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社会·综合总第202期 >2018-05-21编印

古大明:
我的毕生心愿 就是要让潼南川剧发扬光大
全媒体记者赵晨城刘浩
刊发日期:2018-05-2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古大明每天都会擦拭演出道具。

古大明每天都会擦拭演出道具。

古大明时常翻看川剧刊物。

古大明时常翻看川剧刊物。


  

对演员们精湛的表演,古大明非常满意。
  川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川剧脸谱等更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潼南川剧,依靠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许多川剧名人,比如川剧大师廖静秋、川剧名角周世禄、唐彬如等。老一辈人对川剧的发扬和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才使得潼南川剧在川渝一带赫赫有名,如今,潼南川剧的发展更离不开当代川剧人的奋斗和努力。

台后古稀老人 台前川剧行家
  “伤害学生为那遭?着身马房里睡倒,不知何时出笼牢......”台上演员唱得生动传神,台下观众听得如痴如醉,会场里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在观众席中,一位老人格外引人注意,只见他神情专注,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戏台,时而微笑点头,时而动情哼唱,他就是潼南区戏曲协会会长古大明。
  采访当天,正好赶上区戏曲协会成立14周年,古大明非常看重,请来了协会的老艺术家们和戏迷朋友,在区文化馆举办了一场精彩的联欢演出。“台上这位唱高腔的女演员就是我们协会的新生代演员,川剧的未来就靠他们这一代传承。”古大明拍了拍演员的肩膀,满意地说道。
  随后,古大明带着记者来到了演员休息室。“这里是休息室,也是川剧演员们探讨剧本和表演的工作间。”古大明告诉记者。休息室里,7、8名演员正忙着化妆、扮相,为下一场演出做准备。“古会长,上次创作的剧本还得再改改,有些细节还要再深入一点才好。”一位剧作老师向古大明征求意见。“好呀,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修改剧本,要跟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才能感染观众。”古大明说到。
  “这是皇帝戴的帽子,这一顶帽子是王爷戴的。你看这些帽子有点钢盔的感觉,那就是武将戴的帽子。”介绍起道具来,古大明如数家珍,谈起川剧的历史和发展,他更是说得头头是道。“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在戏曲声腔上,川剧是由高腔、昆腔、胡琴腔、弹戏等四大声腔加一种本省民间灯戏组成的......”古大明翻着川剧资料,向记者一一介绍起川剧的发展历程。

与戏结缘 成铁杆戏迷
  古大明年近70,本应在家颐享天年,却因一颗热爱川剧的心,至今仍留在戏曲协会,处理着协会大大小小的事宜。“我是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从小就痴迷川剧,小时候只要一听到锣鼓声响起,便会立马跑去看表演。”古大明一边用毛巾擦拭着演出道具,一边说到,“我记得第一次看戏的时候,我才7、8岁,父亲和爷爷带我去禹王宫看戏。那个时候我个子小,根本看不到戏台,就看到人影在晃,但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就被迷住了。”古大明回忆道。
  声声高腔响彻云霄,段段弹戏高山流水,曲曲胡琴动人心扉。川剧的独特魅力深深地吸引了古大明。而年少时与川剧的小小接触,也成就了古大明与川剧大半生的缘分。
  “即使开始参加工作了,我也会去看川剧表演,成都、重庆、潼南,各个地方的我都去。”古大明笑着说到,川渝地区的名家们,他几乎都认识,还认识了许多和他一样的戏曲爱好者。
  那时候的古大明,还只是资深戏迷,他和川剧最深层次的接触,也就是和票友们聚聚会,或时不时地哼唱两句。看戏、聚会,是他最幸福的时刻。

克服重重困难 潼南川剧再现辉煌
  上世纪90年代,受市场的影响,曾红极一时的潼南川剧团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许多演员另谋生路或者去外地发展,使得大批资深戏迷无处看戏。看到潼南川剧的没落,古大明觉得非常可惜,却又无能为力。“从90年代到2000年,那个时候好几年都没地方看戏,演员们有的另谋出路,有的去外地发展,也没人演戏了。”说起以前,古大明很是遗憾。
  “2005年,因为大家都知道我喜欢川剧,就推荐我负责把潼南川剧团重振起来。”古大明从没有想过,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戏迷,而川剧文化博大精深,要承担起恢复潼南川剧的重担,这可有点为难了。“当时我很犹豫,一票戏友一直鼓励我,说潼南川剧没落了确实可惜,川剧也需要我们去传承。深思熟虑后我就接下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随后,潼南川剧团戏曲爱好者俱乐部应运而生。俱乐部是成立了,但要恢复以前的光彩,还是困难重重。“当时我首先找到了以前川剧团的演员,希望他们和我们一起重振潼南川剧。因为大家都真心的喜欢川剧,所以一拍即合,加入了我们这个俱乐部。”古大明说到。
  “演员就位了,下一步就是拉拢观众了。为此我们决定每个月举办3次座唱。”古大明想了想说到,当时我们没有场地,只能到滨江公园租场地,音响设备也是大家凑钱买的。
  原来,川剧团爱好者俱乐部成立之初是没有经费的,为搞好这个俱乐部,也为心中传承和发扬川剧的决心,古大明一直坚持着,没经费就拉赞助,甚至有时候自己掏腰包来补贴俱乐部。
  “当时缺经费,我们就和几名老同志去各个单位拉赞助,或者干脆自己掏腰包出钱,这样来维持服装、道具和演职人员的化妆品开销。”古大明说到,以这种方式筹措资金,初步克服了演出上的困难。
  座唱的成功举办,令潼南川剧恢复生机,几乎场场座无虚席。“在滨江公园那一路,坐满了人,懂戏和不懂戏的都拍掌叫好。”古大明认为,正因为潼南有深厚的川剧文化传统,才使得座唱能取得如此好的效果。
  2009年,潼南川剧团戏曲爱好者俱乐部正式更名为潼南戏曲协会。在古大明的带领下,潼南川剧重新焕发青春。14年来,戏曲协会共演出410场,其中化妆演出260场,座唱150场。观众达40余万人。同时,协会自编了《情怀》、《大医杨淮清》、《童心》等30个剧目,受到观众的支持和肯定。
  “2017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潼南川剧分别在CCTV15和CCTV5登台亮相,录制的渔家乐、变脸、吐火等剧目深受好评,尽情展示了我们潼南的风采。”古大明骄傲地说道。2017年,潼南区戏曲协会被重庆市文化委、重庆市教委命名为川剧非遗传承基地。这对古大明和所有致力于川剧发展的艺术家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肯定。

弘扬民族文化 坚守川剧阵地
  “潼南川剧如今面临着演职人员普遍老龄化,而又后继无人的局面,这些依旧是川剧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古大明深深地叹了口气。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们协会想了这么几个办法,一是我们采取办培训班的方式,培养小朋友参与川剧表演;二是把一些优秀的传统戏进行改编、重新打造,让戏曲内容更贴近群众生活;三是坚持送戏进校园活动,多培养一些小观众、小演员,使川剧后继有人。”谈到接下来协会的工作重点,古大明说道,我们协会要肩负着传承川剧的任务,重点是号召和动员我们潼南喜欢川剧的青少年,让他们都加入到传承川剧艺术的行列,这样潼南川剧的传承才大有希望。
  目前,戏曲协会不但深入到梓潼、双江、米心镇等乡镇,开展送戏进村社、进社区活动。而且从2012年到2016年,曾多次开展送戏进校园活动,潼南中学、大佛中学、人民小学等20所中小学共3万多名师生观看了演出,使他们体验到了生动形象的传统文化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旧文化不断碰撞、更替,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但正是有了许多像古大明这样愿意为文化传承出力的人,才能使我们璀璨的传统文化得以继续闪耀,才能使我们中华民族5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