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时政·综合总第199期 >2018-05-16编印

培育农业经营主体 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古溪:农民脱贫致富有门道
刊发日期:2018-05-1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基地养殖的黑斑蛙。

基地养殖的黑斑蛙。

霓秋农业合作社的中药材基地一角。

霓秋农业合作社的中药材基地一角。


  

全媒体记者 李扬 唐苠涵 通讯员 卜际人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发力点。近年来,古溪镇积极探索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多种土地规模经营形式,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使辖区农民实现增收致富,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禄沟村霓秋农业合作社的中药材基地里,当地村民张勇正在地里为瓜蒌搭接藤线,去年他把自己名下的4亩田土全部流转给霓秋农业合作社,除了有固定的土地租金外,还和妻子在合作社里打工挣钱。如今,每年有近5万元的收入,让张勇一家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土地流转过后,全都种上了瓜蒌,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还可以把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照看好。”张勇告诉记者,我们出去打工,最担心的就是家里的孩子和老人。
  霓秋农业合作社是古溪镇不断创新土地规模经营形式的具体体现。“目前,我们已投资120余万元,流转土地500亩,用于发展以瓜蒌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吸纳周边农户参与经营管理。”霓秋农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采取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亩均土地产出效益。该负责人表示,两年内,我们计划把规模扩大到1000亩以上,并进行精深加工,形成全产业链。
  同样在禄沟村,去年9月当地镇村干部通过对外招商,引进了一家投资200多万元的黑斑蛙养殖企业,该企业主要从事黑斑蛙种蛙、种苗、成品蛙销售以及产品开发、技术服务。同时,企业还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进行种养殖循环发展,与当地农户融合共赢。
  禾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文军介绍说,流转土地的费用每年是26万元。同时,我们聘请当地老百姓在公司务工,务工收入60—80元/天,现在有50多名老百姓在公司上班,一月务工收入至少在1500元以上。
  截至目前,古溪镇已发展75个合作社,社员达2万人,社员出资额900万元,土地流转规模由原来的1万亩增加到现在的4万亩,发展领域涉及一、三产业。同时,由辖区内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供应物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当,有效推动了当地种植业的规模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古溪镇副镇长张亚玲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比如说在道路建设、水利建设、技能培训、信贷资金等方面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引导他们走出一条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