的水害。范友是毛家巷的一名肉铺老板,这次他的门市一楼几乎被水淹了一大半,经历这么大的水患,他还是第一次。在洪水来临之前,他接到通知,把一楼的冰柜等电器进行了转移。“13号洪水退了之后,街道、居委会和很多志愿者来帮忙清淤,现在门面都清理干净了,也消了毒,就等墙面干了。”范友对记者说。
范友所在的地段是这次较为为严重的地方,巷道里的两边门市几乎遭遇了4米左右高的洪水侵袭。而在这条巷道背后的御景江山一楼门市,由于地势稍高,各个门面被水淹没只有1米左右。彭涛的服装店在这里经营差不多2年多了,提起这次洪灾,他表示由于提前转移,所受损失降到了最低。“这次洪水来临之前,我们提前得到通知,将货品进行了转移。洪水退了之后,店面的淤泥已清理干净,现我们正在进行店铺货品的陈列,很快就可以正常营业了。”彭涛一边整理着收银台,一边对记者说道。
据了解,这次洪峰期间,老城片区被淹地段主要集中在毛家巷到外滩之间。目前,在各方的努力之下,清运清淤和防疫消毒已经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