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李扬)近年来,区文化委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先后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力推动文化事业改革创新,使文化惠民政策、优质文化资源更多更好地落到基层,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增强了脱贫攻坚实效。
“我们通过中央补贴、区级配套、社会筹资等方式,先后共投入上千万元,建成26个图书馆分馆、11个文化馆分馆、22个镇街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04个村(社区)综合文化室、130户文化中心户(其中50个贫困村各2户)、46个卫星数字农家书屋、131个图书流通点,实现了全区各镇街、行政村、社区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场所全覆盖,贫困村无线数字广播实现社社响,进一步夯实了基层文化阵地。”区文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充分发挥示范项目作用,我们创新开展第三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1+4”项目,每年面向民间文艺演出团队购买“公共文化农村演出服务”1124场、“品牌文化活动服务”104场、“传统文化服务”12场与非遗节目90个,重点为农民工、留守儿童、建卡贫困户等特殊群体购买“艺术培训公益服务”5千学时、“网吧公益服务”5万小时,扩大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量,有效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衡化、便捷化水平。
此外,区文化委还深入推进文化精准扶贫,发挥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指派文化馆、图书馆专业干部担任各分馆馆长,让专业文化人才更加有力有效地支援农村基层;成立全市首家文化志愿者服务协会,公开招募文化服务志愿者3000余名,组建50支志愿服务支队,深入开展“和美潼南舞动乡村——文化志愿服务走农村”活动;针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伤残人员等特殊群体文化需求,划片定点开展义演送关爱、帮扶解困难、引领提信念等文化扶贫活动,累计服务特殊群众3.17万人次;组建300余支民间业余文艺团队,组织和带动当地群众演戏、唱歌、跳舞、阅读等。所有文化活动优先安排到贫困村,更好地发挥文化扶智扶志作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人群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