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社会·综合总第210期 >2018-05-31编印

104岁老人付良才:
有子女的陪伴就是最大的幸福
全媒体记者陈靖
刊发日期:2018-05-3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付良才(右一)与女儿女婿坐在一起,其乐融融。

付良才(右一)与女儿女婿坐在一起,其乐融融。


  

  房前花果飘香,屋内整洁亮堂。
  近日,记者来到柏梓镇山边村付良才老人的家时,他正躺在家中的木椅上,听着收音机怡然自乐。
  付良才,男,生于1914年12月,现年104岁,一生充满坎坷与艰辛。二女儿何友淑说,“我家兄弟姊妹共有8个,在女子中我排行老二,父亲也挺喜欢我,愿意来我这里耍!”付友淑介绍,父亲年轻时受了很多苦,家庭生活也充满了艰辛。上个世纪40年代,为了躲避“抓壮丁”,父亲与村里的几个人到处颠沛流落,以做小生意维持生计,经常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家里就剩下老母亲一个人操持,由于兄弟姊妹多、负担重,加上有病也无钱医治,不满50岁,老母亲就匆匆离世。
  “这50多年来,虽然条件渐渐好了起来,但父亲仍然孑然一身,自然免不了孤独寂寞。”付友淑介绍道,这些年,几个兄弟开始轮流照顾老人,一家两个月,月末调换。
  按农村的习俗,父母大多由儿子儿媳照顾,但前几年春节,付家兄弟姊妹坐在一起,商议父亲赡养的问题时,付友淑和几个姐妹提议,也要和兄弟们一样,共同承担赡养义务。大家商议后决定,一个月按3000元人民币的照料费用算,要么出钱,要么出力,一视同仁。付友淑说:“照顾老人,不分儿女,大家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几年我的孙子们也到了入学的年纪,再也不用我们老两口过去帮忙带。现在,全身心照顾好老父亲,是我们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付友淑从娘家嫁到安岳县毛家镇河中村,看起来是跨省,实际距离其实也不过七八公里路程。
  付良才的女婿颜家贵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庄稼汉,对照料岳父的饮食起居从无二话。“家里的土地流转后,农活很少,也没有小孙子在家里,生活清闲得很,正好可以把精力放在照顾老人身上。”
  按照约定,这次付良才老人要来家里住3个月。每到赶场天,老人都会询问,“今天是不是赶场呀?”然后会请女儿或女婿买回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遇到孙子、外孙回来时,老人会格外开心,会讲一些几十年前的老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样。
  “他现在全靠假牙吃东西,量虽然不大,但每顿都必不可少。”付友淑说,老人年轻时就喜欢吃甜食,比如甜酒煮汤圆,甜酒煮鸡蛋。还有一些比较软糯的食物,像肉丸子、炖猪脚,他也很喜欢。
  闲来无事,付良才还让女婿去砍几根竹子回来,坐在家里编一些筲箕之类的小篾货。“看嘛,这只滤饭用的筲箕,就是父亲七八年前来家里小住时编的,现在还在继续用。”付友淑拿出一旧一新两只筲箕,“这只新的就是父亲前两天才编的,还没完全完工哟!”
  “这个是前几天编的,还没系把手,只能放在桌子上,挂不到墙上。”“现在生活太好了,不愁吃不愁穿。不像以前,每回赶场,都要带些篾货去卖,好买盐巴、麸醋这些回来吃。”看到记者对这些篾制品感兴趣,付良才老人也打开了“话匣子”。
  坐久了,付良才也会住着拐杖在院子里走走。“年纪大了,腿脚远不如从前,只能在院子里转转。”付良才说,有子女的陪伴,我过得很幸福。周围的葡萄、四季豆结果了,桃子、李子可以吃了,地坝前的田里,柠檬树一面挂着果,一面还开着乳白色的小花,散发出淡淡香味……
  “前段时间,远在甘肃的大哥说,春节会回家来看望老父亲。”付友淑说,到时候便请人来照一张全家福,了却大家的心愿,同时也希望老父亲健康快乐地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