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副刊总第132期 >2018-02-07编印

一城锦绣满涪江
刊发日期:2018-02-07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蒋开俊
  位于川渝结合部、涪江中下游的潼南,从巴国走来,从东晋走来,带着晋兴的神韵,描绘始兴的古意,领略隆龛的风采,穿越崇龛的变幻,一路岁月放歌,两江风光如画。160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蕴藏着1600年的灿烂文化,1400里波光潋滟的涪江,孕育了潼南这座106岁的新兴城市。
  潼南,1911年恢复县制东安县,1914年更名潼南县,治所梓潼镇。1998年开始,大力实施“东下北移战略”,正式启动了凉风垭新城和江北新城建设。2006年,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班子以及50余个县直部门正式迁入江北新城办公。至此,行政中心由南向北,迁入桂林街道办事处,实现了城市中心跨江大转移、城区面积大拓展、城市面貌大改观的宏伟战略目标。2015年撤县设区,2016年建成全国卫生城区,2017年进一步实施高新区建设。让这座云龙山水江城,迈开了新步伐,走进了新时代。
  “东下北移战略”的启动与实施,彻底改变了潼南“其实一条街”的旧面貌,特别是江北新城的建成与拓宽,渐次显现了潼南城市的新变化,新市容,新面貌。“好座潼南城,煤油灯不明,点根火柴光,就能照通城。”这首远去的童谣,已经消失在涪江的涛声里。今天的潼南城,已是风姿绰约,容光焕发,百街千楼,人来熙往,广厦万间,傲立云巅,灯火辉煌,夜同白天。终于实现了诗圣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年夙愿。
  江北奋进广场,市民歌舞升平,聚友聊天,闲庭信步,好不闲情逸致。坐落在涪江南滨的涪江国家湿地公园,拥涪水,览长天,观江山,上自大佛寺,下至东安桥,长堤十里,柳垂绿盖,风景如画。金佛、莲花、涪江、东安四座大桥,如水梁架宇,似长虹挽天,飞跃涪江之川,贯通南北两岸。顺风、顺水、顺民三条蜿蜒的道路,连贯着云帆、云庭、云鹏三座广场,把涪江公园装扮得婀娜多姿,美轮美奂。涪江到此涛声轻唱,波澜不惊,人们漫步在花簇万木、草铺锦团的公园里,休闲健身,流连忘返。在江北新城,还有云海蓝湾外面的人民公园、世纪大道旁边的生态公园正在修建。
  灯光工程,照亮潼城。道路两旁灯火通明,楼盘小区霓虹温馨,广场公园夜照游人。“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元夕》,谁又在吟诵。
  城市道路,尽展新姿。奋进大道、兴潼大道、金佛大道、巴渝大道、世纪大道……道道宽敞。春阳街、夏露街、秋月街、冬雪街……街街繁荣。花苗路、向阳路、龙潭路、甘泉路……路路畅通。道心栏花箱争艳,绿化带百花竞开。桂花树三秋芬芳,黄桷兰四季吐香。街道外绿树长成林,绿荫匝地;小区里绿草碧连天,鲜花盛开。站在高处俯瞰,这是一座绿树汇成的海,这是一座鲜花开满的城。一城锦绣满涪江,养眼养生更养人。
  漫步于金佛岛,看“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风拂面,一种心旷神怡的欣快感油然而生。隔江相望,大佛寺掩藏在绿树丛林里,时隐时现;鉴古鉴今的鉴亭,亭亭玉立在涪江南岸;顶岩佛字,隐约可见。暮鼓晨钟,不但敲撞出一声声国泰民安,还会让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情画意。这里,正是人们养福的好去处。
  在潼南城区的上下游,还有两座景观大坝,第一坝是位于城区上游三块石的“截江发电大坝”。这是潼南人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所建造的一座丰碑。有诗赞曰:“中天横剑斩蛟龙,一坝卧江水调东。不信明珠寻不回,潼南遍地是英雄。”“三石精神贯长虹,一座丰碑巍巍耸。艰苦奋斗代代传,春风送雨化育中。”
  第二坝则是卧波于城区下游张家坝的“水电水观大坝”,这是继三块石水电站之后,再次建造装机发电量4.8万瓩的又一座水力发电站。大坝截流,将潼南城区段的涪江水位提升6~9米,进一步打造潼南山水园林城市。当人们站在四座大桥上,瞭望涪江上下,看不够楼阁扶青山,望不尽倒影波连绵,白鹤共水鸭翔集,春江映岸芷汀兰,生态文明,社会和谐。一幅更加壮观而静美的江城画卷,完美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四季花潮,和美富饶,物华天宝。拥涪江千里,碧波滔滔,菜都溢翠,牡丹妖娆。城镇繁华,高楼林立,直插云庭冲九宵。展新区,明万家灯火,工商齐耀。 潼南如此多娇,引百万儿女环膝绕。爱这座城市,热烈拥抱,绿水长流,青山不老。六养圣地,明天更好,人民幸福乐陶陶。话千年,叙前尘往事,乡情未了。一曲沁园春,赞不够潼城多美,颂不完家乡多娇。