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思想总第339期 >2018-06-04编印

潼南区乡村振兴探索与实践的启示
市委党校第69期市级机关处长进修班学员、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副站长李廷友
刊发日期:2018-06-0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5月27日至6月1日,按照市委党校统一部署安排,第69期市级机关处长进修班全体学员,赴潼南区开展了一周实岗锻炼。我们聚焦乡村振兴主题,深入基层,走进村庄,考察产业基地、加工企业,访谈村社干部、普通农户,领略了生态美、产业强、生机盎然的美丽乡村,直观感受了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这些探索和实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带来很大触动、很多启示。
  一、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是推进乡村振兴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潼南区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打绿色牌、走生态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大美乡村。全区将农村经济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按照“全区一幅画、一村一张图”的总体布局,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推动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发展,精心打造养眼养心、养颜养生、养气养福“六养圣地”。
  二、坚持发展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之一,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潼南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抓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稳定提升粮食生产,大力发展蔬菜、柠檬等高效特色农业,走集群发展、品牌发展、智能化发展和国际化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将乡村深厚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资源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起来,“美丽乡村、风情小镇、六养圣地”联动共建,形成了崇龛油菜化观光旅游等精品观光线和双江旅游小镇、柏梓柠檬小镇、太安美食小镇等风情小镇,实现了“产区变景区、民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田园变公园”的发展目标,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该区按照“品种、育苗、鲜销、加工”的全产业链思路发展柠檬,建立标准化基地30万亩,开发柠檬系列产品300余种,柠檬及其加工产品远销德国、俄罗斯等28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三、坚持深化农村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潼南区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坚持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集成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财政投入股权化改革等多项改革举措,强化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综合性,有效激活“人、地、钱”等资源要素,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柏梓镇梅西村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激活农村资源,发展股份合作,探索了村社一体、联股联心的发展模式,“空壳村”华丽变身富裕村,2017年村合作社实现分红136万元。
  四、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潼南区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始终把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努力方向,切实增强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让农民群众获得更满意的收入。结合产业发展,全区探索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合作社+基地+农户”、“大园区+小业主”以及农民产业园等多种经营模式,将农民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结在一起,使农民充分享受到乡村产业发展的成果。2017年,全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026元,比2016年增长9.4%,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398元。
  从潼南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探索与实践来看,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我们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全面贯彻“七个之路”和“五个振兴”的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巴渝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