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时政总第177期 >2018-04-17编印

尹金友:打工仔变身“虾老板” 致富不忘众乡亲
全媒体记者 陈靖
刊发日期:2018-04-1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一早放上去的虾笼,随便取出来就有五六斤虾。

一早放上去的虾笼,随便取出来就有五六斤虾。


  


  “这些秧苗准备移栽到虾田里,品质好着呢!”尹金友说。
  “耶,老郑,你今天捞的这个虾子有点大哟!”
  “今天运气还可以,大的那几个估计有八九钱重。”
  “这段时间热起来了,每天能捞个10斤我就心满意足了。”
  ……
  早上8点,寿桥镇花铺村村民尹金友家的院坝里便热闹了起来。一群手提网兜、口袋的村民,从公路对面、坡背后聚拢在一起,等着收购小龙虾的人到来。
  “尹总,你还是把房子改造一下嘛,把钱存到银行没得意思!”大家都向尹金友打趣道。自从流转土地养殖小龙虾的面积越来越大,村民们就称呼他为“尹总”。
  其实,众人口中的“尹总”尹金友,3年前是一个到处漂起的打工仔。父亲身患重病治疗需要钱,孩子们读书也要花钱,让他只有长年四处奔波,同样免不了债台高筑。
  “那时候真是一天都在想,这苦日子何时才是个头哟!”尹金友感叹道。
  2015年,尹金友从外地赶回老家,看望生病的父亲。“我这几年在田里捞小龙虾去卖,一年卖个几千块钱轻轻松松,你不如在家创业,回来养小龙虾安逸得多。”父亲用虚弱又带着祈求的口气劝说。
  尹金友遵从父亲的话,开始搞起了小龙虾养殖。
  以前没出去打工的时候,田里就开始有小龙虾了。闲暇没事,他会挽起裤管到田里捉,那时候两三元一斤的单价,一年“小打小闹”也会卖个千儿八百。
  说干就干!没钱整理土地,就用锄头挖几锄,把田坎整修一下;没钱买虾苗,他就天天在房前的小河沟转悠,硬是靠双手捉来野虾做种虾,扔在田里繁殖,没花一分钱本钱。
  靠着以前当小孩时对小龙虾的了解,以及虚心好学的个性,短短3个月,家里的几亩田都养上了小龙虾。到了卖虾的时节,有时候只有几斤,有时候一二十斤,也能挣个百元乃至几百元的收入。
  看到效益比种庄稼强多了,母亲和妻子也鼎力支持,更让尹金友有了加大养殖规模的信心。
  2017年,他把家门前的这一片水田都承包了过来,总共18亩,共卖了5800多斤虾,总收入达十几万元,且全是现金交易。田里同时栽种的水稻,品质也特别好,没种地的亲戚朋友,他送了不少。收入是实打实的蹭蹭涨,腰包鼓起来了,尹金友走路时腰杆也终于直了起来。
  俗话说,财不露白。但尹金友对养小龙虾赚了钱,一点儿也不避讳。
  “致富不忘众乡亲!”尹金友逢人便发动大家也一起来养虾,技术上他无偿指导,货品也一起销售,价钱透明、买卖公道,让加入的村民也越来越多。
  为了方便大家卖虾,尹金友主动联系经销商,每天按时到他家收货。
  “村民们虽然是散户,规模小、产量低,但绝对不准压价哈。”尹金友经常提醒经销商。这样耿直的个性,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每天早上,叮嘱妻子烧好开水,泡上几杯茶,等待村民们来“赶集”,似乎成了每天最期待的事。
  大户确实是大户。妻子吴兴芬拿出账本,记者看到:4月8日这天早上,他家卖了33斤虾,大虾35元的单价,小一点的25元,收入950元;赵泽普家卖了3.4斤,吴泽国家卖了3.4斤,尹容中家卖了6.3斤,张胜海家卖了11斤……
  厚厚的几个账本,记载了村民们卖虾流水账。通过养殖小龙虾,村民们也逐步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路。
  致富不忘众乡亲!尹金友说到了,也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