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副刊总第145期 >2018-03-02编印

家乡的花灯
刘小兵
刊发日期:2018-03-02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初一的龙,十五的灯”,说的是中华民族沿袭了千年的过年习俗,大年初一这天耍完了龙,家家户户就盼望着十五这天耍灯了。我的家乡在江南,自我儿时起,这样的习俗就一年年生动地上演着,至今想来,还让我留恋不已。
  记忆中,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吃过晚饭,就会三五成群地往村口的大坪里赶,那是耍花灯的场地。如果去晚了,大坪会被里三层外三层的村民围得水泄不通。远远望去,圈内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或坐或立,圈外人头攒动,大家都伸长了脖颈,只等着好戏上演。
  华灯闪耀,照得乡人们脸膛红扑扑的,仿佛个个都年轻了十岁。正当大伙儿忘情地谈笑着,忽地一阵雨点般的锣鼓声响过,龙狮队登场了。只见舞龙的前排站着一人,擎着龙珠,忽左忽右地指挥着龙身上下翻飞,人群里刚爆发出一阵叫好之声,一条悍狮又张牙舞爪从另一侧“杀”了出来。狮列前也站着一人,穿着虎斑连体衣,手拿响铃,动作轻灵地腾跃着。随着他的节奏,一个小伙子举着狮头,踩着圆球,玩起了杂耍,人群里再次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掌声和喝彩声。圈外的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心焦不已,左挤右挤就是挤不进人堆里,索性躲在一边兀自放起鞭炮来,也算是一种助兴。一时间,锣鼓声、锁呐声、喝彩声、鞭炮声响成一片,把花灯表演推向了高潮。
  进入九十年代后,改革的大潮使家乡的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的生活水平已大幅提高。乡亲们在物质文化生活得以丰富的同时,转而对精神文化又有了新的追求。家乡的花灯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改进,增加了村中少儿表演动物灯、故事灯,比的是谁的花灯做得亮堂美观;还有姑娘小伙儿划旱船,比的是谁的动作潇洒、刚劲有力;还有老奶奶扭秧歌,比的是谁的步伐迈得快、绸儿舞得欢。
  再往后,又增加了花鼓戏、黄梅戏、二人转等地方风味的戏剧表演,以至于表演的大坪都容不下演戏和看戏的人了。不久,村里为此专门拔出专款,修了个大礼堂,平常用做村民开会,过年则专门用做表演花灯。上面是主席台,下面是干净漂亮的椅凳,演员们在台上龙腾虎跃,演得卖力,台下观众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一边津津有味地嗑着瓜子、花生,看到动情处,禁不住也会跟着剧中人物摇头晃脑,念念有词,完全陶醉在乡戏里。其情其景,活脱脱一个乡村版的春节联欢晚会。
  去年过年,时隔十年我再次看了一回家乡的闹花灯,传统的龙狮表演已少了当年的韵味,演员们动作刻板、节奏缓慢,少儿的动物灯、故事灯已没了踪迹,划旱船、扭秧歌竟被爵士乐和广场舞所代替,地方戏曲更是被打入冷宫,成了无人问津的稀缺剧种,就连敲锣的老汉也没了当年的霸气和锐气。乡人们说,如今,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谁还愿意学这些养不了家、糊不了口的花灯技艺。我听了,深为家乡闹花灯艺术的衰落而感慨和遗憾。
  今年回乡,父母特意留我久住,让我看了闹花灯再走。想想去年的冷落,我谢绝了,也许家乡的花灯永远只能在梦中重现了。我期望着家乡的花灯早日红火起来,让我重温当年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