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冉琴钟杉郑三清)4月18日,由重庆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委组织部、市教委、市农委共同主办的“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报告会走进潼南,晏洲、彭阳、简义相、张雪、杨大可、严克美6位报告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故事,向我区各级部门负责人、大学生村官、青年创业者等作了一场精彩的报告。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万军参加并致辞。
万军在致辞中说,6名报告人是把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的先行者、实践者,是将热血和才华奉献给乡村振兴的杰出代表,希望广大干部群众以6名先进典型为榜样,学习他们扎根乡村、服务基层的工作作风,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这项事业中去,让乡村振兴在潼南大地上结出硕果。
报告会上,6名报告人的故事让在场听众激动不已。“乡村是我的根,在这里,我有着不变的信念、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对乡村和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来自彭水县润溪乡樱桃村的晏洲首先登台,他大学毕业后回到农村老家,独自一人做起了野山鸡养殖,最终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故事赢得了阵阵掌声。
来自奉节县的彭阳,16岁便独自出国留学,作为剑桥大学的高材生,她放弃了广阔的前景,回到家乡发展现代农业,带动600余户果农增收致富;来自黔江区的简义相,放弃年薪20万元的工作,回到老家创业;荣昌区安富街道通安村党总支书记张雪,放弃城里安逸舒适的生活,来到贫困农村,不顾大家的质疑和反对,一手创建了“在村头”农业电商孵化平台,帮助1300多户农户卖出1260余万元的农产品。
“这场报告听得我热泪盈眶,他们是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一群人。我一直有一个回到农村老家创业的想法,听完报告后,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方法,回乡创业的信念更加坚定了。”一场报告让在场的欧敏几度落泪,她告诉记者,6名报告人扎根乡村,建设乡村的故事令人十分敬佩,更坚定了她回乡创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想法。
报告会结束后,报告团成员还与大学生村官、青年创业者和部分在校学生开展了座谈,积极分享经验,鼓励青年人投身到乡村振兴当中,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撒收获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