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社会总第173期 >2018-04-11编印

小龙虾做成大产业
刊发日期:2018-04-1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将小龙虾装箱运往重庆南坪。

  将小龙虾装箱运往重庆南坪。

刘钱良(右一)从散户手中收购小龙虾。

刘钱良(右一)从散户手中收购小龙虾。


  

  位于我区南部偏东的寿桥镇,境内有平滩、观音、花溪三条小溪流经4个村(社区),加上21节石河堰和近百口山坪塘,水田占到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具有发展水产养殖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们这里临近青云水库,有全区数量最多最集中的育苗基地,老百姓历来有搞水产养殖的传统,在前几年小龙虾成为夜宵‘网红’后,发展正式走上快车道。”寿桥镇镇长徐小平介绍,近年来小龙虾消费市场十分火爆,价格不断攀升,产品供不应求,经济效益明显。再加上养殖成本不高,适宜生态养殖,已成为符合市场导向的优势产业。目前,全镇生态小龙虾养殖以百亩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0余家农业企业为龙头,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稻田养殖,全镇规模累计已达3000余亩,年产高品质生态虾1000余吨,产值达到4000余万元。

产销两旺 村民致富有奔头
  “张总,你订的货11点准时从基地出发,预计下午1点多钟就可以到达你的餐厅,收货后请你使用支付宝付款,谢谢!”4月8日,百亩鲜农业公司负责人刘钱良一边催工人们赶紧装车,一边接电话回复客户咨询。
  4月刚刚过去一周时间,刘钱良的微信账户就因转账过于频繁被停止交易,(紧转3版)(紧接1版)现在不得不改用支付宝了。他介绍,这段时间出货量不错,每天都要走好几车,清明节刚过销售货款就达到20多万元,“完全可以用产销两旺来形容!”
  在基地旁的管理用房里,几名工人正将分好类的小龙虾集中装箱,每箱放入两袋冰块,既能降温还能补水,能保证小龙虾鲜活,运输车辆在路上跑上三五个小时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你别小看这一小箱子货,价值2000多块钱呢!”刘钱良说,市场上对于这种清水养殖的青皮虾反响很好,个头大分量足的“两虾”(重量达到50克标准的虾),能买到50多元一斤。这箱货净重40斤,不就是2000多元么?
  去年,单就百亩鲜农业公司这几百亩农田出产的鲜虾,产值就达到1000多万元,在基地打工的农民也跟着发展,家家户户过上了好日子。

生态优先 清水养殖赢市场
  31岁的刘钱良十几岁就开始闯荡社会,干过很多工作。而立之年选择卖掉重庆主城的房产,一心一意到寿桥搞养殖,也是事出有因。
  前几年,刘钱良的装修公司为赶工期,免不了加班加点整点夜宵。当他发现,很多到重庆来的朋友吃夜宵都是“指名道姓”小龙虾时,本就对商机嗅觉灵敏的刘钱良就开始思考,何不找地方发展小龙虾?
  经过到湖北潜江和江苏盱眙的考察,发现这两个著名的水产养殖地模式各有千秋,条件也各不相同,要搞还得结合自身条件,走一条差异化发展道路。
  “你看看,我养的小龙虾‘底板’就比较干净,尾线也不大,这在市场上可是得到客户认可的。”刘钱良随手拿上一只小龙虾,给记者介绍货品质量高低的“讲究”。
  原来,小龙虾除了以重量分等级,还有就是看“底板”干不干净。在清水中养出来的青皮虾,养殖时间相对较长,但肉质劲道有弹性,不管怎么煮都能保证口感,“喜欢吃的‘吃货’们不用尝,一看便知。”
  “我们一开始便对所有养殖户提出了明确要求,不得使用肥水养殖,不能污染环境,不能以短期利益来换取一时的发展。”徐小平称,正是这种亲眼所见的清水生态养殖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得到了基地周边百姓的支持,才让镇里计划明年动员村里把流转土地集中起来,鼓励支持清水虾养殖。
  周边的群众也反映,这种养殖方法不改变土地原貌,不破坏耕作层,没有什么有害物质残留。从最坏的方面考虑,“即使老板不搞了,我也可以继续种水稻,继续养鱼。”

稻虾共生 开启绿色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市民消费观念的提升,小龙虾正逐渐在品类繁多的夜宵类食品中占据重要位置。
  “小龙虾煮法简单,与辣椒等辛辣类配料的无缝融合,正将鲜红虾体那诱人的外表增添更多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小龙虾肉质有弹性,口感好,蛋白质含量高,是健康食品。”“小龙虾含有大量虾青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性,据说在提高免疫力,预防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延缓衰老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小龙虾的食用价值得到美食专家的认可。
  某国内著名论坛上,小龙虾的拥趸众多,一张张让人垂涎欲滴的照片,从侧面反映出这个行业的巨大需求。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寿桥镇在开展兴调研转作风促落实行动中,也瞄准小龙虾,把其作为一个产业发展重要方面进行研究。
  在综合了重庆、成都、武汉、长沙等多地市场后发现,小龙虾这一单品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据重庆某行业调研报告显示,2017年重庆本地产小龙虾在重庆市场占比不超过10%,市场远未饱和。
  在寿桥镇本地,老百姓前期多愿意把土地流转给企业搞养殖。“其实这个养殖基地改造量不大,很多就是把田挖深一点,或者把小田改成大田,在田的四周装上20厘米高的铁皮,基本虾就无处可逃了。”花铺村村民张先强称。
  看到老板一车车虾运出去,钞票就一摞摞拿回来,一些村民也将自家稻田稍加改造,加入了小龙虾养殖大军中。
  “几家出货量较大的小龙虾养殖企业都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只要把货卖给他们就直接领钱了。”小龙虾散养户郑全义说。
  而近三年的养殖规模,也能直接证明这一行业发展的快速。2015年养殖面积300亩,小龙虾产量100吨;2016年养殖面积600亩,小龙虾产量200吨;2017年养殖面积3000亩,小龙虾产量1000吨。
  经过调研走访,老百姓对稻虾共生养殖模式比较认可。在寿桥镇3000亩的养殖面积中,有超过六成采取的是这种模式。统计表明,通过构建稻虾连作和共作系统,实现水稻单产为500—600公斤,增产5—18%,且每亩节约成本30—50元;小龙虾单产为200—400公斤/亩,亩均综合效益提升2000—4000元。
  “稻虾共养的模式不可能施用农药,保证了稻米生态无污染,在市场上很受追捧。”寿桥镇党委书记廖海峰称,通过深入调研发现,企业和沿江百姓对发展生态小龙虾热情都挺高,他们将充分发挥水源生态便利、群众基础深厚等优势,认真梳理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对上争取,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专业技术能手、农民技术员的作用,发挥好市场主体积极性,将养殖规模增加到5000亩,提高单亩产出率,提升产品品质,努力打造成为全市小龙虾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