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石香炉。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晓航通讯员陈鹏飞)新胜镇三星村千佛寺内收藏有一鼎石香炉,日前经文物专家鉴定,石香炉属明代雕刻作品,具有很高观赏和研究价值。
石香炉摆放在千佛寺正殿旁,通高1.53米,共有七层,每层既可拆散,也可拼组,其大小厚薄虽然不同,却浑然一体。香炉采用镂雕与浮雕相结合的技法,刻有花草、花叶、花蕾、孩童、龙、狮等图案,非常精美,第六层炉记年款记载为明成化十三年所造,距今已有500多年。据文字记载,千佛寺重建于大明正统六年,初建时间由于没有相关资料,已无从考察。上世纪六十年代“破四旧”运动中,寺届被拆除,但石香炉在当地保护中得以留存。
据73岁的村民沈光远介绍,当时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宝贝,舍不得毁坏,从庙里将它抬到山下藏起。几十年后,石香炉重见天日,为了保护好这一宝贝,又对它进行了彩绘。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党支部书记丁军告诉记者,尽管村民用心良苦,但彩绘属于破坏性保护,导致香炉失去了文物本身的风貌,不过仍具有较高的观赏和研究价值。石香炉重量达到1.5吨以上,如此大的石质组合文物,在我区尚属首次发现,它采用石质镂空雕刻,比木质雕刻更难,雕刻工艺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雕刻的双龙抢宝、狮子争绣球等图案对研究我区民俗文化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